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复活的军团》的观后感

本文已影响 1.12W人 

《复活的军团》观后感(一):一将功成万骨枯

《复活的军团》的观后感

从看到6集的标题开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底蕴宏大的片子 不知道用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形容是否妥当 这部片子从兵马俑的发掘工作入手 通过进一步的陶俑发掘和周边发掘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大秦帝国这辆两千多年千的战车是如何工作的。始皇帝野心勃勃 高瞻远瞩 可以想象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位伟大的千古一帝 站在几位秦王的肩膀上 他从政治 法律 经济 交通 军功制度各方面出发 可以说他把整个帝国变成了他手中的一把尖刀 这把刀由西向东 刀锋直指中原大地乃至任何敢于向他反抗的敌人。看过这部片子我并没有对大秦帝国的军队有多么深重感慨或之自豪的情感 冰冷的陶俑和出土的各类文物史料深刻的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 秦帝国15年而终 实在非战之罪 不免唏嘘 始皇帝千古一帝名副其实。

《复活的军团》观后感(二):遥想秦人,几点歪思

这部短短六集的片子,让我重新认识了秦人,也服了他们。

1. 现代人能想到做到的,他们也都想到做到了,差别只在于精细度而已。标准化管理、流水线生产、流程制度说了算、赏罚分明有序、目标一致化(goal congruence)、责任到人(accountability)等等,哪个不是现代国家和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2. 客观条件什么的,对于秦人来说都是浮云。没有路就修路,没有水就造渠。海拔、高山、距离什么的,好像没有什么不能被克服的。只有不想干的。只要干了,就没有干不成的。除了令人咋舌的强大意志力,高超的技术水平也让人叹为观止。

3. 很多事情对于秦人来说似乎是本能的认知。比如说,水利。看历史书,后世的朝代,常常是历经教训,才认识到水利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治水的经验也是在和大自然无数次的搏斗中积累起来。可是秦人一来就治水,也不需要有人苦头婆心的讲事实摆道理。而且,一出手就治了个了不起的都江堰,历千年而不倒。

有时候异想天开,秦人的技术和思想怎么这么先进,是不是有人穿越过去的啊....

可是,为什么这些思想和技术就传不下去?为什么强悍的秦军历经五代国君直至秦始皇打到巅峰之后,这么不堪一击,被起义军迅速打败?除了影片中提到的原因,还有些什么可能?以下只是个人的一些歪解。

1. 秦人从来不被视为华夏正统,更曾被视为夷人。试想“夷人”的思想/传统,怎么会被齐鲁后人、泱泱儒生学习传承,自然其影响力随着上位者的更替也就消散了。

2.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看片的时候,时不时会感叹怎么秦人就这么勤奋刻苦,整整五代国君啊,一直就这么操练发展着,不会觉得累?再加上后来秦始皇连年的六国战争,南打土著北赶匈奴,不会想要片刻的休息?绷紧的弦,总有断的一天。起义的时候,说不定正好就是弦断之时。

《复活的军团》观后感(三):一些启示

1、秦军的标准化,可以认为是法家治理的一个侧影,统一,规范。制作流程层层监督把关,层层负责。

2、灵渠、长城、秦直道等等,这些超越时代的工程或许耗尽了秦国力,让我想到了又一个大一统王朝-隋朝,大运河时至今日还在发挥作用,成王败寇的说法让隋炀帝成为一代昏君。

3、奖励军功与重视耕战是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强大的两大原因,可能会导致军国的出现,但是作为统治者的实用主义观点,这确实是在战国时期出类拔萃的道路,更何况不这样做的国家,难道实现了民主么?既然国不富民也穷,不如国先富起来。至于奖励军功更是可以与科举相提并论的制度,不要认为科举是落后象征,在其出现伊始以及相当长的时间,它是寒窗学子能够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渠道,这条渠道可能比当前穷二代逆袭要更规范也更易于实现。

4、在中国历史上,秦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秦人功利实用、满怀开拓和进取精神。他 们崇拜规则和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或许,这种文化传统在秦人发迹之 前就决定了日后的崛起,同时也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是秦始皇将这支军队带到了辉煌的顶峰。但是,这个帝王超越了时代的野心耗尽 了帝国的国力。无论如何,一支军队的命运是紧紧依附在它的国家之上的。在秦军最 后的日子里,帝国的秩序已经崩溃。当士兵们在前方拼杀时,他们的家已经无人来养 活,覆灭的命运不可逆转。

让我们再一次凝视这些两千多年前的军人,他们曾经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 帝国,也造就了我们的历史。今天,我们使用着的文字来自于秦人,我们广袤的国土是秦帝国的延续,我们统一的中华民族在秦帝国时期开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个大帝国,仍然和我们血脉相连。

《复活的军团》观后感(四):一些心情而已

本是回复一个豆油的,又觉得不吐不快,于是在此加评。

1. 本片并不是一部编年体,要看历史书,可以去图书馆,OK?片子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剖析秦军强大的原因,阐述祖先们智慧、行为、思想的构成。

2. 历史从来都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封建专制时代,帝王意志和手腕,是国家强弱的直接原因。在那个蛮荒初开的年代,如果没有近乎冷血的国策和手腕来推动如此庞大的国家机器,统一和变革只能是空想。

3. 金导的几部纪录片里,确实都存在夸大的叙述。又或者与其定义为夸大,不如说是附加了金导自己的许多梦想。

-------------------

第一次看该片是04年奥运期间,一帮搞大三实习的人挤在宁波郊区一个海军酒店里。伴随着刘翔夺冠,看着复活的军团,热血之情难以言表。这么多年过去,我依然喜欢翻阅探讨跟历史有关的东西,只是经历过现实的洗涤,当年的不知来由的激动"豪情"逐渐淡去。

金导是我十分崇拜的导演,是在我心里真正从事电影艺术的为数不多的导演之一。他的叙述惯于一线逸开而窥全貌,这样的纪实手法非常合我的胃口。从王者之师到圆明园到大明宫,无不寄托着导演自己那回溯远眺的梦,用电影的艺术特效和独特拍摄方式将这些梦境展开在我们眼前。当再次回望先祖的灵魂和精神,画卷如此优美,乐章娓娓道来,感慨至深而沁人心扉,看客们又何必纠结它属于现实派或者抽象派。

愿与电影迷和历史迷们分享心情。

《复活的军团》观后感(五):与子同袍

对秦历史很好的补充材料,可能以前只停留在历史书上的“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还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balabala”,这部纪录片以秦国的兵器制造、军队、国策(耕、战)、严苛的法律,水利工程(虽然初始目的也都是为了战争)等各个方面,更直观地展现了为什么最后统一六国的是秦而不是其他国。对我这种历史盲来说,是很好的科普? ?(?ˉˉ)?”

现代人真的是很难想象当时的秦人有怎样的智慧和毅力去完成那么浩大的工程,还有那些精巧绝伦的设计,比如说弩,使得匈奴人几十年不敢来犯,莫非真的有人穿越哈哈哈?°??°?? 都江堰,两千多年了依然发挥着作用,夯实的道路两千多年仍寸草不生,还有灵渠、郑国渠、长城,举全国之力,之智慧。也是因为如此不爱惜民力,导致了秦二世而亡吧。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在耕战国策下的人民,不是在战场就是在后勤,像是战争的机器。战场上取敌首级就能升官级或免除奴隶身份,制造的兵器都要刻上工人的脉搏,以便引咎,所谓“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看完纪录片再看《阿房宫赋》,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总体四星,但声控表示,旁白声音不戳我的点,扣半星(′?_?`)

《复活的军团》观后感(六):生产力是第一要素

早上的时候刷微博看到有人讨论古代阵战,于是顺手学习了一下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基础知识.下午把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电影)和金铁木的<复活的军团>(CCTV纪录片,记录秦代军队)看了一下.感觉<复活的军团>中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值得记一下.

1.兵器材质

从兵马俑可以看出,秦军的兵器是标准化生产的.箭头和箭头,弩机关和弩机关间差距极小,可以方便更换.当时的秦军兵器工业已经不是小作坊了,而有了标准化大生产的雏形,而且可能已经使用机械.比如戈头的打磨痕迹没有交叉纹,说明不是手工打磨,极有可能是砂轮.当时铁器还不成熟,无法做到全国按统一的技术标准生产,要做到大生产,只能使用青铜.况且秦的青铜是十分先进的,可以造出90cm的剑,领先于战国.

2.极端的计划经济

秦律法规定了关中平原的每亩地的农业标准.就是说我的地上种小麦每亩地用多少种子是必须依照法律的.秦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了几代人的经验.

3.举国动员能力

司马迁说秦兵百万,人口五百万.军队比例20%.这个数字十分不科学.一些非常军事化的国家如普鲁士军队比例不过3%,南北战争时美国不过5%.中国古代每个军人需要3个后勤人员.所以如果20%除四5%也是极高的比例,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上面说的极端计划经济,汉中关中巴蜀三大粮仓.

4.军衔系统

"秦国军队左手提着敌人人头,右腋夹着俘虏,赤膊上阵,不顾生死,虎狼之兵""秦兵每逢战事兴奋异常"

当时当兵是贫寒人家升官的唯一出路,而且赏罚分明.秦军战斗力十足.每次上阵前,秦兵都要喝酒.所以兵马俑中士兵多是啤酒肚..orz..

5.运输系统

巴蜀粮草给岭南了,关中粮草给咸阳了,所以北方部队的粮草由山东出.每192石从山东出发的粮草扣除折耗只有一石能运抵河套.所以修了秦驰道.秦驰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骑兵从咸阳/陕西西安到九原/内蒙包头只需三天.而且秦代发明了双辕车,一只牲畜就可以驾车.提高了效率.秦代系马时勒马的胸肌或者肩腋,两匹马可运1.5吨货物,当时西方勒马的脖子,马跑快了会窒息,两匹马只能运0.5吨货物.

感想:

再一次感受到了生产力的力量.秦的人口,粮食产量是其它国家好几倍.这些是冷兵器时代的国力决定因素.而且秦的农业和工业都极为发达,这些是虎狼之师的基础.或者说,正是商鞅和李冰奠定了秦帝国霸业的基础,而白起和王翦更多的像是锦上添花.

战争更多时候拼的是国力.比如曹魏和蜀汉.再如满清吞并新疆和西藏的时候,藏人和准格尔蒙古人都以百万计,而清的人口以亿计.所以大清屯兵青海,粮草齐全,符都准备了了一万五千张,满蒙汉部队步步为营向拉萨进发的时候真的没有任何胜负悬念..

以前看<叫魂>的时候感觉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大清的财政和律法.民间到底能不能装神弄鬼?道士是什么社会地位?死刑犯需要皇帝亲批?怎样平抑粮价?感觉外国史学家对这些更感兴趣一点,而中国史学家偏爱政治和军事.

感觉太多的时候历史的重心不是皇帝和大将的恩怨,后妃和外戚的纠缠.而是经济基础.比如土豆和玉米的引进使得中国人口翻了两番,并且农民起义更少了.这件事其实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了,只是潜在下面,没有乾隆帝文治武功明显罢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