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淹没在历史深处的记忆散文

本文已影响 1.28W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确是这样。人都是大自然的改造者,大自然也在不断改造着人。

淹没在历史深处的记忆散文

在五库这片热土上,曾今鲜活着若干能工巧匠,装点着五库的外衣,也丰富着五库的内心。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能工巧匠,见证他们的历史,缅怀他们,饮水思源。

李家沟的铧匠,实质叫铸铧匠。称为铧匠,当时人们认识和现有差异。按他那个年代的办厂规模,对照现在的状况,至少应该是“厂长”,“董事长”称谓。

历史就这样,时代变了,认识变了,称呼也变了。不过,在那个时代,的确是响当当的名人。他叫李贵华,为人正直豪爽,心灵手巧,一生钟爱他的事业。左右乡镇,都是称得上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人物。

李家沟的铧厂,如果是现在,至少应该取名为“某某制铧责任有限公司”,或者“某某制铧设备加工厂”。足见其规模之大,厂房占地面积几乎和小村庄一样大。公司也好,加工厂也好,现在改制后都应该是股份制,按盈利分红。可是,李贵华,厂长一个人,董事长一个人,技术员一个人,出纳会计等等所需人员,都是他一人担当。只是在做模型,烧铁水正式制造时,才从本村,或者朋友中找一些人帮忙。但那时,没有小工这个概念,只是纯粹帮忙,不收取任何费用。要收嘛,大不了美餐一顿,在买铧时让点利。你看,这里的人淳朴吗?天地下还有不收取费用的小工,是犯傻吗?不不不,你错了。这里帮的是一种情谊,不帮是一种理所当然。但是帮也就帮了,帮了一种需要。

那个年代,周围七里八乡,都喜欢李家沟的铧。说是质量上乘,耐用,也和犁头容易铆合,在耕地过程中不脱落。更有口碑说是弯度合适,受到耕地人的欢迎,备受青睐。所以,销量广,但利润低。像现在说的行话就是,“办企业,做产品,做的就是良心工程”。李贵华就做到了。从而声誉好,走到那个村子,都会受到很好的招待。基本上都是主动邀请款待。可见,把产品质量做到农民心里了。人,就这样。走一路,要光明磊落,不要走一路,路没了,天也黑了。

“家有千贯,不如有一个薄艺在身”,说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农耕时代,农民对工匠的崇拜。薄艺在这里不是贬义词,是谦虚。其实艺不薄,艺怎么有形?说的是薄艺可以养家糊口,有手艺就多了一条养家糊口的门路。艺人,在一个村子,或者更大一点的范围内,受人尊敬的人。也说明,家里在有多少金银财宝,没有手艺,迟早会坐吃山空。手艺,可以不断增加财富,积累财富。财富是积累起来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确。

这样,在五库这片土地上,曾经鲜活着各种工匠,为这方土地增添色彩,留下了很多传奇。

林家山的“老先生”,据传说徒弟37人,足见在当地的知名度。相当于现在一个班的学生。这个老先生,名叫李崇昊,在中医这一块,被当地称作“华佗在世”,“张仲景的传人”,有关他的传说,到现在还流传在民间。人们提起这个老先生,感觉真有起死回生之术。谁谁谁得了严重病,只要老先生一来,感觉放心好多,一定有救了。所以当地人们都忌讳,如果有病请老先生不来,就会犯讳,自己心里就琢磨,这下肯定没救了。先生都不来,怕没救了。先生都不用药,你说能有救吗?

其实,这个老先生,有名有姓。当地人就不叫名字,一是对人的尊敬,对先生的尊敬。二是对医术的敬重,他是救死扶伤的.恩人,我们怎么这样没礼貌,就直呼其名?那样会造雷击的。

从而,他的真名反被人忘却了,恰巧把“老先生”成了他的代名词。老先生,中医造诣很深。主攻伤寒,在那个得了伤寒就死路一条的年代,挽救了许多生命。打心底就受到人们的崇拜,所以,当地人都希望拜他门下,得到他的真传。以致后来,得意门生很多,得到真传的就更多。解放以后,组建五库卫生院的就是弟子。各村的赤脚医生,大部分都是他的徒弟。他,为传承祖国中医学,在五库这个地方,的确算一个泰斗式人物。也为好多家庭,儿子学的一个薄艺,养家糊口做了很大贡献。我想,“祖传秘方”,“老字号”就这样发展来的。就是后来时代变了,老先生的后代娶媳妇,媒婆都会说,“你知道他是谁的后代?林家山老先生后代!他可是堂屋里栽柏树,是有根之家。”你看,影响深远吗?

最令人起敬的,还有下罗木集木匠和画匠于一身的李玉美,真是一个能工巧匠。相当于现在美院毕业,既会雕塑,也会绘画。既会建筑,也会图案制作。集木工、绘画和雕塑于一身,当时,更是一个不得了人物。有关他的事迹,村村有口碑,乡乡有传说。徒弟聚在起来相当一个排的人数,可见人们对他崇拜情况。用现在的时髦话说,他粉丝很多。其中,我父亲就是他的木匠关门弟子。可惜到我这儿,没有继承父业,遗憾。但我对这些匠人,一直很尊敬。

还有,木竹沟的铜匠,土地沟的石匠,土地沟的篾匠,王家坝的说评书,等等,各有特色。丰富的当地的物质财富,也充实了当地的精神生活。既实用,也雅俗共赏。

铜匠,在当时,不得了。自从人类发现了青铜器,就用青铜器划分时代。在五库这个地方,他们尽然会打制铜器。铜盆,铜锅,铜勺,铜瓢,还有最受小孩子们喜欢的铜唢呐。在那个年代,黑白喜事,必须要一堂吹拉弹唱的乐队,唢呐就在其中。彰显对这件事的重视,也显示浓重程度。小孩子最喜欢听唢呐,特别是那吹唢呐的人不间断,一直一口气吹下去。小孩子感觉很神奇,认为吹唢呐的人咋这样气长,一口气吹一首曲子。从而,唢呐声响起的地方,就是孩子们围观的地方。

至于吹的曲子,据说也于河道爷有关。河道爷做国子监时,去江南督考。江南考生瞧不起河道爷,引起了河道爷的反感。由此,河道爷就压住江南多年没有考取进士之类的人才。江南人就开始取笑戏弄河道爷,但是不敢正面来。就编制了一些唢呐曲子,在唢呐中演出。像“哩哩拉哩啦,文县出了一个崖(ai)疙疤……”,用这样的曲子侮辱河道爷。这,仅仅只是民间传说。但可以看出,唢呐演奏的曲子,属于雅俗共赏,适合大众,属于平民艺术。大人小孩都会哼,都会唱,只要唢呐声响起,都会手舞足蹈起来。到现在,年长一点的人,带孩子,给孩子唱歌,相当于摇篮曲,都唱这些唢呐曲子。足见流传之远,流传之广。

王家坝说评书的匠人,虽然不是很专业,没有拜师学习,纯属自学成才。文化不高,但记忆力超强。特别是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语气抑扬顿挫,就让你陶醉其中。他叫张志召。按理来说,他属于残疾人,但身残志不残。通常将《三国演义》《柳荫记》《向阳桥》等等民间流传的故事,讲评的绘声绘色,让人陶醉。虽然他讲的内容好多都是错误,属于个人杜撰,但不影响他的精彩讲演。反而人们最喜欢听他讲错的地方,这些地方恰巧就是他发挥到极致的地方。他讲评书,没有固定场所。大集体劳动时,在田间讲。回家时,晚饭后在门前坪场讲。下雨天或者冬天,窜门在家里,围着火塘,弹起土琵琶,也讲。

讲评书,纯属业余爱好,逗大伙儿玩,开心是效果,消除疲乏是目的。业余时间丰富乡亲们的生活,不带功利,也从未收取任何费用。至于他讲的精彩程度,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佐证。有一年,他们村子里向山外面出嫁一个女孩子,没有车路,并且那时五库车路上也没有专用客车。去山外面,要翻越一座高山。这个女孩在他家听评书,那时正好秋季,持续多日的阴雨。只有下雨天待在家里,很自然的都去了他家里,听他讲评书。所有听评书的人都在帮他们向火塘中三脚架上的大锅里摘豆子,豆子煮熟是喂猪用的。可是大伙儿手里不停的在摘,眼睛一直看着讲书人。摘着摘着,锅里豆子越来越满,突然翻倒下来。冲起的热水,烫灰,顿时满屋子像炮弹炸了一样。就在这时,好多人的脚都烫伤了,包括那个就要出嫁的女孩子。出嫁时,接新媳妇的人,只有一个接一个的背到新郎家里。这就是听评书,听的入迷,忘乎所以。从另一个方面反应出评书的精彩。

其他各种匠人,都有精彩传说,都为这个地方做应有的工作,和农民都是朋友。为农耕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他们都沉睡在历史长河中。今天我们忆起,为他们致敬。

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向前滚动,每走过一点,都会留下记忆的痕迹。就像我们上面写到的各种工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人们做着默默贡献。虽然他们在个人方面为了谋生,但是在大的方面,反应出了人类的智慧,传承着知识和技能。

历史,就这样见证着逝去的往事。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