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说空破执散文

本文已影响 1.01W人 

空是佛教教义中最核心的内容。佛陀为什么那么重视空的观念,为什么说世上一切,包括自身身体,生命都是空的呢?停留在佛教教义的哲学范畴里解释,终究只能趋向“恶趣空”,难以说明问题。换一个角度,从信仰的角度,从佛教的根本目的来看,也就是是从“宗”的角度来看,就容易理解了。佛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众生得到解脱,跳出六道轮回,到达涅盘的彼岸或净土。妨碍解脱的最大障碍是无名烦恼,无明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欲望,欲望迷惑了我们的意识,使我们沉湎于世间各种假象之中不能自拔,而沉湎的具体表现就是执着,执着于这些如幻影的假相,将本来无自性的世间万法执为具体的实相。所以佛陀说一切有为法皆空,也就是在告诉我们,执着于假相就是执着于空,对空执着,怎么能够得到解脱呢?

说空破执散文

佛陀一生说法,有两个观念,或是原则始终贯穿全部:中道和不执著,中道,即不执著于两边极端,行于中间,行中道就是不执着,所以,不执著才是佛教修行的根本。

一般认为,大乘般若类经典说空是最完整,最彻底的(当然这些应当包括大德高僧,居士们的大量注疏在内,即各种“论”),而般若经典的核心是《心经》与《金刚经》,我觉得还应当将《维摩诘经》包括进来。正如前面所说,说空是为了破执,而“破执”最彻底者当归于游戏于世间的维摩诘大居士。

为什么万法皆空,空究竟是什么?佛陀在这三部经典里没有解释,因为佛陀在早期的说法中已经说过:世间万法依缘而起,依缘而灭,无自性。在三法印中第一个法印就表明:诸行无常(见《杂阿含经》),是说一切有为法无时不在产生和灭度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或不存在了,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故而空。在这三部经典中,佛陀说法的对象都是他的十大弟子,这些弟子暂时是小乘声闻乘的修行者,表现为眼光短浅,忠厚,故而似乎有点“呆头呆脑”的,所以最容易被各种假相所执。佛陀正是通过对他们的教导,或通过维摩诘居士的说法来阐述说空破执,从而清净佛土的道理。

《心经》是空观的浓缩,将“一切有为法”浓缩到几个具体的“项目”当中去,而这些也正是佛陀所说法中最根本的内容,但都归于“空”。佛教认为生命是由“五蕴”和合而生,而《心经》一开始就说“……照见五蕴皆空”,又将五蕴拆开来重复再说五蕴是空,接着是六根,六识,然后十八界全是空,最后,十二因缘,四圣谛也是空的,这些可都是佛陀早期所说之法,是佛教立教的根本,但佛告诉具有智慧第一称号的舍利弗说,只有认识到了这些,也就是说,佛说的也是空,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似乎很难理解。其实佛是在隐喻:说空就是不要执着于世间万法,当然也包括佛说在内。在《金刚经》中,佛陀将这个“隐喻”明示于众弟子比丘。

在佛陀的十个大弟子中,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的,所以《金刚经》正是佛陀通过对须菩提的说法,来说明空的种种表象,以及如何做到不执著于空。经文开始就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来说明,诸“相”是最能迷惑人的,认为自己,乃至众生的“相”是确实存在的实相,如果这么认为,那就是执着于“相”了。在当时,皈依的在家人(居士),供养(布施)出家人的被称为“菩萨”,所以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接下来,佛更是告诫,若要布施,必须“不住于相”,即不要以功德多少来衡量布施,为了功德,就是执着于“功德”这个“相”。佛继而告诉须菩提:连须菩提你面前的释迦佛的相也是虚幻的,不能认为是实在的。须菩提是个聪明的弟子,立刻领会了佛陀的意思,“释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佛陀对此进一步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有众生的“相(样子),连如来的相都是虚幻,空的,当然不能去执着了。

既然”相“是空,那么世间的道理(即“法”,前面的“法”指世间万物,后面的这个“法”指道理)呢?佛说“不应取法”,不能认为有什么真实存在的道理(法),所以不能取。那么佛说的“法”呢,佛比喻说,我说的法好比渡河的船筏,过了河船就没有用了,应当丢弃,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后面几品则是佛陀向须菩提反复的重申这个道理。最重要的是,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我向你和众生说过什么了没有?实际上佛陀是在考验须菩提,有没有执着于应当舍去的‘法’,须菩提够聪明的,他忙回答,我看如来什么也没有说,佛陀进而说,要是谁认为佛说了什么,那他就是谤佛。这句话不得了:要是拘泥于佛说,也就是执着于佛说,那就是谤佛。可见佛陀将不执著于任何“有为法”上升到了一个不可超越的高度,包括佛法在内。

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执著?佛明确的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论于何处何地何时,都不可存有丝毫执著。不执著并不是强迫自己丢弃世间各种“相”,而是认识到这些“相”本来是空的,既然空,何来执着。空是不执著的前提,所以在经最后,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道理明白了,具体该怎么做呢?《维摩诘经》通过维摩诘大居士以身示疾,如来遣弟子前去问疾,维摩诘对佛陀弟子们的现身说法,来开导佛身边的尊者们以及弥勒等大乘菩萨该如何修行才能真正“心静则佛土净”。在《维摩诘经》中,重点而占大部分篇幅的'是佛弟子和大乘菩萨回忆被维摩诘训诫过程,维摩诘开导佛弟子、大乘菩萨们在修行,开化众生时,不要拘泥于形式,执着于各种“相”和“法”,以及与文殊师利菩萨论道,从而精解佛义。

佛陀的几位位于尊者之列的弟子,都不敢应佛旨前去问候维摩诘的疾病,因为之前他们都受过维摩诘的“训斥”,原因就是他们拘泥于佛法,律条或修行的规矩,说到底,也就是还没有真正将一切看空,故而执着于“法”和“相”。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就是《心经》中的那位舍利子,一天,在树下认真的盘腿静坐,被维摩诘撞见,维摩诘对他说,禅定静坐不必拘泥于形式,甚至连打坐的念头都不该有。劈柴担水等日常事务中,只要心不住于任何地方,那就是真正的禅定。神通第一的大目健连为白衣居士们说法,维摩诘看出来目健连并未真正了通佛法的真谛,点化道:“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佛法亦是毫无“相”可言,因为法没有所谓的缘起,不可能用语言来断说,这正如《金刚经》所说,法亦是“空”。以后几位尊者都遇到同样的问题,被维摩诘训斥。比如摩诃迦叶乞食,只于贫贱,维摩诘告诉他:“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为不食故”,因为“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诸法,包括一切物质世界和佛法在内,都是心所生“幻像”,毫无自性及他性,是“空”。在接下来对几位尊者的训斥中,维摩诘反复的讲解诸法空相,须菩提讨饭讨到维摩诘门前,维摩诘一顿训斥,须菩提吓得想丢下讨饭钵就逃跑,维摩诘告诉他:“……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告诫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通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诸法,佛说五蕴,四谛等毕竟是“空”之意;在后来的与文殊师利菩萨“解空”论道中,空和不执著更是得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妙解说,什么是菩萨?“离诸相故”;“教化众生,而在于空”……《维摩诘经》正是通过“空”和不泥于任何事物,来宣扬不执著的佛法基本修持观。《维摩诘经》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维摩诘居士身居尘世,妻妾众多,甚至出入淫窟,游戏世间,却如荷花出于淤泥而不染,只是为了“方便说法”而“饶益众生”,以身说法:“亦出世亦入世”,既然“心经则佛土净”,何必要远离尘世,向四面八方去找什么净土呢?,因为世间一切毕竟空,便自然无所求,无所求自然无所执。

《心经》说空,诸法皆空;《金刚经》则将空的各种现象昭示,明确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与《维摩诘经》的“如幻师对幻人说法”遥相呼应,说法的佛菩萨好比魔术师,那么听法之人就是魔术师变幻出来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可谓空彻底了,执着之念便无生起之缘。《维摩诘经》在诸法皆空前提下,告诉诸佛弟子、大乘菩萨,不要拘泥于出世入世的观念,不要执着于任何事物,包括佛法,不要执着于去寻找“净土”,因为一切皆空,“心静则佛土净”。

最后想说的是,这三部经内容丰富,义理隽永,同时也是极其优美的文学作品。如果说《心经》是令人叹服的散文诗,那么《金刚经》就是如行云流水般,让人爱不释手的散文,而《维摩诘经》则是一部百读不厌的优秀佛理小说。

至于后来的禅师们更是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破除求法者们对于“空”的妄执。比如“麻三斤”、清新隽永的禅诗、临济宗的棒打拳喝……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