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考作文

【推荐】高考作文汇总六篇

本文已影响 1.07W人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高考作文汇总六篇

高考作文 篇1

每年高考,我都会再痛苦一遍,为我惨烈的高三,惨烈的高考,我无比痛苦,可以说是会痛苦一辈子,毫不夸张。

近日南都周刊曝光“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去该校复读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或三本以下学生。他们没有周末,每天16个小时,循环往复,只有周日下午上课推迟到三点。“一周做别人一个月的卷子,加起来能绕地球一圈。”从去年到高考前夕,这些复读生只在12月初休息过三天。”悲哀的是高考数据被真正的好学校碾压。其实我并不觉得他们有多可怜,毫不夸张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可怕的是我要承受更大的心理上的折磨。

我痛苦,我控诉。也许你并无法判断一个魔鬼学校高三的学生和哈佛图书馆熬夜的人谁更辛苦.但我可以无比明确地告诉你,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的高三可以说是完全是没有办法的盲目投入,付出不明所以的努力,却毫无效用,唯一的效果就是所谓“梦想”的自我安慰。

那时候最可怕的是班主做的班级标语“十二年,两天,三代人的梦想”,无比莫名其妙,像邪教组织一样逼我就范,脑袋里全是考不上我理想的大学我就只有以死谢罪无颜以见江东父老了。历历在目所有的细节:包括占地面积五百多亩的学校食堂和教学楼可以说是在学校的两端,下课铃声起轰隆隆的下楼的声音然后偌大学校的马路全是奔跑着去吃饭的人,没有人在走路,大家都无比惜时。每次奔饭为了少排点队我的感觉肺都要飞出来。(我就在想,为什么要面子工程搞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宽的马路那么多东西都没用的上,让学生轻松一点不好吗?)

班主任给我们班的学生每个人15分钟包括跑到食堂排队打饭吃洗碗到寝室爬楼上床,她在寝室等我们在床上支着小桌子复习地理她检查。还记得我上铺的姑娘妈妈每周日会专门开几十公里的车过来给她送一顿爱心午餐,可怕的是,每次只敢在车里狼吞虎咽完都来不及跟妈妈聊聊天迟到几分钟会被班主任连家长都骂。多可笑,我跟我外省的室友谈起这些,她都不敢相信。其实早知道高考结果是这样,大学是这样,社会是这样,生活是这样,我高中时一定会好好吃好每一顿饭,睡好每一顿觉,多花些时间看天空,去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读自己乐意读的书,哪怕被骂的狗血淋头。我好怜惜当时的自己,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早上睁不开眼去晨跑赶那最后几秒拼了命地跑天都没亮。寒假爸爸给我减压和我聊天到很晚,那个只有几天的寒假,我放弃了省内命题时代学校搞来的机密砖头题目,看了七本莫言。可是一回学校就被班主任撕了没写的作业被调到贴着墙的最后一排,对,全班的最后一排,唯一的贴墙者。我知道她是自持恨铁不成钢,我没话说,她也没错,错在制度。哪怕喜欢我的语文老师也没给我面子,我居然在接下来的语文模考里面写了不是八股议论格式的作文,还记得那篇文章和莫言有关,当时看了他的书特别有想法,我就完全听内心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于是不及格,老师两天没跟我说话,后来跟我和解要我别那么个性,同时当然也对我说了一句,文章很不错,很有思想,为了这句话,我妥协。

常听长辈说,忍受不该忍受的痛苦是赎罪。惟愿今后的生活能随心所欲,无所牵绊,勇敢,自由。也诚盼早日高考改革,不愿其他学子再受此苦。并不是不曾深夜痛哭的人生就不足以被称作人生,没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切勿妖魔化,救救孩子!

高考作文 篇2

当我们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说“不”,只要坚定信念和坚持奋斗就能不断前进。

记得读三年级时老师就要求要写周记,四年级时语文考试就有写作文的试题,而且占的分数都在20—30分。开始我对写周记很讨厌,认为没有什么内容好写,只好马虎应付了事;对作文更怕得要命,每次拿起笔来写作时就感到“满山净石头,无处下锄头”,总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从那里起笔,抓不住中心,分不清段落,更不会结尾。斩斩地产生了讨厌和害怕作文的思想,当时担语文课的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找我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作文虽然比较困难,但千万别轻易说“不”,同时鼓励我多看书、多思考、多练笔,一定会有长进。老师的谈话给了我极大的勇气与鼓舞,从而加深了我对在困难面前不能轻易说“不”理解,深感这句话含义丰富,饱含着老师对我的希望与信任。他让我懂得在困难面前轻易说不,就是一种放弃的表现,也是一种软弱无能的表现,更是一种不思进取的行为;如果现在就讨厌作文,在学习上就不会有长进;也让我想到经历了风雨不一定会看见彩虹,可是不经历风雨就一定不会看见彩虹,所以不要轻易说不。

为了向这个“不”开战,我首先是坚定信心,树立坚定的信念,下决心学好写作文、一定要攻克作文难;其次是注意方法,采取多读课外书籍、勤做读书笔记、上网阅读好的作文;其次是坚持每周写周记、注意发现可以写作的人或事,认真练笔;再次是经常请教爷爷,请他修改、指点、评判。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慢慢克服了讨厌和惧怕写作文的心情,写起作文来也就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好写而且能突出重点了。最近我在“”上,坚持每个星期发表一篇自己的日记、周记、读后感或重大节日的活动、学习生活中奇闻趣事等,看到网友的评论和肯定,心里很有一种成就感,我用自己的行动攻克了作文难,没有轻易向困难低头,得到了老师和爷爷的表扬!

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困难和挫折都会存在,在困难面前一定不要轻易说“不”,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坚持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努力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努力超越自己,实现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崇高目标!

高考作文 篇3

有人设计了一个迷宫,迷宫的中央放了一根金条,用于奖励能进入并顺利走出来的得胜者。设计者每月举行一次比赛,慕名而来的参赛者络绎不绝。

第一个月的比赛开始了,有几十位选手参加。进去之后,选手们才惊奇地发现:每拐几道弯后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即使换条道走,绕来绕去也发现不了什么金条,更别说再沿原路捧着“战利品”出来了。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有近一半的选手失望地走出迷宫,还有一半的选手在“谜团里”越走越迷糊。

两个小时过去了,正在设计者已不抱什么希望之时,一个小伙子高举着金条欢呼着走出了迷宫。设计者脸上堆满了笑容,不但将金条奖赏给他,还特意将冠军金牌和证书颁发给他。一时间,小伙子名声大噪,许多选手和旁观者对他羡慕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有人向他取经,他谦逊地说:只是用心去找规律,并会在脑子里“做一些标记”。

第二个月的比赛又开始了,参赛的选手更多,自信十足的小伙子当然不会放弃卫冕的机会。三个小时过去后,所有的选手都大败而归。小伙子是最后一个出来的,但这一次他可没那么好的.运气,和别人一样,他同样两手空空。设计者颇感失望地问他,迷宫与原来一模一样,怎么这回没拿到金条?小伙子低着头回答,自己也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设计者听后直摇头。第三个月的比赛,小伙子心有不甘再次参与。但这次情况更惨,金条被别人拿走,冠军和“破迷王”的称号也另有其主。小伙子很是沮丧,正准备离开时,设计者问他还有信心参加吗?小伙子没有作答。

设计者表示可以帮助他分析失利的原因,但之前他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后两次参赛与第一次心情有什么不同?小伙子思索片刻后回答,第一次就是全神贯注地找“入口”,也没有什么绝招,应该说第二次信心更足,第三次有点没信心。组织者笑着分析,问题就出在这儿,第一次你是百分之百地投入,第二次你有了“杂念”怕失去冠军丢面子,第三次更是患得患失,“杂念”更多;如果你能清除所有的杂念,再参加一次,兴许能超越自己。小伙子听了设计者的劝告,第四个月参赛。毫无“杂念”的他又夺回了冠军。

经常听到许多“艺术家”说,很难再次超越自己的成名代表作。比如:一首好歌后再没佳作了,得过一次表演奖后再无好片了。而三夺奥斯卡大奖的美国影星斯特里普坚守一个信条:永远像第一次那样投入,决不让“超级影星”的光环消磨自己的执著。

如果一个毫无“杂念”的执著者永远能像第一次那样投入,那么人生中就没有什么不可超越的巅峰。

分析: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心态非常重要。如果沉溺在过去的成绩中而不能自拔,那么他的事业很快就会终止,因为他无法超越自己。永远像第一次那样投入,正如世界球王贝利所言——“最精彩的进球永远是下一个”,那么成功也就离自己不远了。

高考作文 篇4

当80后陆续退出校园,新一代的00后还多处于哺乳期时,90后们占据了80后的根据地,接过了80后手中的大旗,又在上面书写了两个醒目的词语:忙碌、个性。关键词一:忙碌。早上6:30闹钟又准时响了,真想一锤砸扁它,不理,继续睡。6:31分延时又叫了起来,哈欠连天的把眼睛挤开一条小缝,啊要迟到,顾不得洗脸,蹬上鞋,抓起包,冲出家门。

这就是90后们一天的伊始。90后们正占领了校园。校园,永远不缺的是忙碌的身影。结束了九年义务教育的90后们,好不容易削尖脑袋挤进了早已人满为患的高中,可前方依旧是长途漫漫,没有一丝出现曙光的迹象。我们不能说羡慕80后生活在了还有些许减负阳光的时代,减负确实没有改变多少我们的教育体制,改变多少他们的命运。但还是给早已干渴的荒地降下了几滴甘露。古人的久旱甘霖一滴确实是大悲之事,可对于80后的学哥学姐们而言也一定有一阵子让他们以为有了些许光明吧!

希望是面对现实最好的有色眼镜。但这流星般的光明一瞬即逝,随着它的陨落,也迎来了我们,90后的我们去主宰校园这方圣土。同时到来的还有巨大的升学压力,这压力压制着我们的身心,如同初春还依旧凛冽着的寒风压制着大树上第一片返青的树叶。所以我们忙碌,忙到可以一天一餐,一天睡5个小时。但我们却依旧带着90后的乐观,90后的我们如同打不死的蟑螂驰骋在食堂一般,虽然无可避免忙碌,却永远执着。我们用年青没有不可能的口号,带着一颗不一定有十足精力却永保热情的心,朝着梦想,把校园装扮得五彩、鲜亮。

关键词二:个性

周六下午,结束了一周的在校学习,几个90后冲向厕所。脱下厚重、与众皆同的校服,一个个变成了美丽的花朵。束起的头发披下,高度的眼镜也收起,脸上虽然没扑脂打粉,却露出一种前五天从未有过的嫩红。

90后们高喊着拒决平庸,追求个性,横空出世。个性是什么?90后的理解是与众不同。90后是到17、18还在看《米老鼠》的一群;是到17、18还在看动画片的一群;是到17、18还在玩布娃娃、摇控车的一群,90后的我们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永远长不大的一群。90后的我们不穿绿军装,不抱着砖头大的收音机听评书,不攒着糖纸去交换,我们还甚至不玩80后们玩过的游戏。但90后们的与众不同更多地体现了思想上、行动上。曾被社会喻为最自私、自大的90后们,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显示了从未被评价到的90后们独有的果断、勇气与决心。回去救人的果断,再次入楼的勇气,多救一个人的决心。90后们用行动谱写了一首首赞歌。90后们虽身处校园却活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90后们用独特的视角,锐利的笔触,写下了自己对法国的极度不满,对中国利益受损的极度不满。用声声不满有力的回击了抨击90后是忘国忘本一辈的言论。

90后也许带着些锐气、锋芒,可90后的我们正年青。年青不就是该拥有这些吗?拥一身正气、一份豪情,拥有对生活的无限畅想,拥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90后的我们无所谓他人的看法,依旧戴着酒瓶底厚的眼镜,翱翔在校园,畅游在世界。我们用一声充满豪气的呐喊告诉世界我们90后,来了!

高考作文 篇5

在我所有的童年记忆里,母亲总是凶巴巴的,两手时常叉在腰间,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就像与谁争论获胜的泼妇。

从小就生活在母亲声势浩大的吼叫声中,自己早就学会了绵羊的温驯,做事更是小心翼翼,唯恐引来她那气势如虹的喋喋不休。在家我是乖孩子,出了门我就是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地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小小的胡同,时常被我搞得鸡飞狗跳、乌烟瘴气。

不是昨天用石子投了李大爷家的果树,就是今天摘了王阿姨门前栽的鲜花,多多少少总会惹点事,结果可想而知。回到家后总能看到上门告状的邻居,接下来理所当然是母亲给我的教育,有时也会发展成为“武装斗争”。早已习以为常的我自然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 这一天中午,还是和往常一样,放下碗筷就跑到胡同口玩耍,迎面走过来的却是隔壁家的阿涛。我们年龄相仿,却是一对水火不容的对头,见面就一件事——打架。就在我们两个抱成一团,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我顺手抓起的瓦片狠狠地拍在了他的头上,霎时间,阿涛头上鲜血直流。等一切明白过来时,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却摆出一副不屑的神情,擦着鼻涕怏怏而去。

回到家,阿涛的母亲正在我家大吵大闹。母亲却在一旁赔着笑脸,俯首帖耳,口中不停地说“是,是……”随后母亲又跟着阿涛的母亲出去了,直到夜幕低垂,母亲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此时我早已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可是母亲却一言不发地就去准备晚饭,直到睡觉,母亲都没有再提起此事,可我分明看到她的眼中含着泪水。那一晚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失眠,缩在被窝里,泪水湿透了枕巾,因为我知道一直好强的母亲从来没有向谁屈服过,却因为我低三下四地向别人求情,那一刻母亲是那么伤心与绝望。那一刻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打架,再也不惹母亲生气了。”那一年,我八岁。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打过架,即便是被人欺负,脑海里浮现的总是母亲那含在眼中的泪光,我不想让母亲再为我而伤心。

虽然母亲平时表现得很霸气,但有的时候也很温柔。每一次该吃饭的时候,母亲总会站

在家门口,朝着胡同口的方向喊我的小名,那声音缠绵而又悠长,就像是从蜂蜜里蹦出来的,在巷子里一遍遍回荡,听得整个人都陶醉了。在外面玩耍的我,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接过母亲手里的毛巾,洗手擦脸。母亲则倚着门框看着我,嘴角露出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就像达·芬奇画中的蒙娜丽莎一样安详、自然。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这粒调皮的沙不知又惹出了母亲多少眼泪,每一次流泪都让我成熟一点。就这样,在母亲眼泪的滋润中我慢慢成长。

今天的我早已离开了那个熟悉的胡同,踏上了求学的征程,巷子里不会再有只有母亲才能够喊出的那悠长而又带着甜蜜的呼唤,再也享受不到母亲对我充满爱心的呵护,因为她去了天堂,永远地离我而去了。而母亲那含在眼中的泪光却是我始终不敢淡忘的伤痛。

高考作文 篇6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论语》)

当受助者们在丛飞的捐助下过上正常的生活时,回望病危的丛飞,他们是否感到一丝焦急与不安?他们是否曾考虑过对于丛飞的爱心,何以为报?

先哲孔子早已为我们找到了完美的答案--以德报德。

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一个科技水平、生活水平都比先秦高得多的环境里,我们不能放弃先哲留给我们的真善美。以德报德不仅是两千年前的准则,也应当是我们当代人的道德底线。

我不想一味地抱怨世风日下,也不会口口声声诉说社会阴暗。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次内心的拷问,心灵呼唤感恩与报答,社会需要良知与正义。这些,你做到了吗?

我曾读过一个故事。

一个山间的夜晚,一位禅师正坐在自己的小屋外打坐修禅。这时,从黑暗中窜出一个人影,他偷偷地溜进了禅师的小屋。清贫的禅师室内竟无一物可拿,不一会儿,那人就失望地出来了。正当他走到门口,竟看见禅师对着他,像是在等他。没等他开口,禅师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披在他身上,说:"山里风大,穿上这衣服下山吧。"那人无地自容,披上衣服匆匆走了。禅师目送着,自言自语道:"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第二天清晨,禅师在门口发现了昨晚那件衣服整整齐齐地放着。禅师欣慰地笑了:"我真的送了他一轮明月"。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