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想

本文已影响 2.17W人 

导语: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引发的当前习诵诗词的热潮,在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热,因为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想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1】

过年走亲串友发现,一栋楼里,差不多有一半的春联都贴错了。

近日,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引起收视热潮的同时,也带动了很多人开始重新记诵古诗词。作为诗词爱好者,看到这样的消息有些闻之则喜。不过在谈论诗词大会之前,我先说一件小事。

我们单位所在的办公楼,每层大约有十几个办公室,扎眼的是,我这一层有两个办公室贴了春联,其中一个还把上下联贴反了。推测原因不外有二,或是不知道上下联的标准,或是不知道上下联的位置。同事说,文化单位出现这种常识级的错误,实在很难堪。

贴错春联的比喻,恰好符合我的一个观察。过年走亲串友发现,一栋楼里,差不多有一半的春联都贴错了,甚至有人贴了两个上联或两个下联。我并不是要普及对联的常识,我只是感到,对联这种中国独有的、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都会成规模地出现常识性的错误,遑论其他。

我的同事曾告诉我这样一个细节:他曾采访过一位国学大师,其间闲聊,提到南北朝时期的一位三流文人,老人说,这个人我知道,他写过什么什么文章,顺口背出了整篇文字。同事和我说,“我当时愣在那里,听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背了十分钟的古文。你要问我什么是国学,我告诉你,这个人,就是国学。”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大师和学者都有记诵的童子功。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可以把十三经的经文和注背下来,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涉猎如此之富之广,文献不熟能行吗?

回过头来再说说诗词大会,其收视击败了热播的偶像剧和综艺节目,热爱者有之,唏嘘者有之,艳羡者有之,批判者有之。稍感遗憾的是,许多思考和批评言不及义,更有深文周纳之嫌。

比如,有论者认为,诗词大会并不能普及乃至弘扬传统文化。其实,一档电视节目容量有限,不大可能具备普及传统文化的能力。事实上,电视节目的制作有自己的规律和运作方式,不论其产生怎样的影响,它首先应该是节目,而不是课堂。进一步说,诗词大会已有不小的进步,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回顾去年春节同一频道同时段在播什么,同时再看看第一季的内容。

再比如,还有论者认为,仅靠记背是无法领略诗词魅力的,也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诚然,背下来不是万能的,可有时候,背不下来是万万不能的。许多专家和家长都在强调,要培养真正的人才,就要开发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等等各种力,须知,千力万力,基础是记忆力,记都记不住,其他都可能是空中楼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作诗自然好,可诗人到底是少数;只会吟也不错,那经典依然可润心。

当然,诗词大会的附丽乃至当下的“国学热”,免不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需要辨析,也需要批判,可是,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中国诗词大会点起了一把火,这把火点燃什么,引燃什么,都在用火之人。在传统文化长期式微的背景下,这把火是值得珍惜的,是需要呵护的。毕竟,传承也好,复兴也罢,要补的课太多,第一步应该先是传,把先人的经典传下去,把文化的精神传下去。不过,欣赏也好,境界也罢,还是先从贴对春联开始吧。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2】

心中有诗的人,纵然不逞口舌之强、言辞之利,也会用行动写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公元975年,偏安江南近40年的南唐被灭,后主李煜成为北宋的俘虏,被押到汴京。与他同行的,是他已经蜚声海内的词句。“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3年后,他又因回忆故国,写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被宋太宗毒杀。台湾文化学者蒋勋说:“李后主是战争的失败者,又是文化上的战胜者。因为他的词征服了汴京,整个汴京的文人都开始填词。”

宋词,从歌伎酒肆的小调,转变为中国文化史上与唐诗并肩的文化高峰。

文化的魅力,从不、也永远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诗书传家济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规律。

曾有学者在报刊上撰文,批评当下有些人“不会说话”,往往在语言中表现出一种傲慢,或颐指气使,或口无遮拦,或索然无味,或不知所云。《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梁衡曾在值夜班时撤下一篇评论,其撤稿意见大意是,一篇千字文连续出现13个“要”字,“一要再要”的霸道作风、官样文章令人生厌。不会说、不会写的问题存在已久,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去学学诗。正如孔夫子所言:“不学诗,无以言。”

学诗不仅仅是学技巧。中国古诗词中有丰富的表现手法,但只去学技巧,却难以真正提高自己说与写的能力,更不能改变自己思考的内容和方式。“诗言志”,一个人,境界不高、格局不大、眼界不广,技巧再多有什么用呢?梁衡说,只会用“要”字写评论的人,是“权”的意识、“官”的意识太重了。有了这样的意识,技巧再多也用不出来,或根本懒得去用,只留下一副高高在上的冷面孔,臭在那里。

学诗是披沙拣金、去粗取精的过程。诗人未必都是君子,更不都是好人,李国文先生在随笔中就列举过一系列令人不齿的诗人贱行。但好诗总是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真诚的感情、最真切的心志的反映。经过漫长时间的化学作用,去腐朽,凝神奇,“表里俱澄澈”。钱钟书先生把文章喻为鸡蛋,作者喻为母鸡。随着时间的流逝,读者更多关心的是鸡蛋的质量,而不再注意那只母鸡当初是否贞洁,或许这就是文化的自净功能。远离了诗,就远离了自省,弱化了趣味,钝化了对美最初的向往,麻木了心灵中最本真的部分。真心实意亲近古诗词,用诗意抵消生活的粗粝,用壮阔开掘思维的闭塞,用精致磨洗庸常的琐屑,知耻、知礼、知不可为,这就是诗,让一个人形端表正,扩大到社会,“再使风俗淳”。因此,《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绝不是记忆力,而是对审美、对感知、对体用的回归,让我们的口耳鼻舌触重新敏感起来,让我们知道该说什么、该怎样说。

人人都能读懂诗,也会被真正的好诗折服。北宋初期的汴京,人人醉迷于李后主的词,并不在乎他的亡国之君的身份。《红楼梦》中被人买来卖去的香菱,同样可以感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韵味。在中原大地,那些不识字的农民也会从“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的唱词中熟悉穆桂英、杨家将,把家国情怀刻在心里。心中有诗的人,纵然不逞口舌之强、言辞之利,也会用行动写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才是打开诗的正确方式。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作文【3】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

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引发的当前习诵诗词的热潮,在本质上是传统文化热,因为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的渊源极其深远,诗歌在往昔,其教化意义也十分重大。“诗言志”,不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述怀,不论是现实主义的诗歌还是浪漫主义诗歌,归根结底,诗歌都是为了表达人的志向、意愿、情怀和抱负。因此,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学习诗歌,《论语》就记载孔子要弟子努力学习《诗经》:“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曾问他的儿子伯鱼学诗没有,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并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提到了激发人的基本情感的高度,把诵读诗看作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开始。

所谓“诗书传家久,礼义济世长”,诗歌的教化作用之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很大的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优秀的传统诗歌以最凝练、最典型、最形象的方式表达了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和普遍情感,诵读这些诗歌,有助于净化心灵。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被谱乐后称为“阳关三叠”,自古及今,传唱不衰,其中对生命和事功、“天理”与人情的敏感和深情,至今令人动容。在诗中,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眷恋,也有对保家卫国这种“天理”的体认。这首诗的永恒魅力就在于我们在不断吟诵中,把保家卫国的应然“天理”逐渐转化为乐于接受的人情。

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古传唱的名篇,前人说:“此词一出,其余中秋词尽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该词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的流淌过程。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代表了自屈原《天问》以来的中国人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寻,“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心理过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是追寻之后得到的现实答案。这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历程决不仅仅是一种无谓、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价值追寻观照下的现实执着:有了价值追寻,现实就有了方向;有了现实的执着,价值追寻就不会空洞。所以,该词的下阕虽是写一般的现实生活,却显得那样的新鲜诱人,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不再是一般性的祝愿,而是有着更高价值追求的祈盼,对这种永无止境的祈盼的追求,正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永不衰竭的动力。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传统诗词,它们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作和选择的结果。好的诗词,一定是诗情和哲理的合一。《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词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借着节目的热播,若整个社会都能承接诗词的雨露滋养,从诗词中梳理历史路径、文化脉络,则善莫大焉。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