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本文已影响 1.12K人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汇编七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目标

1.感知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2.能按高矮给五个物体排序,初步了解序数。

准备

1.桌子、椅子若干。

2.每个幼儿十块同样大小的.彩色小方块积木若干。

3.地面上画图,5―6个,如图: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是教师创造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来源,将主题活动与日常生活、数学知识间建立联系,会使数学学习更有意义。

班级中正在开展主题活动《我和植物做朋友》,孩子们负责幼儿园小种植园的种植和照料工作。种植园刚刚翻修完成,孩子们特别喜欢。他们发现种植园还没有围栏,纷纷说:"老师,原来的种植园有围栏。""别的菜园都有围栏。""有了围栏野猫就不会踩了。""我们可以保护蔬菜啦。"孩子们有了制作围栏的愿望,同时教师考虑到教育的要求和价值,便生成了活动"设计种植园的围栏"。在第一次设计中孩子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围栏,我们也惊喜地看到规律的出现,这也说明生活中的感性经验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及时抓住了契机,引导幼儿发现有序与无序的不同。孩子们表示更喜欢有规律的围栏--既整齐又漂亮,想将种植园围栏也设计成为有规律的,从而引出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物体排列,感受规律的美。

2.愿意运用两种物品创造规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愿意创造规律,运用规律排序,发现美。

难点:理解规律排序中规律组在序列中重复出现的含义,连续排列的整齐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与家长、老师一同收集生活中的规律,拍摄成照片;幼儿在游戏中随意排出过一些规律;有参与种植园围栏设计的愿望。

物质准备:用生活中蕴含规律的照片制成的ppt,电脑,相机,"魔法圈"(用颜色鲜艳、可变形的毛根弯成)。

操作材料:洞洞板及棋子、易拉罐、正方形积木、节奏棒、纸盒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分享照片,激发幼儿参与设计有规律围栏活动的兴趣,初步认识、理解规律排序,并感受到生活中运用规律排序的常见与美感。

(1)出示种植园照片,引发幼儿参与设计的兴趣,明确活动任务--设计有规律的围栏。

师:小朋友们,咱们这几天在忙着做一件什么事情呀?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因为我们的种植园还没有保护植物的围栏,所以要设计种植园的围栏。

师:对,我们要一起设计、制作围栏。在你们第一次设计中,画出了许多围栏样式,你们更喜欢哪一种?

幼:有规律的围栏。

师:所以我们今天要设计有规律的围栏。

(2)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收集的有规律物体的照片,发现照片中两种物体之间的排序方式。

师:在你们动手设计之前,咱们一同来欣赏一下活动前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到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滑梯上的栏杆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在这个排列中重复出现的是什么?

幼:是按照一个蓝的一个黄的、一个蓝的一个黄的方式排的。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滑梯的栏杆是由一蓝一黄栏杆组成一组规律,后面一直重复前面这组规律,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

(3)通过对全部照片的'观察及交流,了解两个不同物体是可以有规律排序的,并能发现规律排序的美,愿意创造规律,设计种植园围栏。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生活中有规律物体的照片,你有什么感觉?

幼:很好;看上去很舒服;不单调,很整齐。

师:那今天我们也来创造规律围栏。

(教师介绍师幼共同收集的三组材料及操作要求。)

2.完成设计种植园围栏任务:自选两种物品创造规律,尝试学习按规律给两个物体排序。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尝试运用两种物品创造规律、排序。

(2)教师个别观察指导,随机发现两种物品规律排序的不同方法及问题并记录。

3.通过分享幼儿的围栏设计,进一步发现、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感受到两种物体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规律并排序,激发幼儿发现、创造更多规律并运用于生活。

(1)分享幼儿的排序方法,进一步发现、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从中提升规律并验证规律排序。)教师运用相机拍摄下幼儿设计的规律进行个别展示,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由集体观察、讨论,发现其中的规律。

师:孩子们,你们真棒!设计创造出许多种规律。谁愿意向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排列。

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用什么方式排列的?有人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吗?你觉得这是按什么方式排列的?

当幼儿排序出现混乱时:

师:这位小朋友的规律是一根节奏棒和一个盒子,它们组成了一组好朋友。神奇的"魔法圈"要变身啦,我们一起看看后面排的是不是这组规律在重复出现。

(在此环节中通过用"魔法圈"验证规律,帮助幼儿解决按规律排序最核心的知识点--特定单元的反复出现。因为幼儿很容易把特定单元混乱,而彩色毛根弯成的圈非常形象地明确了规律组,方便幼儿自我检验,使排序不混乱。还可以让幼儿清晰地看到规律是否排列完整。)富于变化的材料使规律出现多元表征,如同样两种材料--易拉罐和长方形积木,因摆放方式及数量的增减,出现不同的规律。

师:为什么××和××都选用了白色和蓝色的棋子,可他们排列出来的规律是不同的?

幼:因为××的是一个蓝的和一个白色的棋子,另一个小朋友是两个蓝色和两个白色的棋子。

师:那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呢?

幼:颜色一样,数量不一样。

师:哦,原来材料一样,数量不一样也能创造出不同的规律排序。

(对比不同的规律,发现同种材料,从不同维度,如摆放位置、数量等不同,可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规律排序。)

(2)知道两种物体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规律并排序,萌发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更多规律的愿望,继续完成种植园围栏的创建。

活动反思:

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动正是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利用具体的情景给孩子们布置设计围栏的任务。由真实任务驱动的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不仅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而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数学活动的情景化,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经验,真实感受到数学学习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凸显出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幼儿在思维上、数学经验上有所提升"。教师有效把握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注重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直接感知、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帮助幼儿明确规律排序,扩展幼儿模式识别经验,并发现生活中规律的美,自主地创造规律。整个活动符合幼儿认知的模式及教学的逻辑:观察一创造一比较一再比较中概括。通过环境设计策略,即情景内容源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因此在整体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任务意识明确,愿意创造规律并专注投入地运用规律排序,设计围栏;通过直观概括策略,运用"魔法圈"圈出规律组进行序列中单元的判断,使幼儿理解规律排序;通过多元表达策略,使幼儿在表达交流中形式多样,可以是语言、动作、符号,也可以是师生间的、同伴间的交流,从而达到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有效结合,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在规律排序活动中不仅仅关注排序结果,更注重透过幼儿多样化的表达,了解其对规律的认识及理解程度,乃至思维发展水平,予以适当、必要的支持引导,促进幼儿迁移、概括等数学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按一定顺序点数树叶,在操作中感知数量的对应。

2、乐意分享各种数数的方法,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难点

重点:请幼儿上前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互相试试别人的好方法)。

活动准备

树叶贴画、落叶、笔、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我眼中的落叶老师提问:我们在幼儿园里捡了许多落叶,你在捡落叶时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或是新的发现吗?

(二) 数美丽的落叶

1、集体欣赏树叶画

导语:我们来变个魔术,把许多落叶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提问:落叶会变出一种有秋天特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2、个体尝试数树叶

要求:这幅“螃蟹画”中有几片树叶呢?请你仔细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可以

用数字卡片,也可以用笔写下来。

观察与指导:幼儿数树叶有哪些方法?是否记录总数?

3、分享交流

提问:这幅树叶画“螃蟹”中有几片树叶呢?你是怎么数的?按什么顺序?

落叶照片

1、集体欣赏树叶画

提问:现在落叶变成了什么?

2、个体再次尝试数落叶

要求:每种图案用了几片落叶?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再来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

(三)幼儿和落叶做游戏

要求:我们来个游戏“数落叶”,请你仔细数数图片上有几片树叶,并跑向贴有这个答案的地方。游戏观察与指导:观察幼儿点数情况,分享彼此点数方法。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还存在很多不够好的地方。

我们在数第二幅落叶贴画时,当孩子们已经数清楚每个小画面中落叶数量,开始数画面中落叶总数的时候,我预设给孩子们积累的是接着往下数的方法。这部分我处理的过于着急,感觉是告诉孩子们怎么接着往下数,而不是通过孩子们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得到好方法。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运用到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时,孩子们都没有运用到这个数数的好办法。

此外,尝试计算教学后,我在追求自身回应清晰、有条理的同时,也一直追求活动的“趣味性”,今天的活动,也有这方面的思考。从今天的活动现场来看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很投入、很放松,在每个环节中都保持着热情,但活动的“热”度好像还欠缺一些,我想这与活动本身的设计是有关系的。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要更多地站在孩子们的需要上来思考各环节的设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看看、动动、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顺序,并能正确应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具、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星期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1、认识一周日及排列的顺序。

多媒体画面(一)

(1)、认识一周日

(1)星期妈妈教师导语:星期妈妈有几个宝宝,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幼儿讲述)

(2)星期宝宝“星期宝宝们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星期宝宝?”

小结:这七个星期宝宝就组成了一个星期,也叫一周。

(2)、学习正确排列一周日

a、教师导语:星期宝宝可调皮了,他们老是排错队。小朋友,你们谁会帮

他们排队呢?谁排第一个? 幼儿讨论)

多媒体画面(二)

b、多媒体演示一周日的排列

(1)传说故事教师导语: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哪一天应该排在第一天了吗?接下来怎

“一周日的由来”么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几天?(幼儿讲述)

小结: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

二......

(2)星期宝宝们c、幼儿为星期宝宝们排队

d、游戏“开火车”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请星期日宝宝当火车头,然后去邀请其他的星期宝宝,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顺序排好成一列“火车”。

延伸:“你是星期几?”(星期六)

“星期六后面是星期几?”(星期日)

(小结:星期是循环的。)

2、认识今天、昨天和明天。

多媒体画面(三)

(1)、教师导语: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星期几?(幼儿讲述)

按顺序排好的星“再请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

期宝宝们(多媒体演示――相应的星期宝宝会向前走出来)

(2)、小结:今天在中间,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3)、游戏“找朋友”

幼儿带上“星期”头饰。

玩法:先选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宝宝,请他来找出自己的两个好朋友―― 昨天和明天。

(延伸:“今天”的内容可假设。如:假如今天是星期五.......假如今天是星期一..... )

3、小结幼儿活动。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习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学具:超市售货员(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一样多的放一起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2、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有重点的介绍“超市售货员”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第一、二组:超市售货员(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第三、四组:给一样多的发花(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第五、六组:一样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超市售货员”的活动。

3、活动评价。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认识8和9的相邻数。

(二)培养幼儿探索数量关系的兴趣。

(三)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四)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1、课程软件

2、教案

3、教具

活动过程

1、教学游戏

(一)认知学习:学习10以内的序数。

游戏操作:进入游戏:画面会出现一排等候公交车的小动物,点击小动物会出现红色光圈,以及提示音。一共10个小动物,反复点击小动物,巩固复习认读数字,提高点数1—10的能力。

老师:"青蛙排在队伍的第几名?"老师:"熊猫排在队伍的第几名?"老师:"小狗排在队伍的第3名,它后面的小猫是第几名?"

2、教学游戏

(二)课程体验:按照提示音的要求,给相关的'小动物涂上颜色。

游戏操作:进入游戏,画面会出现按照站牌排好队伍的小动物。

根据提示音的要求给小动物涂上颜色。如果选错小动物颜色是涂不上的。完成关卡后进入下一关卡说出排在第一、第五、第七的都是什么小动物。完成后点击返回按钮。

老师:"排在第二的是什么小动物?"老师:"排在第七的是什么小动物?"老师:"排在第九的是什么小动物?"

活动建议

利用儿歌等形式,巩固幼儿对相邻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用根据图形的大小、颜色、形状特征选标记。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活动准备:

1、黄色小蘑菇、红色大蘑菇、黄色和红色标记、大小标记若干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不同形状的图形若干。

3、标记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蘑菇的大小和颜色

师:(出示红、黄蘑菇)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两个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不一样)

师:用什么办法可以把不一样的地方记录下来?(标记)

师:(出示标记)小朋友你们还认识这些标记吗?现在请小朋友来给蘑菇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什么颜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颜色的'标记。

二、比较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

师:(出示大的红色的圆形卡片和小的黄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他们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给这两个图形宝宝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一句好听的话?

三、看图形找标记卡

师:(出示各种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图形)小朋友,你们看这些图形宝宝一样吗?你们认识它们吗?他们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图形宝宝,请4个小朋友一组,去找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和你们图形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

师:小朋友找好了把他们贴在黑板上介绍你找的是什么?

四、师总结:

这个长方形宝宝找到了大的蓝的长方形标记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戏

师: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宝宝们都找到了朋友。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找朋友游戏。老师给你们发图形和标记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图形就去找和你相应的标记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标记卡就去找图形宝宝做朋友。

师:现在我们带着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