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教学设计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本文已影响 2.56W人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20页的例1,“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示例1场景图,上面这些物体认识吗?分别是什么?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怎么分?如果给这两类物体起个名字,可以叫什么?

学生交流(揭示课题:圆柱和圆锥)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

⑵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三、巩固练习

1、讨论“练一练”。

交流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2、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3、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⑵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想想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自己做一做。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做出正确判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越、实效,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特征的探究过程。

教具准备

圆柱、圆锥模型及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柱)那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圆锥)

[说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能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的情景,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体验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是圆锥。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生举例,师生评价)

请看大屏幕,老师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出示课件)

同学们已经能辨别圆柱、圆锥的形状,并认识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那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研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首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听清要求,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小组长要把你们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针对这个小组的汇报情况,谁能做出评价?还有不同发现的吗?

(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解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①观察;②画剪:把两个底面分别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比较;③量直径: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再通过计算,判断底面是否相同;④把茶叶盒的两个底面拆下来比较。)

你怎么知道圆柱的侧面是粗细均匀的?

(4)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板书:无数条)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板书:都相等)

(5)高的拓展。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厚)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长)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深)

(6)结合实物和课件,师生一起整理圆柱的特征,师板书。

(7)谁能结合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圆柱的特征;同位互相说一说。

[说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结合电脑演示,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让学生直观的获取知识,使课堂教学做到实效、高效。]

4、探究圆锥的特征。

(1)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的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圆柱特征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圆锥有哪些特征?

(2)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3)还有补充的吗?

(4)介绍顶点、侧面和高。(课件演示)

(5)圆锥的高有多少条?

(6)让学生说一说圆锥的特征。

5、对比

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圆锥的特征,请同学们结合板书,想一想,圆柱、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说明: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圆柱、圆锥特征的理解。]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认识圆台,了解圆柱、圆台、圆锥之间的关系。(课件演示)

2、课本48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借用中央电视台栏目《实话实说》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说明:此环节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人文化,其中有知识的收获、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等,是师生情感互动的展现。]

五、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下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做圆柱、圆锥,比一比,看谁做得精致,下节课我们展示交流。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㈠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

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那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孩子不同的见解,做到心中有数)。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谁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⑴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面积相等的圆,这两个圆面就叫做底面。

⑵圆柱还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侧面。想一想,这个曲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想个法子试一试!

(3)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想一想,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认识圆锥的特征

教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圆柱体的特征,那么大家能不能继续努力,来寻找圆锥体的特征呢?

1、拿出桌上的圆锥形实物,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又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⑴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猜想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又会是什么图形?试试看!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下面做一组练习题看看大家对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请打开课本翻到48页,看第一题。

1、完成自主练习第1、2题。(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并让他们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2、完成自主练习5。(利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小旗)。

3、完成自主练习4、6。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的例1,完成第19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圆柱体、圆锥体的物体,让学生收集一些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同时让学生将教科书第125、127页上的图沿边剪下来做成圆柱体、圆锥体。

一、激趣引新

1、师出示准备的模型圆柱,圆锥,提问,这是什么形体?

师指出:圆柱体简称圆柱,圆锥体简称圆锥。

2、举例: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学生举例)

3、师出示挂图,提问,生活中的例子很多,你看这张图上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直圆柱和直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认识圆柱

⑴谈话,请看挂图,刚我们看到的圆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还有这么扁的,同学们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圆柱,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a把茶叶筒的盖头拿下来比划b用线绕c用尺亮圆的直径

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

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图中标出底面)

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在图中标出)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让学生体会)

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

2、认识圆锥

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⑶师指出:图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边说边在图上标出来)

提问,圆锥的高有几条?

滚动圆锥,你有什么发现?

辨析,这是圆锥的高吗?那你认为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师出示图

⑷指出你手中圆锥各部分名称

3、比较:观察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不同之处?

师可引导提问:圆柱和圆柱都有一个侧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为什么圆柱滚动侧面时与圆锥滚动侧面的感觉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判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

2、练习五第二题,连一连。

3、练习五第三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转一转,想象一下,再交流。

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与长方形小旗有什么关系?

4、拿出硬纸做的圆柱和圆锥,想办法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记录再自备本上,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联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了解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柱的基本特征,激发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2、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拿一根一头拴着一个小球的绳子甩动,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再让学生结合书第2页2、3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总结出点的移动可以得到线,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

2、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

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

师生共同活动。在摸出物体后,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这节课要探究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

二、 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从生活的实景图中发现圆柱和圆锥。

从书第2页找一找的实景图,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与同伴互相指一指,哪些是圆柱和圆锥,并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圆锥的特征。

用各种方法,如摸、量、画等,观察带来的圆柱、圆锥形实物,你们有哪些发现?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们的猜想。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你们猜想它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怎样的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的?把验证方法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反馈。

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引导:

圆柱的特征:

⑴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⑵认识圆柱的高,并会测量圆柱的高。如果没有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示范两个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相等。

圆锥的特征:

⑴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成。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引导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你能说一说你现在知道了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征吗?

4、说一说

课本3页,让学生再次系统地看一看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拿一个你准备好的圆柱和圆锥,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各部分的名称。

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圆柱、圆锥?指名回答。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23—24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测量圆锥的高。

课前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教师示出圆锥体铅锤实物、圆锥型漏斗实物。

指出这是圆锥体实物。

同学们能指出生活中的圆锥体吗?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画面,注意出现的圆锥体的'镜头。同学们举手抢答出圆锥体物体。

感受圆锥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认识近似圆锥实物和模型及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结论:

圆锥体东西好像不多,只有铅锤,漏斗,沙堆,铅笔尖等。

学生找出了:煤堆;粮堆;帐篷;削好了的铅笔尖;金字塔像,但不是圆锥;圆锥形凹槽。

二、探究新知

(一)圆锥的认识

1、演示动画“圆锥的形成”

(1)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

(2)多媒体演示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是一个圆锥体。绕另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的轨迹也是一个圆锥体。分别闪烁底面半径和高。

2、教师提问:

(1)圆柱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

3、学习圆锥体。

提问:

(1)圆锥体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圆锥的高?

4、教师小结:

(1)(演示动画“圆锥体的认识”)

(2)测量圆锥的高。

①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②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锥的高。

教师巡回参与讨论,指点方法,关键解两个三角板的位置问题。

教学圆锥体的特征:

侧面、底面、高、顶点、底面圆心。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学生回答圆柱特征。

学生观察、触摸圆锥体模型,感受圆锥体有几个面。学生指出侧面、底面、高、顶点、底面圆心。

学生讨论并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锥的高。

学生总结方法:用大小两个三角板,保证高与桌面垂直,标高线与垂直三角板垂直。还要注意减去没有刻度的0。5厘米。

三、巩固反馈

1、请你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2、请你说出圆锥的特征

3、指出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圆锥各部分名称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区别?

圆锥体的特征

学生总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区别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24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

一个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形模型、一块平板,一把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圆柱体了,谁能说一说圆柱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圆锥的特征

1、引出新知

(1)出示主题图(课件)观察这些非物体的形状

质疑:

①孩子堆成的沙堆是什么形状?

②小丑的帽顶什么形状?

③建筑用的铅锤是什么形状?

④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后回答

(2)通过课件了解圆锥的形状

课件展示:蓝色圆锥形积木,圆锥形沙堆,铅垂。(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移走实物剩下轮廓,抽象出圆锥形的几何图形。

(3)教师小结

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4)列举生活中的圆锥

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物体?

(锥形漏斗、锥形吊灯、铅笔笔尖)

看来圆锥形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我们只有对它的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利用它。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锥。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2、圆锥的基本特征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锥形,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课件展示:闪烁的两个点是圆锥的顶点和圆锥底面的'圆心用字母0表示,闪烁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想象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动态演示绕圆锥侧面转一周和圆锥侧面展开过程

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4、圆锥的高

大家知道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它有无数条高。那么,圆锥的高呢?它几条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课件演示:底面直径和高的产生过程

圆锥只有一条高,在圆锥的内部

5、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演示。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

测量步骤: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注意的事项:

(1)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

(2)读数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三、巩固练习

1、第24页“做一做”。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和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练习四的第2题。

学生先动手操作,然后连线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手中的圆锥吗?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9

一、导入新课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

2、揭示课题:

出示圆锥教具,问:你知道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吗?(圆锥体)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种新的立体图形——圆锥体。圆锥体可以简称圆锥。(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二、观察模型,把握特征

1、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学生举例,如果学生举的例子有限,教师补充一些例子。如,呈圆锥形的煤堆,圆锥形的粮食,圆锥形的帐篷,削过的铅笔头等。)

2、出示课本的三幅圆锥形实物图。并抽象出圆锥体的几何图形。

3、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圆锥,圆锥各部分叫什么名称、圆锥又有何特征呢?

让学生拿出圆锥体的实物,小组合作,探究圆锥的特征。(教师巡视、倾听,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4、小组汇报,随着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板书如下:

圆锥的特征: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

三、动手实践,学会测高

1、师:圆锥有没有高?你们认为圆锥的高在哪?(让学生在实物或教具上指出圆锥的高,针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和“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点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两种说法,让学生展开辩论,明确圆锥的高的含义,并在图中标出高。)

2、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补充板书:一条高。)

3、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圆锥的高,如果要量出圆锥形物体的高你会吗?

4、有学生说会,请他做。如果没有学生会做,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

5、总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第一、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第二、把一个直角三角板同圆锥竖直放在同一平面上;第三、把另一个直角三角板一条直角边同竖着三角板的一条直边直角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靠近圆锥顶点,即可量出。

6、学生测量一个圆锥的高。

四、提出质疑,启迪思维

师:同学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形状?那么圆锥的侧面展开又是一个什么形状呢?谁知道,告诉大家。

五、巩固新知,畅谈感受

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获得什么新的收获,有什么感受?

六、作业

用圆规、剪刀,硬纸板按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教学重点、 难点:

认识圆锥体,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准备:

圆锥体物品、生活中圆锥体的应用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形状的物体——圆锥(板书课题) 什么形状的物体是圆锥形的呢?

(实物呈现)

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

二、探究体验。

1、观察圆锥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

生可能提出:

a、我想知道圆锥的特征。

b、我想知道圆锥有几条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c、我想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发现什么?

a、我们发现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b、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部分,摸起来很扎手。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c、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d、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e、我们还发现圆锥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归纳: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高

师:这个圆锥高多少?

学生就会想高在哪里》

师再说明什么是圆锥的高:

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师:圆锥的高有几条呢?(1条)

画图表示

3、测量圆锥的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我们知道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那怎样来测量圆

锥的高呢?

学生自由测量、汇报

师再课件演示测量圆锥高的方法、过程 。

三、课堂总结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对教材进行了充分地分析后,教学设计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教学时首先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圆锥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引入。再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互说圆锥的特征,加深对圆锥的认识。课后让学生创作一个圆锥的物品,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

本节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展课堂有效教学,体现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注意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在本课中,无论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老师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中进行,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大家积极发言,争先操作,参与率很高。

3 、加强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来看: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的能力可能比不上数学家,但通过类似的数学活动,也可以很好的获得数学或理解数学。在本课例中,老师积极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或者去探究问题、通过 “看一看 ”, “摸一摸 ”, “想一想 ”,“玩一玩”, “猜一猜 ”等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 “找 ”中学,在 “测 ”中学,在 “思 ”中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观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 “动 ”起来、 “活 ”起来,让学生在 “做 ”中学,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4、 合理运用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课中,将传统教具、学具和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直观、形象地展示大量圆锥形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圆锥的表象,以及动态演示圆锥侧面的展开过程、圆锥高的测量方法等,有效地突

破教学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圆柱、圆锥的认识》课程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