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七年级作文

2016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又到粽子飘香时

本文已影响 2.84W人 

导语:端午,是一本泛黄的旧书,已经翻得卷了边儿,破了沿儿。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漂洗,书中的内容,总有翻不过去的一页,让我们年复一年地读着,那就是粽子、龙舟、艾草、菖蒲,以及和着泪水的屈原故事。下面是关于2016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又到粽子飘香时,欢迎参考。

2016端午节优秀作文600字:又到粽子飘香时

 篇一: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600字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

小时候。

记忆朦胧。太外婆喜欢自己包粽子。说也奇怪,我就独爱太外婆包的粽子。每逢端午前两天,太外婆总会在灶台那边包粽子。那是我依靠在她的身旁,看着她用筋脉突兀的双手颤抖着去包粽子。那飘香的粽叶中心包裹着白白的米饭,总会让我涶诞三尺。我看着太外婆的手在不停地颤动着,然后我便问:“小太外婆,你是不是冷了?手怎么抖得这么厉害?”太外婆为了让我吃得到那香喷喷的她亲手包的粽子,竟然瞒着我说:“凤儿乖,太外婆这是在帮你把粽子弄得更加好吃呢!”对了,那年的粽子充满了温情。

然后。

余音袅袅。“那年的龙舟划得特别起劲!”小外舅回忆说。正是那年,我认识了屈原。其实也不能算是认识,是了解罢。那年,我们全家都坐在露台上庆佳节。天空向刷过的蓝缎子,雨下过后,大自然的芳香又焕发出来了,虽说没有明月,但那情景貌似中秋。粽子还是粽子,但是就不是太外婆包的了。我正咀嚼着那白白的米饭,突然,突发奇想打算了解粽子,于是我问妈妈:“这粽子是怎么来的呢?”“……屈原……”妈妈向我讲述了那个爱国志士的感人故事。对了,那年的粽子充满了敬佩。

今日。

往事犹存。我已经学会了包粽子,我可以独自做出当时那令我口水大流的喷香粽子了。坐在露台上,我望着每一位亲人,又望望那明净的天空。每一位亲人都老了,我得珍惜;可是,屈原那是的神话却可以通过我们祖祖辈辈传诵下去,直到永远。死亡不会带走恩念,欢笑也泪水总会在心中沉淀。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对亲人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透过那清香的粽叶缓缓飘到我的心间。

 篇二: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600字

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节,菜市场忽然冒出了许多卖粽子的摊点,商贩们都拉长了吆喝声音,“卖粽子啰”有于唱歌。

闻到粽子的清香,总有馋涎欲滴的感觉,每次买菜我总要顺便买几个来吃,不知何故,几十年来,我总觉得这些粽子虽然形状各样,价格也不同,但都不如家乡粽子的味道好,尤其不如妈妈包的粽子好吃。

我生于五月,从小就爱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前后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正是家乡粽子飘香的时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就像过年一样。家乡的粽子以包纯糯米的诸多,也有包综合馅的,甜的、咸的,有的又尖又小,像个小老鼠一样,有的又短又粗像狗头一样……妈妈包粽子的粽叶,都是爸爸一大早从山上采来的,刚刚舒展开来,还带着露珠,这样清香的粽叶包出的粽子最香甜。

妈妈包的粽子在家乡远近闻名。她包的粽子棱角分明,个头匀称,并且添的米和馅恰到好处,蒸熟后也不变形,粽叶也不会稀软粘黏。家乡的风俗,每逢端午,女婿总要挑上几百个粽子孝敬岳父岳母。这样的粽子当然要体面大方,否则惹人笑话。于是那段时间就成为妈妈最忙的日子。她人缘好,手艺精,几乎每天都有人请她包粽子。

妈妈包粽子时,我最喜欢在一旁凑热闹,看他包粽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她随手抽出一片粽叶一叠一卷变成一个圆锥的筒,用勺子填点糯米和馅,用筷子捣实,再抽出一片粽叶三叠两折包好头,然后用细细的麻绳三缠两绕,一个有棱有角的三棱粽子就包好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绝无半点拖泥带水的感觉。一个挨着一个的粽子,被那麻绳串成一串,煞是好看。

一晃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因为离家远,一直没能吃到妈妈包的粽子。在这粽子飘香的时节,我夜夜能梦见故乡,梦见妈妈,梦中的我正香甜地吃着妈妈包的家乡的粽子。

 篇三: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600字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哼着这熟悉的民谣,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吃粽子。粽子好吃,要感谢我们勤劳聪明的先辈。据说这和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当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喂鱼。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听爷爷奶奶说,在他们小时候,战火纷飞,别说吃粽子了,连性命都随时可能丢掉;到了爸爸妈妈小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生活水平差,就算是吃上粽子,也是极其普通的“内容”。哪像我们这一代,赶上了太平盛世,物质生活及其丰富,看吧,什么“内容”的粽子都有:甜的有蜜枣、榛子、薏仁……咸的有猪肉、牛肉、火腿……还有水果味道的,真是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不光粽子的种类多了,如今就连端午节的庆祝方式都在不断创新。去年端午节,我们班召开了读书会,至今记忆犹新。今年的端午节呢,我们班又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端午赛歌会,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的歌曲是《歌唱祖国》、《龙的传人》和《我的中国心》。我们组的同学们早早就学会练熟了,在赛歌会上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高亢嘹亮的歌声响彻在校园,抒发着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赛歌会后,我们又群情激昂地朗诵了《少年中国说》中的经典段落,以表达我们将来立志建设祖国的决心。接下来,大家还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香囊和手工作品。最后一个节目是品尝粽子,大家迫不及待地拿出来或买或做的各式各样的粽子,互相交换,吃得津津有味。浓郁的粽子香味,霎时间弥漫了整个教室。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无限的遐想,每一个节日都饱含着先辈对我们的无限期待。端午节,历经千年,却依然焕发出迷人的光芒!吃粽子,撒白糖,插艾叶,配香囊,幸福生活万年长!

篇四:又到粽子飘香时作文600字

清晨,打开窗子,繁复蓬勃的绿叶间突然爆出一朵朵奔放的笑靥,如烈焰,如红唇,那么炙热,那么煽情,将夏的热情一下子燃烧起来。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重五,五月初五,即端午节。诗人的思维是敏锐的,如自然界的一花一木,总能适时而准确地捕捉到季节的变化。石榴花一开,五月就笑了;石榴花一开,端午就要到了。

端午,是一本泛黄的旧书,已经翻得卷了边儿,破了沿儿。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漂洗,书中的内容,总有翻不过去的一页,让我们年复一年地读着,那就是粽子、龙舟、艾草、菖蒲,以及和着泪水的屈原故事。

屈原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端午的粽子便是为他而做,龙舟也因他而生。可是,我的笔墨如此清浅,怎能表达我的崇敬、悲悯之情,只好搁置泛起的敬仰,在心里默默地凭吊一番,算是对他老人家一片赤忱爱国之心的瞻仰。

我的家乡也有龙舟,可惜我没有亲身经历,对于赛龙舟的壮观场面也未曾见过,说来确是一种遗憾。不过,能够牵起我对端午的向往,还是有很多记忆。一些幽远而深沉,平淡且厚重的往事,总在粽叶飘香的那段日子里,像蛰伏了一冬的虫子,在春日的某一个午后再次蠕动起来。比如,一棵无言静默的槐树,开着纷繁洁白的花,常常在雀鸦归去时,让夕阳把影子拉得又浓又长;一位年过耋耄的老人,蹲坐在门口的石凳上,嘴里紧叼九分钱一盒的香烟,在袅袅烟气里,宛如一尊岁月雕成的石像,同你道一声安好;一条羊肠小道,芳草凄凄,两旁爬满金银花的密密藤条,在端午的朝阳里,带着露水向你招手。脚印寥落的小道,不知通向何处,一阵风吹来,掺杂着些许的尘埃,待它平息后,无论是发间,衣襟,还是眉间心上,都沾满了花香。

至于粽子,最让人牵挂的还是母亲的粽子。母亲的粽子,粽叶是我和弟弟负责采摘。割粽叶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清晨,村庄还笼罩在一层湿漉漉的雾气中,树叶上正闪动着晶莹的露珠,鸟儿们还来不及发出第一声啼唱,我们姐弟俩已在池塘边搜寻。谁发现了一片好叶子便不由自主地惊呼起来,肥硕的叶子相互碰撞着发出哗哗啦啦的响声,把静寂的黎明搅得热热闹闹的。临水而居,那些叶子们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韵味,采摘的人过了一拨又一拨,可它们就像园里的韭菜一样总是割不完。

母亲真是手巧,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她包裹的粽子不但馅儿不同,外形也各式各样,三角、四边、长方,一种口味一个样式。当一个又一个精美的粽子像艺术品一样从母亲手中出来,我们在一旁早已迫不及待,垂涎三尺:“我吃这一个,那个四边形的我也要”。母亲笑而不答,把它们五个或十个串在一起,放进旁边的木桶里。母亲说粽子要等到初五才能煮吃。

母亲因为包得一手好粽子,常常惹得村里姑娘媳妇都赶着趟儿来找她。有讨教学习的,有直接拿来原材料让母亲替她们包的,端午前好几天,母亲就一直忙碌不停。那些要拜丈母娘的小伙子,礼品里更是少不了母亲的粽子,母亲的手艺为村里小伙子们的节礼增添了不少颜色。

初五终于到了,一清早,父亲就将早已准备好的菖蒲和艾叶插在前后门楣上,窗户上也要插艾叶。母亲从锅里捞起清香四溢的粽子,我们顾不得母亲“小心,烫手”的唠叨,解开绳结,小心翼翼的撕开粽叶,白润透亮的粽子胖小猪一样滚进花瓷碗里,腾腾地冒着热气。从玻璃罐里舀上半调羹红糖撒在粽子上,一口咬下去,香、柔、润、甜、软,现在回想起来嘴里还能泛出口水。

童年的端午简直是一个神话一样迷人的节日。

近年,家乡变化翻天覆地,母亲从乡下带来消息说,原来生长粽叶的池塘上已建起了厂房。钢筋混凝土挤走了那些青亮亮的粽叶,我也不是当年那个爱割粽叶的小姑娘了,偶尔从菜市买来一些叶子,但母亲总嫌它们不够鲜活,她那双巧手已闲置多年了。

现在过端午节,从市场买一些现成的粽子,花样也挺多的,就是吃不到母亲包的那种味道了。

远去的端午,还会再来吗?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