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电影《十月的天空》观后感3篇

本文已影响 1.34W人 

《十月的天空》根据NASA工程师Homer Hickman的自传《火箭小子》改编,讲述了高中生霍纳萌生了制作火箭的想法并投入研究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十月的天空》观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电影《十月的天空》观后感3篇

  电影《十月的天空》观后感1

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励志片,但凡励志片总少不了隐隐约约的搀杂些主旋律的说教在里面,这让我很烦,但是励志片让人温暖的是——理想——一种能让人浑然忘我偏执狭隘丧失理智不知天高地厚敢在马王爷面前动土的东西,就像一种病一样让得了的人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奋斗、所有的牺牲都投注其上……在本片的故事中是五十年代末弗吉尼亚州某煤矿矿区里的四个高中生要造火箭,乍一听还以为又回到了“大跃进”一般,连微积分都不会的人要造火箭,这简直比所有盲目狂热的豪言壮语更让人觉得没谱,但是信念一旦发生了推动作用也往往是惊世骇俗的,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就跟人的潜力本身一样无人知晓……其实这几个高中生要造火箭的目的无他就是想夺得发明展览奖并引来大学奖学金从而走出矿区摆脱世代当矿工的命运,而结局跟理想这个美好的字眼一样完美,他们都做到了!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片中男主角的生活原型于一九九八年从NASA退休!

关于理想,我实在有太多话要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在我心目中理想是神圣的,而正儿八经的讨论则难免会给人一种喊口号表决心的感觉,何况理想也确实是太不可思议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理想是这样一种如此成王败寇的东西——只有在事情成功实现了,那之前的想法才叫理想,否则只是贻笑大方的妄想罢了,因此也就派生出诸如自大和自信、固执和执着、自卑和自谦这样的词语,其实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后者只用来形容成功了的人,历史是由创造历史的人书写的,那些失败者们只能让自己未遂的理想盖上一个叫做妄想的戳!所以,我几乎从来不谈理想,如果我做到了我一直为之努力的事,那么这些事情自然会被当作理想来提起,如果这些努力全部都做了无用功那么他们就只能被当作教训给人当反面教材了。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理想就是成功之父了,失败就像分娩一样是喜悦前的痛苦万分心如刀绞欲罢不能,而理想则是促成这一切的根源,但是为了成功这一切也就值得忍受了。时至今日,尤其是当今社会,成功这样一个美丽的字眼也被蒙上了一层功利和世故,甚至被量化为一种数据或者恶俗的标准,而我这里说的成功是更单纯的那种,成功应该是一种心情或者一种状态,再简单一点成功应该就是一种满足,一种在不懈追求之后的满足!每个人的理想可能都不尽相同,但是理想实现后的满足感、成就感应该并无二致,只是成就感现在也同样是一种越来越功利的感觉了。

所以BEYOND的歌里我最喜欢那首《再见理想》,对于歌名我一直有两种理解,要么是再次见到理想,那应该是一种暮然回首的淡淡忧伤、要么是与理想说再见之后的一种无奈放弃的悲哀,而歌词本身则更加加深了我疑问!不过总之理想是没有实现的,所以歌声中才会有那么多的凄凉。

  电影《十月的天空》观后感2

《十月的天空》改编自美国太空总署工程师Homer Hickam的自传,这是一个真实的追梦历程。在一个生产煤炭的闭塞小镇,所有的男孩只有两种命运,一个是去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煤矿矿工,另一个是争取足球奖金上大学。Homer Hickam没有强壮的体格,加上父亲期盼他能继承父业,挖煤养家,他的人生似乎已别无选择。

1957年10月,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的苏联成功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全人类都在仰望这个征服宇宙的太空梦,Homer Hickam注视着远方的星火微光,彷彿看见生命中的契机,在他年幼的内心深处启动了摆脱宿命的梦想:造火箭!

Homer第一次自制火箭时,利用了30个冲天炮的火药,结果,他成功制造了一枚“炸弹”,他开始意识到制造火箭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而后,Homer在一次试射中发生了意外,父亲责令他不允许在厂区范围内研制火箭,Homer决定要找一个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来当做试射地点,以免伤人。

以Homer为首的四人小组历经一次又一次地失败打击,中途因森林火灾被指控纵火,但因未成年被保释,回家后父亲给他下最后通牒:不允许他再碰火箭,但他心中的火箭梦一直熊熊燃烧着。在莱莉老师的鼓励和鞭策下,Homer从煤矿重返校园,并废寝忘食般学习数学,推导数学公式,提升个人专业素质,为火箭梦积蓄力量,厚积薄发。最终,苦心人,天不负,火箭小子们成功了!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最感人的除了正能量,还有浓浓的父子深情,John是Homer的父亲,煤矿的厂长,他是爱Homer的,并且爱的深沉,无声。因为父子两人都有固执的个性,父亲John希望Homer能接下他最拿手的挖矿事业,Homer一直希望父亲John能支持自己对火箭的热情,所以两人吵得不可开交,一直到Homer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在父亲John的帮助之下,使得彼此冰释前嫌,并接受了对方。

不只是剧情,我还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直抵人心。由于这部电影改编自《Rocket Boys》,片中的角色都是真有其人,在影片的最后列出了主角们最后的人生境遇。火箭小子们都顺利大学毕业。昆亭在石油业担任化学工程师。洛易成为汽车代理商以及银行家。欧戴成为牧场主人并拥有保险公司。艾丝于1979年退休,到摩陀海滩养老。莱莉死于癌症,享年31岁。约翰在1976年死于黑肺症,1965年煤林镇的矿场永远地关闭了。侯默成为太空总署NASA的工程师,为太空梭任务训练太空人。

梦想是成功的开始,汗水和努力是成功的阶梯,坚持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电影《十月的天空》观后感3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一个叫煤林的小镇,也是一座煤矿。煤矿的负责人是主人公霍默的父亲。他希望霍默长大后也成为一个矿工来接替他的工作。这也是镇上大多数的生活,一代代在这个小镇上做矿工。然而,一颗由苏联发射的卫星让霍默产生了制作小型火箭的想法。

但第一次实验就差点伤到镇上的人。他爸爸本来就不支持他,所以不允许他在公司的地盘里研究火箭。但这还是无法让他死心。他和三个同学一起步行八英里到了一个不属于公司的地方实验。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发射了一枚。不过,好景不长,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警方认为这场大火是由他们的火箭引起的。四个人因为年龄较小没有进监狱,但工具和材料被没收,不能再做火箭了。

不久后,矿上又出了矿难,他的父亲受伤了,不能继续工作挣钱。霍默就只好按捺住火箭的事,退学下矿工作。庆幸的是,过段时间,父亲的伤好了,可以继续工作了。他便重新选择开始火箭研究。

在一度支持他的莱莉老师鼓励下,他开始研究《导弹设计原理》,学习数学,根据书中的射程公式计算,发现他们的火箭根本射不到起火点。霍默和他的朋友在实地测量后,找到了他们的火箭残骸,也找到了引起火灾的元凶--航空照明弹,这不仅证明了他们的清白,也获得了学校的支持。最后他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科学大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们,并最终在全国大赛上荣获第一名,并通过这个冠军获得了大学奖学金,读了大学。主人公也最终成为了NASA的工程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其他人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内心的渴望和坚持有多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但使自己坚持,还会感动别人,哪怕是反对你的人,最后都来支持你的梦想。

我很幸运,我的爸爸是非常支持我做单片机研究。我渴望制作“坐姿提醒器”,不仅使我无视烫手的痛感和劳累,也无形中带动了许多人来支持我。这也让我感受到了电影传达给我们的道理:心里渴望、努力坚持,具有极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