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本文已影响 1.43K人 

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1】

每一个朗读者都在用内心的感情在读,有温度,有共鸣,一笑一颦,一滴眼泪,都让我们动容!

董卿以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如果卢浮宫着火,你选择救哪幅画?我刚想,如果是我,怎么救呢?就看到了答案,选择最近的那幅。

演员王千源、耶鲁毕业的村官”秦玥飞、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导演徐静蕾、汉字叔叔理查德、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等嘉宾,与观众分享了关于“选择”的故事。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遵从了内心。

第一位朗读者是王千源,他是个演员。2011年,王千源凭借《钢的琴》在东京电影节上成了新科影帝。但是,当初拍摄这部电影却一波三折,因为资金问题一度停拍, 但他坚持拍完了。他说:哪怕把碟拍下来,不放映,放一辈子,也要拍完。我喜欢他这种任性和坚持。他朗读的是《老人与海》的片段,声情并茂的朗读和他的经历结合起来,就是一幅感人至深的画卷。

第二位朗读者是秦玥飞,他和另外几个名校毕业的同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在常人眼里更有意义的生活,而是回到了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带领村民致富。我不想为他们的举动贴什么高大上的标签,但想说一句:你们是最棒的!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顶尖学府,你们都是中国最优秀的最可爱的人!

第三位朗读者是麦加,他和他父亲十七年没有说过一句话。现在,他的儿子,三年都将房门紧闭,他觉得这是他的罪过。在儿子去美国留学的行李箱,他塞给他一封信:“要保护你的生命,要冷暖自知,要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读书就是回家。”他写不想他儿子,但是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相信,他的儿子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心向他敞开了。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爸爸的爱是深沉的,也是永恒的。

第四位朗读者是徐静蕾,她读的是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以前,读过这篇文章,感触不是很深,但今天听徐静蕾读的时候,忍不住泪如雨下。我也想到了我的奶奶,想到辛苦了一辈子,安于贫困,不在窘境中自怨自艾的奶奶;想到临终前,还挣扎着,把客人给她买的零食,要给我们吃的奶奶。

是的,我们有时有一大堆的梦想,但当某个时刻,或许,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都活着,好好活着,想见就能见到,就好了。什么荣华富贵,什么似锦前程,都不重要了!

第五位朗读者是理查德,一个热爱汉字的大叔叔,他会选择《陋室铭》,让我感到很意外。他的中文水平,也让人膜拜。第六位朗读者是郭小平,他读的是拉迪亚德.吉卜林的《如果》。一群孩子围在他身边,泣不成声。他也强忍住眼泪,一遍遍地说:“不哭,不哭”,看得人潸然泪下。

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喧嚣一时的功利还是恒久平静的善良?在节目的尾声,董卿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2】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

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

而一直以知性女神范儿示人的董卿,在连续主持了13年春晚以及多档文化类节目之后,如愿转型担任制作人,推出全国首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

在做这个节目之前,董卿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朗读,甚至泪流满面。朗读不仅是看到了精美的文字,也释放了个人的情感。在《朗读者》这档节目中,董卿终于有机会把内心积累多年的表达欲和分享欲全然释放,同时,也将电视工作者浸润多年的专业素养展露无遗。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董卿说,“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