教案中心八年级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汇编15篇)

本文已影响 4.84K人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语文教案(汇编15篇)

初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2、 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揣摩文中富有个性色彩的句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以读带讲。

美景欣赏法。

观察法。通过图片的差异,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

比较阅读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赏听——自读——赏析——总结

一、 导入:

我们穿衣服,本质是为了温暖,而在保暖的基础上,而注重美观。桥也是一样,本质是为了不趟水过河,为了方便,而在方便之余,却讲究桥的美观。那么桥有多美呢?让我们一同走进画家吴冠中笔下的《桥之美》。

二、 看视频,听配乐朗读

三、 自读

四、 罗列四种赏析法:

1、 简笔画赏析:上这样的课文,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充分展示简笔画的长处,聊聊几笔,把桥画出来,再让学生阅读相关段落,达到欣赏上的眼看心领的统一。

2、 图片赏析:如果没有简笔画的功夫,可以借助网络上的相关桥的图片,通过图片的充分展示,阅读相关段落,达到文字与景像的统一。

3、 自我赏析:假若再找不到图片,则让学生自阅课文,找到自己在吴冠中的笔下,找出自己喜欢的桥的文字,点出为什么?相互交流,达到欣赏目的。

4、 重写赏析:让学生听读和自阅课文后,老师展示全文,把课文中描写好的句子取消,让学生关书填空,然后,再翻来看,与课文比较,找到差距。最后,安排一两句仿写,达到“赏”与“写”的结合,接近于写作训练。

五、课堂小结

初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②能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体会老雄猫和“我”的形象意义,把握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在人生哲理方面、立世人格方面的重大思考:害怕艰辛,贪图安逸,乞讨施舍,必丧失自由、尊严和人格,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重难点:体会老雄猫和“我”的形象意义,把握文章主题。

课堂流程及设计:

课前自学——组内组间交流——难点质疑师生讨论——课后检测

一.了解作者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生于工程师家庭,7岁丧父,生活困顿。1857年和母亲随外祖父迁居巴黎,读完中学便当码头工人。这期间发表中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1864)和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1865)、《马赛的秘密》(1867)。60年代,左拉提出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从而成为“人和人的情欲的审问官”。这期间左拉写了中篇小说《黛莱丝?拉甘》(1867)和《玛德莱纳?菲拉》(1868),均受到社会的冷遇。1868年开始,他模仿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酝酿创作连续性大型作品《鲁贡——玛卡尔家族》的宏伟计划。经过25年勤奋写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包括20部长篇小说的巨著。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左拉继而又写了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揭穿宗教的虚妄,阐发通过科学改良社会的思想。1898年,他投身为受冤屈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招致反动当局的迫害。流亡美国时开始写作的《四福音书》只完成三部。左拉的小说创作和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影响了19世纪后数十年的法国文学。

二.掌握字词

积蓄()诧()异擒()住诅咒()()束缚()毅()然

厌倦()臃()肿颟顸()()腻()烦作呕()

三.课文讲解

(一)文章主旨。

文章写了一只家养的猫虽然吃住条件优越,但整天盼望着屋外自由的生活,当有一天获得自由之后,它却遇到了生存的困难,不得不无奈地回到主人身边。故事诙谐有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强烈嘲讽了那些好吃懒做,只有仰人鼻息才能够生存的人是没有资格获得自由的。当然,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到生之艰辛和生之乐趣。

(二)文章思路。

这个寓言性的小说的特点,首先在它的结构上。这是一种双重的、对称的结构。

第一重对称,发生在猫身上。先是明明无忧无虑、安逸的生活,却感到不舒服,讨厌、愁闷、烦腻得要作呕,不幸福,要逃脱到外面去。为什么会有出逃的“信仰”呢?“在一生中,除了煮得半熟的、带着鲜血的肉以外,总应该还有些别的东西。”这就是说,有物质上的富足不够,还要有精神的追求,从具体描述来看,它追求的是自由的生活。但是左拉暗示,它的这种自由自在的“信仰”有一个前提: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不在考虑之列的,在每一扇关着的窗子后面都有现成的肉(“门的那一面可就是人家藏着的肉”)。与此相对称的是,一旦到了窗子外面,自由自在是不成问题了,可是生存却成了问题,尤其是丰裕的物质条件丧失了,饥饿和寒冷使得“信仰”、“幸福”都变了质。自由成了灾难。感觉发生了倒转,原先的一切,变成了向往,逃离变成了回归。

第二重对称,发生在猫与雄猫之间。同样在艰难的物质条件下,对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自由,有着两种相反的选择:一个选择放弃自由,一个选择坚守自由,将艰难的物质生活视

为享受。文章的寓意正是由于情节结构的双重对称,而显得特别鲜明。

(三)写作特点。

1、左拉的艺术细节很精致。左拉的细节,全从猫的感觉出发。在猫的种种感觉中,厌倦现成的、安逸的生活,又和人的精神息息相通,就显得有意味。作家的功力就在于把有趣和有意味既相错位又相统一地交融起来。在猫到了外面以后,猫的感觉和人的感觉的错位幅度拉开得更大了,趣味就越浓了:这屋顶多美啊!屋顶四周有水槽围绕着。从水槽中发出一种很甜美的气味。我畅快地循着水槽走;我的脚踏在槽底的烂泥里。这烂泥的温和与柔润是无可形容的。

2、强烈的错位,显而易见的荒谬,反差越大,趣味就越浓。左拉强调了“学者的态度”和找东西的艰难之间的反差,显示了他的幽默。在偷肉被打之后,老雄猫“像个硬心的哲学家”教导它:晚上到“街上垃圾堆里去找食吃”。“垃圾堆找食”的杀风景和“像个硬心的哲学家”的严肃之间的错位,使得幽默强化了。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左拉的幽默还算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困境不仅仅在于饥饿,而且在于寒冷,外加生存的威胁。这就使得猫的感觉变化了,原来一切都美的感觉变丑了,能够得到的食物,只能是垃圾堆里的没有肉的骨头。

3、左拉的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变成了反讽。啊!该死的街道!该死的自由!我多么想回我那牢狱啊!反讽就是反话,歪理、不合理。自由怎么会是该死的?牢狱怎么可能变成向往的地方呢?但是从这只猫的角度来说,这是合乎逻辑的,它不能忍受生活的艰难,自然就想回到坐享其成的安乐窝里去。

四、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计穷智______败为胜消耗___尽___其锐气大失所___死于___命尽___尽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他们就拿我大大的讪笑了一回。讪笑:

⑵它又如法炮制出一根来。如法炮制:玩弄于股掌间:

3、文学常识填空。《猫的天堂》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

4、《猫的天堂》告诉我们猫的幸福是什么?

五、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

1、左拉的艺术细节很精致。2、强烈的错位,显而易见的荒谬,反差越大,趣味就越浓。3、左拉的幽默上升到理性的层次,变成了反讽。

六、课后反思:学生读来很感兴趣,能说出幽默的语言与风格特点。

初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思路,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超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

3、激发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中的感人的地方。

【教学难点】

蜡烛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课前准备】

1、资料收集。

2、预习课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情怀。表现在对苏联红军的行为上。这节课力求以蜡烛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对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品味,把握母亲的情怀。设计教学时考虑文章的长度和要求,适当进行一些挑选,使课堂更加紧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蜡烛是我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东西,人们对它可能不太会有太多的关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那两枝点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蜡烛至今仍然闪耀着微弱的光芒,它照亮了所有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心。今天,让我们重温60多年前的那感人的一幕,去体会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种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背景和常识介绍

同学们,我给大家布置了几个预习任务,其中就有一个是要大家收集一些关于西蒙诺夫的资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找到?

教师安排两个学生回答,然后加以指点。

预习过本文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本文发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知道同学们对二战有多少了解?

教师安排两个同学回答,然后加以指点,归纳。

三、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

大家都知道,这篇课文以《蜡烛》为题,全文中多次出现蜡烛,今天我们这节课便以蜡烛为主线,讲解分析课文。老师一共为大家安排了向蜡烛提出4个问题,首先我们先问问蜡烛:

蜡烛啊蜡烛,你是如何被点亮?

教师解释一下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安排快速阅读课文。要求是抓住主要情节,内容准确。

一位苏联红军为了解放南斯拉夫,不幸牺牲,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他安葬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并且为他的坟头上点燃了两支她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用以表达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

四、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可能会有很多种感情,但有一种感情大家肯定都有。那就是感动。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问:蜡烛啊蜡烛,你为何如此令人潸然泪下?

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文章的感人之处。侧重于段落,句子和环境,人物。具体表现在:

1、炮火连天

2、老人衰弱

3、安葬行为

4、点亮蜡烛

5、烛光闪烁

(教师适当加以指点,可以多读读,加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子理解,语言运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加以分析。

五、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

同学们,分析了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我们又有了新的想法,文中的蜡烛仅仅只是蜡烛吗?于是,我们又向蜡烛发出了第三个问题,蜡烛啊蜡烛,你到底代表了什么?

参考:是母亲对儿子的爱

是一种对烈士的哀思

是一种对和平的渴望

是一种战斗的情谊等等

(教师适当拓宽思路,允许有不同见解。)

六、蜡烛啊蜡烛,我想对你说

1、今天我们学习了本文,也了解了蜡烛的含义,如此令人感动的蜡烛啊,我们有很多话要对你讲。蜡烛啊,蜡烛,我们想对你说……。

每个人阐发自己的心声,说1~2句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对学习完本文后的感受。)

2、本文表现的超越国界的情同母子的深情的确让人感动,让我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感受到了温暖。其实,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知道你们收集到了什么资料或者平时了解到有关的什么故事等,能否和他人分享?

(由学生自己发言,其他同学适当评点。)

七、总结

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超越了国界,令人敬佩,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八、布置作业

1、针对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可以侧重谈谈自己的理解和鉴赏等方面的内容。

2、课后寻找类似的文章,收集到以后整理好张贴在教师的“文学天地”中,其他同学可以在课后阅读,增长见闻。

以上两个作业每位同学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做。

初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的性格,并从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例子。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分析老头子人物的传奇色彩,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4、阅读自读课文孙梨的文章《吴召儿》,并比较异同,进一步体会孙梨文章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二、复述《芦花荡》和《吴召儿》两篇文章的大概内容。

思考并讨论:

1、老头子和吴召儿两人性格的异同?并找出相应的例子。

相同点:豪爽、干练、乐观、自信、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有抗日热情、责任感强。

不同点是: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

2、人物性格探究: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二字?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并体会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老头子对苇塘里负责的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在淀里撑着船那种悠闲自得的心情;送两个小女孩进苇塘,以为万无一失;大女孩受了伤,他觉得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觉得丢了脸,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这些都是他始终非常自信、自尊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三、塑造人物的方法

塑造人物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等等。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

1、肖像描写: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什么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写老头子年纪虽老,但老当益壮,注重描写他的眼睛,突出他的干练、精明。

2、语言描写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什么事也没有,安心睡一觉吧”;“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3、动作描写:

P15“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表现他对这意外的发生感到很惊讶。

P17“一个干瘦的老头,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表现老头子的镇定。

动作描写集中在那一场英雄的行为上,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狠狠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4、心理描写:

P16表现老头子把大菱的责任归咎于自己。

以上描写都是正面描写,另外还有侧面描写:

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又如写二菱对老头子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还有写敌人封锁的严密,也是从侧面写老头子的干练、精明。

四、领会景物描写的妙处:

景物描写一定要切合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切记游离的写景,《芦花荡》的景物描写,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讨论:请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含义。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段文字传达出怎样的环境?

环境很黑暗气氛有些紧张。“呆望、阴森黑暗”这些词可表现。“呆望”一词还可以看出敌人的束手无策。

芦花荡的夜色非常优美,非常安宁,淀水晶莹透澈,星星闪烁不定,从“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一句可以看出来。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一句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芦苇长得高?怎样形容芦苇长得高?这样揣摩可以明白什么时候需要作景物描写,怎样写景。

孙犁在他的'小说《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我想,与这一句所传达的语言信息是一样的。“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里的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芦苇和荷花是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意志和斗争的力量的象征吧。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表现老头子的身轻如燕,可用一种轻快、潇洒的语调来读。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天空的明净,用环境的宁静、优美来为下文所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作铺垫。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用飒飒的风响”来形容老头子此时的心情,月亮也落下去了,老头子心情十分沮丧。

5、“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梁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去,她们长大成人了”

把女孩子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多么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飞北回,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天边的北斗“也是一种暗喻,暗喻她们在党的光辉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6、“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咽气。”

因为天气闷热,所以鬼子要出来洗澡,为下面情节作铺垫。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通过静来反衬下面的情景,引出下文的情节。以静来写动。

8、“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老头正狠狠地敲打着鬼子,内心萌发着轻松、痛快的感受,鲜嫩的芦花也显得格外美丽。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件,但决没有那种凄惨的描绘,就连那个女孩子受伤后的几声,也被轻轻一笔带过,作品要高昂浓重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细心地镌刻白洋淀人民心灵的塑像。

五、结合自读课文《吴召儿》进行写作手法的比较,并拓展孙梨的另一篇文章《荷花淀》,进行对比阅读,谈谈孙梨文章的风格。

孙犁文章风格:

孙犁和其他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在文学界上被成为“荷花淀派”

1、选材上,以小见大,选取小人物来写,寓伟大于平凡之中。

如老头子,没有姓名,他代表了千千万万个与他一样的普通抗日英雄,像他这样的英雄很多,吴召儿也是乡村的一个姑娘而已。《荷花淀》里的水生嫂也是抗日游击队的一个大嫂而已,并没有写一些伟大的人物。

2、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老头子和吴召儿都不顾个人安危,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是一种民族的爱国精神,实现了个人与时代的完美结合。

3、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抒情味,烘托了人物形象。

4、简洁朴素的人物对话,展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语言清新、淳朴,如《荷花淀》里的几个大嫂的对话,很简洁,但很符合人物当时的心情。

5、文中充满乐观的精神。

如老头子的自信、勇敢,智斗鬼子的胜利;如吴召儿“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吃的”等也体现了她乐观的精神。

孙犁是我国现代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魅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其名篇《荷花淀》。《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七年,孙犁曾在白洋淀附近,教了一年小学。使得他有机会熟悉这一带的风土和人民的劳动、生活。他曾在《关于〈荷花淀〉的写作》一文中这样写道: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他曾经深情的追忆那段时光:他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项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

初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赏析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2、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3、课外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4、联系生活体验,寻找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情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和学生交流当地家乡话开始。

乡音总是萦绕在我们心中最美的语言。许多年后,当你走在异乡的土地上,耳畔听不到这声声熟悉的乡音,眼中见不到这张张亲切的面容,那时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呢?

(学生回答)

是啊,故乡是许多人心里魂牵梦绕的地方。台湾作家琦君她对远离了几十年故乡的思念,不是一首诗,也不是一曲歌,而是斟上了一杯故乡的“春酒”,就让我们去细细品尝这杯故乡的“春酒”。

二、整体感知,为“春酒”取名

听教师配乐朗读,要求学生静静地听,静静地想:能否取一个合适的酒名来体现自己所品尝到的“春酒”的味道。

师:从学生取酒名的角度板书:童心酒母亲酒乡情酒。

三、赏读细节,体会蕴涵在春酒中的美好情感

1、问:端起这杯童心酒,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几处细节,感受春酒中“我”童年最纯真的快乐。)

例子:⑴“其实我没等她说完,……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里的“偷偷地”写出了作者的孩子般的胆怯与好奇;一个“舔”字活画出一个嘴馋可爱的小女孩的样子,充满童趣。

⑵“母亲给我在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也是个酒仙呢。

“只”“一点点”说明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充满孩子气的天真与可爱。

“端、闻、走来走去”说明对酒的珍惜。

说小花猫是酒仙以我当时孩子气的心理去揣摩小花猫,可见我也一样馋得要命,足见我可爱的童心童趣。

⑶我是母亲的代表……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问:这个比喻恰当吗?用像小猪像皮球像企鹅不是更可爱更能突出“鼓”的形象吗?(因为蜜蜂采蜜和春酒的甜味相似,因为形体小更见我的可爱。)

另外,如“总是”“一马当先”“眼巴巴”等说明我对喝春酒的急切心情。

2、师:

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我”最纯真的快乐,那是留在作者心中一份美好的怀念。而在琦君的记忆里最值得怀念的是她的母亲。

问:如果把文中描写母亲的细节拍摄成一个个特写镜头,你最想选择哪个细节?为什么?

同桌交流。提示人物的特写镜头往往要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可以抓住表现这些特点的词语。看哪组同学拍摄得最到位,能给大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⑴学生讨论交流。

⑵回答时尽量引导学生去品读细节中母亲的不同侧面,每个镜头所蕴涵的美好的母性。

如:聪明能干──母亲酿的酒喝。

热情好客──让出花厅、捧酒助兴、分给别人吃自己不吃等

纯朴贤惠──得到别人夸奖,脸红红的

温柔慈爱──对我善意的提醒。

教师可问学生“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这里把母亲的神态拍成“腼腆”不是更能表现母亲的淳朴吗?“得意”是得到别人夸奖后一种甜蜜的神态,更能突出母亲的质朴和贤惠。

小结:感谢这几位同学为我们从不同侧面突现了“母亲酒”的涵义。母亲身上的勤劳善良、温柔慈爱、质朴贤淑这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的母性。它承载了琦君对故乡最温情的怀念。

3、问:

琦君怀念的仅仅是她的母亲吗?品析“乡情酒”时可明确:

⑴花匠阿标叔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善良纯朴的他正是故乡淳朴浓厚人情的体现。

⑵乡邻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时的融洽的气氛

⑶“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才过瘾。”(大家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令人向往。)

小结:醇厚的乡情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温馨充满融洽充满快乐的故乡。这正是琦君永远记忆中的故乡。

四、关注结尾,感受作者的美丽乡愁

1、师:

故乡的春酒,荡漾着我儿时纯真的快乐。故乡的春酒,散发着母性温柔的光芒;故乡的春酒,流淌着乡邻间朴实的情意。此时你品出了春酒真正的味道吗?(道地家乡味)这些蕴涵在春酒中最美好的情感正是充满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啊。光阴荏苒,她还能品尝到这道地家乡味的春酒吗?

关注最后两段。找不到真正的家醅了,因为她已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了。

2、了解作者生平。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她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0xx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是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故乡是漂泊海外的游子心中的根呐。

让学生带着这份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深情和淡淡的感伤,齐读结尾。

师:那份挥之不去的美丽乡愁正是萦绕在作者心中一份难以割舍的故乡情结。它借春酒让这份乡愁在温馨的怀念中透着一股隐隐的怆痛。

五、拓展感悟从古到今乡愁中的故乡情结

1、师:

从古到今,因为漂泊,因为远游,因为战争,因为心中的理想而远离故土的人,都会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思恋。因此思乡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即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

问: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明月、笛、乡音、秋风等)。让学生吟诵有关乡愁诗句。

2、小结:

故乡情结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念,是崔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思,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沧桑,是余光中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呼唤,是席慕容心中一棵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树。明月、暮日、乡音、秋风、老树等这些不同的意象赋予了乡愁更丰富的内涵,更深沉的情感。故乡情结已沉淀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从古至今,多少人为谋生存图发展,背井离乡,羁旅天涯,但不管走到哪里,走得多远,也不管春风得意、事业有成,还是惨淡失意、穷困潦倒,生育自己的故土总是像影子一样紧紧相随,让人魂牵梦绕。求学海外的学子学成归国,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或回大陆寻根认祖,或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慷慨解囊,这都是缘于那份深沉的故乡情结啊。故乡情结成为了具有强烈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六、联系生活体验,编织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情结

师:故乡情结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对我,一个普通的人而言,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童年时最喜欢吃母亲做的番薯糕。记得母亲把蒸好的番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放在一个大筛子上,在阳台上晾晒。那金黄的色泽伴着阵阵香味对我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每当这时,母亲总会轻轻拍一下我的手,嗔怪着说:看你急的,番薯糕要晒干了才好吃,甜甜的嫩嫩的,嚼起来才有味道。“现在我偶尔从超市买回一袋地瓜干,却再也嚼不出童年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多年以后当我身居另外一个城市,我依然会想起童年的番薯糕,因为它是我对故乡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忆。

那么当故乡和你渐行渐远的时候,当它在你心中成为了遥远的回忆时,萦绕在你心中的那份故乡情结又会是什么呢?你也像老师那样试着写下一两句话,为自己编织一份美丽的故乡情结。

示例:故乡情结是飘漾在空中的番薯糕的香味;

是童年嚼在嘴边那甜甜的嫩嫩的滋味;

是生命中一段最本色最温暖的回味。

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结束语:故乡是一道永远也看不厌的风景,故乡是一段永远也忘不了的过去。那融入生命的故乡情结不仅镌刻在每个游子的心中,它也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无论走得多远,故乡这个生命的根,精神的根会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记住:心灵的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一座丰饶博大的精神家园。

初二语文教案6

教学要求

一、思想品德要求

了解五首诗词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要求

1、了解有关作者。

2、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

3、感悟诗词中所蕴含的情趣。

4、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能力要求:

1、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2、发挥想像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品味诗词蕴含的情趣,

2、背诵五首诗词。

3、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

难点:通过诵读,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观刈麦》和赤壁两首诗。分析诗的内容。了解作者感受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录有本课五首诗词的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观刈麦》这首诗(板书课题),下面我把作者向同学们作简单介绍。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早年家境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多有了解。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早年所作讽喻诗中不少篇章,对当时的政治黑暗现象多有揭露,对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多有反映。后遭贬谪,意志消沉,晚年尤甚,所作诗文多为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岖都能听懂。

二、放录音后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分析、背诵。

1、朗读并背诵交代背景的两句诗。(“田家少闲日”到“小麦覆陇黄”)

2、翻译并背诵妇女领着孩子去田间送饭的两句。

翻译:妇女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小孩子提着用瓦壶装的汤水,

初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认识三峡。

2、掌握重点实词,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早发白帝城》,写了三峡的风光,请同学们齐声朗诵。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今天我们走进另一篇文章,来更细致地领略三峡的景色。

二、预习检测(3分钟)

1《三峡》选自。本文作者,他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3、给下列字注音

阙嶂曦襄御泝湍啸属涧

三、自主探索(一)(8分钟)

默读课文,结合文X释,解释下列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于,在

略无阙处毫无

略无阙处通“缺”缺口

重岩叠嶂像屏障似的高山

自非如果

亭午夜分正午

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冲上山陵

或王命急宣有时

虽乘奔御风即使

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御:驾

不以疾也不如

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其间飞流冲荡

良多趣味实在

林寒涧肃寂静

属引凄异连接不断

自主探索(二):(10分钟)

边读课文边结合课X释及手头工具书独立疏通课文大意。无法解决的问题,画出注明。

翻译方法指导:

“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重重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山峰和怪柏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合作探究:(8分钟)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了三峡连绵不断的山势和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再现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

五、当堂检测(10分钟)

1、解释下列词语:

略无阙处沿泝阻绝

乘奔御风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晴初霜旦

2、翻译下列句子: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抽查清

抽查清:

每组的3号同学给组长翻译第二段。

初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感受梅雨潭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积累文中运用精妙的词语、句子。

教学重点: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朗诵《春》里的语段,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朱自清常识,从“导游”这一角色切入,引出课题《绿》。

二、出示目标。

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完成达哪些任务呢?(屏幕显示目标)请同学读,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

生默读课文。要求:

1、标识生字难词,结合注释理解、掌握,注释中没有的随时询问;

2、注意开头结尾的句子、表明作者行踪的词句、过渡句。

学生完成后,老师结合学生询问补充生字难词。师生共同梳理课文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描写瀑布、亭子等景色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赏景悟情。

重点朗读第三段,欣赏令作者惊诧的绿、体会作者对绿的深情。

1、老师对朗读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2、深情朗读后,你感觉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绿的美好,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生思考后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写绿,写出了绿的什么特点。然后请该生朗读,师生对朗读情况点评,对于朗读不到位的要有示范。

3、梅雨潭的景观很多,也都很美,作者为什么最爱梅雨潭的绿呢?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五、品读课文,含英咀华

《绿》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尤其在语言的运用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去欣赏、品味。。

1、老师对赏析方法作指导并示范。

2、同桌合作,挑出你们喜欢的句子,写出喜欢的理由,然后反复朗读直到会背。

3、课堂展示,师生点评。

六、回顾全文,反思总结

1、回顾这节课,反思收获,提出疑惑。

2、老师总结:课上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和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禁不住也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是如此的美好,大自然是多么可爱了。但同时随着阅读的深入,大家又发现了新的疑惑,课后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疑惑继续阅读本文,进一步走进大师,走进美不胜收的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段;

2、课外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八、板书设计。

瀑布、亭子等--衬托→绿←写、赞--比喻、排比、拟人、对比、想象等

初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两张幻觉图片导入

二 欣赏落日谈谈感受

三 基础知识

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

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 吟咏 绮丽 绚丽 殷红

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

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

四 我读 我画 我赏(1-3)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

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

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六 课堂拓展延伸

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人生的启迪?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板书设计

初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的: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陋室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抽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师补充。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是一篇传世佳作。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屋。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1、辨音识字、理解字意: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3、教师范读或找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4、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请一位同学找出句子,并作讲解。

学生明确:从山水写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

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请一位同学找出文句,并作解释。

学生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初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

本文说明其观点的行文顺序及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合乎逻辑的分析、探索

2、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被公认为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的阿西莫夫所撰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被压扁的沙子》

文章的题目通常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或提示作用,看到本文的题目《被压扁的沙子》,你猜想本文会写些什么呢?大概会介绍类似沙子为什么被压扁,或者被压扁的沙子是什么样的之类的问题吧.

本文到底介绍什么科学知识,我们肯定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阿西莫夫书写的科学世界吧!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说法?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的倾向是什么的?

讨论明确:

1.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2.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探究学习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肯定“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讨论明确: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①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②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③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④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⑤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⑥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2.你能把文章的思路理清楚吗?

(展示PPT)

讨论明确:

文章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这种说明顺序称为逻辑顺序。

(四)情景再现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组织同学们对恐龙灭绝的场景进行故事复述。

(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进行表演)

(五)课堂拓展

(1)作者为什么要探明恐龙灭绝的原因?

(2)题目是《被压扁的沙子》,内容却是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否偏离主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亲密接触了阿西莫夫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他用缜密的逻辑顺序、准确严密的语言,使我们明白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次遇到类似文章时,能够学以致用。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2

初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的凝练和富有内涵的特点。

2、把握文章主旨,培养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一、课题导入

你见过100万亩的大芦荡吗,那是一个怎样壮观的景象。辽宁盘锦的100万亩的大芦荡,如今的命运如何呢,让我们共同去关注《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3分钟读完课文,准备概述文章大意。

2、指名概述:

大芦荡的风景、芦苇的生长和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从芦荡的命运联想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占有和消费,提出能源与资源问题。从崇明岛的芦苇写起,提醒人类应理性的生存,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理解重点语句,品味语言内涵

1、 以“我面对着辽宁盘锦的100万亩的大芦荡”开头,有什么作用?

以“我”之小,面对“100万亩”之大,从而引出我对大芦荡的关注和思考。

2、“当最后的翅膀折落,人类,你还有希望吗?”如何理解这句话?

以珍稀禽类被害,写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指出人必将自食其果。

3、“大芦荡的困惑,其实就是中国的困惑、人类的困惑。”如何理解这里的“困惑”?

“困惑”是指不理解人类为什么如此穷凶极恶的破坏环境。

4、人类越来越“不去思想、不会思想、不像思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类愚蠢贪婪行为的极度愤慨。

四、理解“守望”的含义,领会文章主旨

1、文中多次出现“守望”意思有什么不同?

“守望”是看守了望的意思。第一次出现是指芦苇对新生的,对希望的守望。结尾寄托作者的希望。大芦荡守望的是人类的觉醒。是与人类的和睦相处的那一天。

2、齐读作者表达的观点的句子,结合课内外资料进一步理解。

3、作者通过“大芦荡”的命运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文章以理性色彩见长,主要是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占有和消费的批判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而大芦荡起一个引发联想与思考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举出你所关注的类似“芦荡”的另一种存在,写出你的思考。

初二语文教案13

 第一课时

【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阅读课文】

1. 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 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初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

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

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

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

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解说: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

2.发现法。

(解说:原则同讨论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阶段,二是师生梳理问题,解答问题阶段。注意事项:一是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二、解题“序”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蹭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三、研习课文三.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

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

(解说:豆.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

初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品味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多角度表现文章主题的写作特点。

3.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读为主,通读、选读、品读、析读、诵读贯穿课堂,分不同阶段理解父子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在特定环境下感受到的父爱,感受文中的人性美。

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课时安排 :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父亲的背影一点都不美,不够潇洒。为什么不捕捉生活中父亲美的一面、美的事物去写?会有很多素材啊,为什么要选不美的背影?

老境的父亲颓唐、忧伤、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但大家想想如果是个健壮灵活的父亲,健步如飞、干脆利落,还能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关爱的深刻性吗?作者写的是真实的再现,那个背影已经深深地长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启示:单有独辟蹊径的精神、角度还不够,还必须有真实的、感人至深的内容支撑,否则会华而不美。

那回答作者为什么用背影做标题?

视角新颖独特

是文章的线索。

是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凝聚着父亲对儿子的爱,是父子依依惜别时留给儿子最深的印象,体现了父亲的爱子深情。

二、买橘子的背影令作者念念不忘,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几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 “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5、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 安慰儿子,也表现自己的坚强。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善良而又坚强的父亲!

② 担心照顾不周。儿子已二十岁,可是在父亲心目中仍是一个小孩,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送。“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句话反映出了他的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动,深切地体现出了他对儿子的关怀。

③ 担心儿子,怕他渴,怕他累。上了车,替儿子拣定了椅子,铺好了座位,既关照儿子自己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要做的几乎都做了,要说的几乎都说了,但又忽然想到儿子路上口喝怎么办,他怕买橘子回来找不到儿子,又怕车上东西丢失,可看到这位慈父对于儿子的照顾是多么周到、多么细心!

④当父亲与我告别时,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他走了几步,又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关注安危,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分别在即,今后就是关山阻隔、天各一方了,你经常来信吧,好让老父减轻对你的刻骨思念!这一句话所表现的,就是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这样的真挚而深切的期待!

父亲的话语是最朴实无华的了。可正是这朴实无华的的话语,燃烧着火热的情感,请从文中画出父亲说过的每一句话,体会其中潜在的情感。父亲的语言都很简短、平淡,但平淡之中寓深情。

5、事事为儿子着想。依依惜别,不胜留恋,担心儿子在车外久立受寒,所以还是叫儿子“进去吧”。可看到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拳拳之意、殷殷之情。

这五句话都很简短,然而饱含感情,有丰富的潜台词,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充分地表达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语言朴实,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是伟大的父爱!

三、儿子感受到父亲的爱了吗?表现在哪里?父亲的背影,是否让作者有所触动?表现在哪里?

四次流泪。儿子总共流了几次泪,为什么流泪?

1、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2、感动之泪:望父买橘,父子离别。

3、感伤之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4、伤心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第一次的“泪”: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

第二次的“泪”是父亲为买几个橘子,不顾年纪大、手脚笨,攀上爬下,被其深厚、真挚的爱激动得“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第三次的“泪”,是在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的时候,离情别绪,悲伤惆怅,惜别,感激、同情父亲不容易。哀伤、悲愁的眼泪

第四次的“泪”,是接读父亲来信时,父亲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父亲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

写此文时作者28岁,在清华教书,已为人父。8年前和父亲车站分别的一幕展现在眼前,思念在脑海瞬间打开。

四、看到父爱子,子爱父。但子爱父是有过程的。

.文中第五节一连用了两个“聪明”。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个“聪明”的?

当父亲忙着和脚夫讨价还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父亲实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涩。作者自嘲并称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儿子,“我”暗笑父亲的迂,自以为看破世情,其实是不理解父亲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还是自嘲称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是告别了少年轻狂的岁月之后才意识到的。感情是层层推进的!

“父慈子孝”。对父爱是经过背影的发酵后才理解的。琐事消磨,那封信勾起回忆。 不能忘怀的是背影。不管是自己的学业事业、孩子多烦事多、代沟啊等。都不能消磨对父亲的爱以及他对父亲的理解,最不能忘怀的就在这里。

五、我们该怎么做?关爱父母。

上课了 。老教授让同学们做一项问卷调查,两道题。

1、他很爱她。她美丽动人。可因一场车祸,她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2、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忽然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 B、她一定不会 C、她可能会

统计,发现: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第二题呢,30%的同学选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

“看来,美女毁容比男人破产,更让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这两题时,你们是不是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

“是啊。”同学们答得很整齐。

“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让你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

教室里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青的面庞变得凝重而深沉。几分钟后,再统计,两道题,同学们都100%地选了A。

教授的语调深沉而动情:“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

请同学们关爱父母。

六、小结。

七、作业;熟读课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