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关于红楼梦的电视剧观后感大纲

本文已影响 2.33K人 

母亲最爱的书便有《红楼梦》,无论是日程生活,抑或是上台讲课,多少都会提到一些,新红楼梦观后感——失落的文学。耳濡目染,我饶有兴趣地拜读了前八十回,甚好。

关于红楼梦的电视剧观后感

后来听说继87版电视剧《红楼梦》后,又拍了一部新红楼,由李少红导演。87版的红楼我曾看过一点,由陈晓旭和欧阳奋强分别扮演林黛玉和贾宝玉,虽然旧了些,但演得不算差;而李少红导演也算是名导,《大明宫词》至今还有电视台播放。想来,人员操作都是不会差的,尤其是对待这种经典,加上如今技术更加成熟,资金更加充足,怎能不好?于是我怀着重温经典的心情,望眼欲穿,关注着剧组的一举一动。

这浩大的工程终是在我的翘首期待中完成,虔诚打开电视,跳转频道。还未待放片头曲,我已经惊诧在这新作下--------红楼梦a Dream in Red Mansions,也就是:红色建筑里的梦。好吧,或许我英语不好,这短语原来可能不是这么直译的,意译,就无视它吧,不禁又在心里默默地鄙视了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待慢慢看下去,或黑或白的衣服,贴满铜钱的头饰,带朵红花的薛姨妈,依依呀呀的渗人的背景音乐……不得不佩服剧组形象设计人员魄力之大,对《红楼梦》理解之深。我竟不知“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指阖家上下披麻戴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是指贴满一头的铜钱炫富,寡妇头上原来是可以带大红花的。又默默嘲笑了一下自己仍觉尚可的语文水平。这几位大神的想法显然早已不是吾等俗人可以理解,“啪”一声关掉电视,我甚感凄凉。

面对煌煌一部《红楼梦》,陡生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在她之前,要么是《三国演义》中的'帝王将相,乱世英雄;要么是《水浒传》中的聚啸山林,绿林好汉。成王败寇,刀光剑影,王者需要道德神话,寇者诉之于暴力行动,就如同以石头起笔的《西游记》,看似满是神灵气息,却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志在功名,观后感《新红楼梦观后感——失落的文学》。所谓“悟空”未免便空。这里面似乎什么都具有了,独少了人性的美丽,所以《红楼梦》便抛却功名,守护灵魂。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华师大$2教授曾著书《论红楼梦》分析,这三个题名分别揭示了解读该小说的三个关键眼点:梦、石、情。对于这些,并不想深究,无数智者先贤穷尽一生解读红楼,前赴后继,自然不需我这等粗人在此妄加揣测,只是想到令人哭笑不得的“a Dream in Red Mansions”,我宁可它写作“记录在石头上的一个故事”,可能这般翻译也太掉身价,那干脆不译。说白了,中国的文字,即使全译作英文,老外也未必能看懂不是?正如他们不会理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所谓“朱门”即为富贵之户,更不能理解红楼指朱门而非实指红色建筑。即使他们能懂得,又怎能体会到在大观园繁华如梦的外表下,有的竟是吞金之痛,跳井之苦,青春出家的无奈与绝望。那些凄美如“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画面,根本不曾出现在他们眼前。这算画虎类犬么?

古往今来,有多少红学家聚集在这部小说周围,但他们中却有不少人如同秃鹫般只会从中啄取利益。每每看到所谓红楼的解读,心里都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悲凉。无论阐释得多么慷慨激昂,总也抹不去这一份萧瑟。按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有关文化和文明的历史性界定,《红楼梦》以后的中国历史只有文明的挣扎,而不见文明的脉动。不敢无端揣测文化的走向,但一代文化宗师王国维的昆明湖自沉,我或多或少也有些感触。有人说他是近代以降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中国晚清历史上极为鲜见的得《红楼梦》之气脉的文化遗民之一。他的离世,使文学的败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不能,更不敢接受这种观点。不管如何衰败,我始终相信否极泰来,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学复兴的迹象呢?依稀记得“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间翱翔,翅膀有如垂天之云,九万里亦可扶摇而上。先贤们曾有如此广阔的胸怀,他们用理想织成了文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文明又如何忍心弃之敝屣,将文学带入末路穷途?!

暮色苍茫中,我坚信:当黑夜黑到深处之时,黎明就不会太遥远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