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黑板报

弘扬民族精神2015年黑板报的素材

本文已影响 2.15W人 

  弘扬民族精神的相关办报素材自觉树立中华民族意识

弘扬民族精神2015年黑板报的素材

中华民族是中国人民认同的“国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统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意识就是指我国各民族具有共同的中华民族认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有各自特点,在中国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已结合成统一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各民族具有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共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称呼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共性和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反映了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因此,中华民族不是56个民族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整体,有着共同的感情和道义。

第一,“中华民族”是由中国56个民族构成。历史上汉族为主建立的政权,有许多少数民族参与;而一些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政权(如元朝、清朝),并不把自己看成中国之外的政权,他们也大量吸收汉族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参与其中。近代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梁启超说:所谓中国,是汉满蒙回藏苗等民族合成的一个“大民族”。

精美的弘扬民族精神黑板报

第二,各民族族体上是相互吸纳的。因为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国各民族杂居已久,婚姻互通、血统相混。比如汉族最早是在中原,所谓炎黄部落,周边有所谓北狄南蛮西戎东夷,这些族群经过交叉、发展、融合,至秦汉之时,形成了汉族。后来都有大量不同民族的成分,由于各种原因融入汉族。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元朝灭亡,很多在全国各地的蒙古军民(仅云南一地就有十几万人)滞留当地,后来都慢慢融入汉族。正因为融入了很多人口,汉族成为中国各民族中分布地区最广、人口最多、方言土语最复杂、民俗风情差异最大的族群。同样也有不少汉族融入其他民族之中,如从汉代到唐代,中原地区有大量屯垦士兵留驻今新疆天山南北,特别是高昌(今吐鲁番地区)境内有不少汉人,这些汉人也早就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各民族间也是不断融合,如14世纪南疆大约十几万察合台蒙古人信了伊斯兰教,后来成了维吾尔人。所以历史上各民族族体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纳,共同发展的现象大量存在。直至当代,各民族的融合从未停止过。

第三,中华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国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在长期相互交往中形成了共识,有着共同历史记忆,许多语言、宗教、习俗也为多个民族所共享。这些文化传统成为凝聚各民族的精神纽带。各民族都有大一统的观念。各民族重视、追求统一,以中国大一统为最高原则。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融。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采纳了“胡服骑射”,满族作家曹雪芹用汉文创作的《红楼梦》、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等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宝藏。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