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级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本文已影响 3K人 

  一、积累与运用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1.你一定能把下面的词语还原到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里面去:

腊月  初旬  展览  蒜瓣  饺子  翡翠  杂拌  榛子  栗子  爆竹  风筝  预备  彩排  鞭炮 截然  寺院  彩绘  逛庙会  麦芽糖  剧种 面具 激流  发誓  旷野  布施 鼻祖  柔顺  压抑 敦厚  夸张 描述  演绎  布局 和睦  酷热  激昂 抽象  韵味

《北京的春节》

《藏 戏》

《和田的维吾尔》

《各具特色的民居》

2.请你尝尝“怪味”成语(根据横线前面提示的意思写出成语)

世界上最公开的事情——

世界上最长的腿——

世界上最离奇的想法——

世界上最大的嘴——

世界上最神秘的行动——

世界上最重的话——

世界上最厉害的贼——

世界上最长的文章——

世界上最宝贵的话——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

世界上最长的一天——

世界上最短的季节——

世界上最怪的动物——

3.请你用“严”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语后再填空。(4分)

(  )的后果  (  )的神情

(  )的批评  (  )的考验

4.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空着的意思补充完整。(3分)

让我们先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________,哩哩啦啦二十三要________;二十四要________;二十九要________;三十晚上________;初一、初二________;正月十五________;残灯末庙后要________。

藏戏是藏族的________,它简单到没有________和________,仅一________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________;它漫长到要演出________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让我们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客家民居位置________,作用________,材料________,结构________。

傣家竹楼位置________,作用________,材料________,结构________。

维吾尔人有种特别的________;和田维吾尔人________的程度令人惊叹;和田地处________,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________;________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________,感觉也是________的`。

你能写出几个我国的民俗节日吗?

5.有趣的标点。

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如果你将标点稍作改动,就可以变成一出精致的课本小短剧。你会改动吗?试试看:

时间:

布景:

地点:

行人:

牧童:

 二、阅读与思考

1.片断阅读。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认真读短文,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4)用“——”在文中划出描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5)联系上下文,理解“适可而止”的意思。

2.课外阅读。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⑵尽力的   去,那猹却将身一  ,反从他的胯下  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⑶。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⑷,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弓京〕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不得了,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读完后思考完成:

1.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

2.和少年闰土比,中年闰土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我”和闰土相见时,闰土“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欢喜”和“凄凉”矛盾吗?为什么?

4.“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是怎样理解这“厚障壁”的?

5.你从文中感觉到“我”对故乡的印象有何变化?

 三、习作

“餐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气氛,是一种渲染,是一种和谐,是一种民俗,是一种色彩,也是一种健康标准的体现。它既是人们分享喜乐的地方,又是记录当地民风与民俗的见证。请你围绕深圳人的“餐桌”文化为话题,题目和体裁自拟写一篇作文,字数600字左右。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