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文言文

本文已影响 1.73W人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19分)

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文言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①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②。公曰:“制,岩邑③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④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①难产的一种②地名③险要的城镇④通“太”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亟请于武公 亟,立即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国都

C.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躲避 D.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率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②不如早为之所

③虢叔死焉 ④姜氏欲之,焉辟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使武姜受到了惊吓,所以她不喜欢庄公

B.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太叔。

C.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势力虽大,反而崩溃。

D.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19分)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①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②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走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④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⑤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

【注】①委肉当饿虎之蹊:意思是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委,放置。蹊,小路。②惛:愁闷,烦恼。③后交:新交,晚交。④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燕国力量薄弱。⑤雕鸷:雕与鸷均为凶猛的禽鸟。比喻秦国的凶猛。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子受而舍 之——舍:使……住下来 B.祸必不振矣——振:兴起

C.愿太傅更虑之——更:再,重新 D.行怨暴之怒——行:施行,发泄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B.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C.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 谓‘资怨而助祸’矣

D.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不得已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

B.鞠武劝说太子丹不要收留樊於期,并希望太子马上派遣樊於期将军到匈奴去杀人灭口。

C.太子丹顶住压力,坚决收留樊於期,并积极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想通过鞠武结识田光。

D.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太子丹的侠肝义胆。

13.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言知识(8分)

14、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②吾不能早用子 ③共其乏困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以乱易整,不武⑥因人之力而敝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1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 俱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 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

17、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杯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⑨ C.②④⑥⑧ D.①③⑤⑧⑨

 参考答案:

6(3分)、A 7(3分)、C 8(3分)、B

9(1)(5分)重点词“犹”“况”“宠”

翻译:蔓延的杂草尚且不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

(2)(5分)重点词“堪”“贰”“若之何”

翻译: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人的统治,国君将怎么办呢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公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疼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作为他的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的京邑,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趁早给他另外安排个容易控制的地方,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长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姑且看着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大叔,就请允许我去事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陈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祸及自己。”随后,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张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不行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建城地,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制造武器,训练步兵,修造战车,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

10(3分).B 振,拯救。 11(3分).C 12(3分).B

13.(1)(5分)秦王本来就很凶暴,再积怒到燕国,这就足以叫人因恐惧而惊心的了,又何况他听到樊将军住在这里呢?

(2)(5分)我最终不能因为迫于强暴的秦国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送到匈奴去,这 应当是我生命完结的时刻。

参考翻译:过了一些时候,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问,逃到燕国,太子接纳了他,并让他住下来。鞠武规劝说:“不行。秦王本来就很凶暴,再积怒到燕国,这就足以叫人担惊害怕了,又何况他听到樊将军住在这里呢?这叫作‘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祸患一定不可挽救!即使有管仲、晏婴,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了。希望您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消除秦国攻打我们的借口。请您向西与三晋结盟,向南连络齐、楚,向北与单(chán,缠)于和好,然后就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了。”太子丹说:“老师的计划,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我的心里忧闷烦乱,恐怕连片刻也等不及了。况且并非单单因为这个缘故,樊将军在天下已是穷途末路,投奔于我,我总不能因为迫于强暴的秦国而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送到匈奴去这应当是我生命完结的时刻。希望老师另考虑别的办法。”

鞠武说:“选择危险的行动想求得安全,制造祸患而祈请幸福,计谋浅薄而怨恨深重,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祸患,这就是所说的‘积蓄仇怨而助祸患’了。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炉炭上一下子就烧光了。何况是雕鸷一样凶猛的秦国,对燕国发泄仇恨残暴的怒气,难道用得着说吗!

14(2分)、C

15(2分)、B

16(2分)、答案:C

17(2分)、答案:D(1)“内”同“纳””(3)“倍”通“背” (5)“郤”通“隙”(8)“要”通“邀(9) “蚤”通“早”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