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忆与陈忠实的一面散文

本文已影响 2.49W人 

当很多人看完《白鹿原》,不断颂扬这部巨著的时候,话剧版,电影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电视剧版也要马上上映了。话剧版得到了原著陈忠实先生的肯定,电影版让陈忠实先生在经济上翻了身,电视剧版会给他带来什么。可惜,他已经逝去一年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对《白鹿原》这部巨著不敢评论,史诗般的巨著,每个读者都在自己心里有一个白嘉轩,鹿子霖,黑娃,还有爱情和伦理的牺牲品田小娥。

忆与陈忠实的一面散文

怀着对《白鹿原》这部小说的敬仰去过一次“白鹿原”影视城,那时还没有修好吧。一个半成品的工程,倒是小说中的经典片段话剧版的演出,让所有观众有一丝震撼,其余的好像没什么印象了。其实对于我,更多是想找寻一条河,那条河在《白鹿原》出现过,在陈忠实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里也出现过,哪篇小说应当是叫《桥》吧。

应当是95年暑假期间,那时已经看过了三遍《白鹿原》,同时也看过了陈忠实中短篇选集。《白鹿原》可以说是曾经的回顾和重现,通过小说的.手法。中短篇集是陈忠实对自己当下时代故事的叙述描写。通过现实事件的叙述描写,体现了一个作家社会责任感和他所拥有的前瞻性。《桥》的描写,简单而通俗,一条小河,架一页板,过桥收费,一毛钱。作者写这个应当在八十年代,那个时候过桥费在中国还没有普及,但是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那就是谁付出谁受益,谁劳动谁收获,一个农民冬天在河上架一个小桥,都不理解。原来都是做好事,善人做的修桥补路为大众服务的,为什么你架一页板人从那过去就敢要钱,这就是作者通过人物在告诉大家,市场经济下给劳动者必须付出酬劳;同时过桥费也会成为正常的收费,谁投资,谁收益,一切都很正常。

喜好文学的我那个时期有些作品受到了关注,当时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发了一个函到我上学的学校。暑假期间,我就去建国路的省作协。进门误打误撞,那时也没有手机,提前没有联系。于是转了一圈看着一个挂门帘的门,敲门问问吧。开门的是一个小姑娘,问我找谁,我说找研究会的雷长安,正在整理东西的陈忠实直起腰对着我说,“右边楼上,三楼呢。这会你过去,在办公室呢."

那时只在《白鹿原》的扉页看见过他的照片,但是还是一眼认出就是陈忠实,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只是感觉这个人没有架子,不像什么大作家,戴个什么眼镜什么的,很随意,也很热情,就像隔壁人一样,普通的一个人,热心的一个人。

与雷长安的交谈也很融洽,下楼还专门在陈忠实门口站了一下,没有什么想法,可能也是一种崇拜想能再看他一眼吧。入会的问题因为上学期间没有入会那笔会费的支出,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看别人写的文章,很多朋友去陈忠实那求字,他很热情和认真,我心里说,这就是他,朴实的文学巨匠,包括很多朋友写的他生病期间不愿别人探望,我感觉很正常,因为他保持着一个对朋友,晚辈付出多,不求回报的尊严。

很多朋友写纪念他的文章,都是从他对文学的贡献上起笔,从他的建树上落笔,其实我们更多的应该看到他内心,对过去回忆后更多对社会的思索,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且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巨匠,生活中的热心人。

当听闻他不幸离世的消息时,心里一紧,陕西文坛巨星陨落,灞桥田间哪个为文学耕种的老黄牛走了。特作诗一首:

吆牛的老汉

文学这个死犟的牛

黄土地上大黄牛

走在上地的路上

你让小伙费力追赶

一片田地

你不使劲犁

把小伙累成了老汉

老黄牛呀

你不知道老汉脾气

为了那地

为了你

宁愿把自己溶进去

回家的路

你匆匆忙忙

把老汉扔在了路上

可怜瓜老汉

为了哪一群你的后

把自己生命

扔进坑里

老汉是楞娃

吆着文学的牛

牛还在跑

老汉归了西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