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课文

倒霉的典故

本文已影响 1.16W人 

原意为把竖在门前的旗杆弄倒。该词是由“倒楣”一词演化而来的。

倒霉的典故

隋唐废除了世袭的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度,读书人寒窗十年,总要在考场上比个高低,露一番身手。一旦乡试中了,便要炫耀一番,在家门口竖好旗杆,杆上高悬大旗,上写“捷”字,以此装点门楣,以示荣耀。如果京试高中,还要另竖黄杆,升起黄旗大大庆贺一番。反之,如京试不中,则把原先竖在门前的旗杆拔倒,人们称之为“倒楣”。因此,“倒楣”的本义是拆倒原先用来炫耀门第、装饰门楣的'旗杆。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载:“明季科举甚难,得取者,门首竖一旗杆,不中,即撤去,谓之倒楣。今吴俗讥事不成者谓之倒楣,想即本此。”而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则写得更加具体明白:“士子乡试会试考中者,揭竿于门,上悬捷旗。此风处处皆然,沿以为例。殿试得鼎甲者及选为庶常者,则又另植黄竿,另张黄旗,比乡会加数倍,高竿大旗,飘飖云汉,可谓门楣增辉矣。未中,反其意为‘倒楣’。”这里“倒楣”是指运气不佳,科举落榜。

“倒楣”最早在江南流行,属苏州地区的方言,传到北京,变得更灵活多样,“楣”讹传为“霉”。在现代北京话里,说运气不佳,多用“倒霉”“倒邪霉”“倒了八辈子邪霉”或“倒血霉”;称晦气的人叫“倒霉蛋儿”。现人们多用“倒霉”比喻事情办得不顺利,运气不好或者碰到了极为不顺心的事情。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