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问答

求内举不避亲的上一句啊

本文已影响 2.2W人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出自春秋时代,晋国一位名臣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他举荐县令提出与自已有仇的人,他举荐朝中执法官员提出自己的儿子,表现出了胸怀国事、公道正派、荐贤举能的优秀品质。自己的亲人是贤才,举荐他们当官,并不因为是亲人而回避他们;自己的仇人是贤才,举荐他们当官,并不因为是仇人而回避他们。

求内举不避亲的上一句啊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核心是无论亲人仇人,只要是贤人,就应该得到举荐。

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公正是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公正才可以做到无私,才会有"无私天地宽"的.豁达,才有能力勇气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只有具有公正的品质,才能够客观地在选拔、推荐、使用人才时才能不被各种虚幻的假象迷惑、左右,坚持"唯才是用"的原则。

希望多一些“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管理者!

最早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后来衍化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此句源自: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出自《吕氏春秋·去私》)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