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反腐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本文已影响 1.92W人 

纪录片《千年包公》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后,摒弃戏说,完全根据史实,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全片力争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反腐片《千年包公》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反腐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反腐片《千年包公》观后感1】

从学生时代到参加工作以后,几十年读历史书、看历史剧、借鉴历史,有时候还真分不清历史的本真。每每掩卷思索,我觉得自己看到的历史仅仅是一种表象。我认为历史分为三种:历史真相、史书记载的历史、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诵的历史。但流传至今的包拯的故事,老百姓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自古百姓拥戴清官,今天何尝不是这样?我对包公本来就敬重有加,看了纪录片《千年包公》以后,莫名感触更是涌上心头。

纪录片《千年包公》与以往包公题材的电视文艺作品不同,完全根据史实,摒弃戏说,洞穿了被遮蔽的真相,向我们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包拯不仅血液中流淌着忠义,而且从小就受到孝义廉洁、遵纪守法的家风教育,他对子孙的崇廉要求直白严厉,看似不通人情,却让他包氏道德传家,经久不衰。包公见识广远,明晰为官与富人的界限,不与富人“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不受制于人;不畏权贵,不避亲疏,不结朋党,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有警示榜样作用。包拯的明志诗倡导清心直道,不仅是为官的起点和道德标准,也是为人的座右铭。纵观古今,家庭环境与良好的家风,对为人为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人首先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人,然后才会是好官;家是文化的根,好官要从良好家风开始培养。总书记倡导的家风浸润,真是及时雨。

纪录片第二集《铁面无私》,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等典型史迹,突出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包公为人人品正,脸色正,坦荡磊落,人品高尚,让人敬而畏之。老百姓为他建庙立祠,不仅是对公平社会的渴望,也是对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赞美和褒奖。由于包公把老百姓装在心里,所以老百姓敬仰他,把他供在神龛上,虽跨千年时空,仍为百姓所铭记。包公名不在碑,但有口皆碑,当今的领导干部在追求金杯、银杯的同时,更要关注老百姓的口碑。

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展现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包公始终以民为本,所以一直受老百姓敬仰和爱戴。牛舌案说明包公不仅是法律专家,也是了解百姓心态、民情的人。包公府衙前立大鼓实施开门听讼,省却繁杂环节,为老百姓办事提供方便,有利于平息狱讼,广开言路,体察民情,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司法公正,严肃法纪。包公亲民、爱民,关心民众疾苦,并以此为己任;他一生为官清廉,铁面无私,品高德厚,风清气正。包公脸谱上虚构的“月牙”是老百姓对他寄予的厚望,像悬于夜空的明月,鸟瞰古今,鉴照善恶,为百姓点燃希望,带来光明。

历史虽如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些片段被选择性地遗忘,有些事实被有意边缘化,有些情节被放置到历史深处,有些过程按作者的需要进行加工处理,还有一些真相已经被恶意篡改,有些人物被箭垛式美化……历史往往被岁月的荒烟蔓草层层掩盖,让人觉得扑朔迷离,莫衷一是,许多人和事往往经不起考证和推敲。但是,关于包公,拨开千百年来集聚其身的迷雾,我们还是能够仰视他的清心直道的本色,刚正不阿的品格,铁面无私的形象,忠君爱民的赤诚。“铁面包公”的形象巍然屹立,无法撼动,不仅是历史传承的精神财富,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包公虽是箭垛式人物,却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是为人处事的楷模。

包公的故事多是传说,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一种精神寄托。但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被世代传颂,赢得世人的敬仰。众所周知,大必起于小,多必起于少,如果不慎微,不慎小,会让坏习惯成自然。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对自己要做到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守身如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于自己手中的公权力要有一颗平常心和敬畏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权为民所用,为官存正气,从政树廉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反腐片《千年包公》观后感2】

在肥东县城,提起包公像,尽人皆知。包公像位于肥东汽车站东侧,每天上下班,单位的班车都从那儿经过,因此,每天我都可以目睹到包公塑像,感受包公的威严与凛然正气。

包公,名拯,字希仁,一代廉吏,政治改革家。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肥东县小包村。他28岁中进士,因孝义居家陪侍父母,十年后出仕。公元1062年,包公病逝于开封,次年8月,葬于合肥东郊大兴集。包公一生在全国许多地方做过官,但无论为官何处,他都能做到清正廉明,因而广受尊重。包公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有“包青天”、“包待制”、“包龙图”的雅称,老百姓俗称“包公”。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包公廉洁永远是时代的需要,包公正气永远是人民的企盼。

包公像,是肥东人的习惯称呼。包公像于1994年落成,高约6米,青铜雕塑。包公蟒袍冠带,浓眉大眼,眼神犀利,形象传神,仿佛正在为一宗棘手的惊天大案揣摩妙计,又仿佛为国事为改革为百姓思忖良策。我想起包公“护法打舅”、“怒掷端砚”等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当年,他的一堂舅仗着他的权势,胡作非为,欺压百姓。愤慨之下,包公升堂审问舅舅,当众重打70大板;包公离开端州到京城赴任,把绅士徐乐天所送端砚抛进西江中;包公不徇私情铡侄子包勉;不畏强权斩驸马陈世美;包公让告状者可以直接接触办案官员的诉讼制度改革;包公先后六次弹劾张尧佐……这一段段故事,展现了包公的铁面无私,以及大义凛然的风骨和气概。包公塑像的落成,增添了肥东浓郁的文化气息,成为提升肥东形象的一个载体。

铜像座基四面贴着花岗岩,正面刻着赵朴初手书的“包拯”两个大字和包公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字迹虽斑驳模糊,但掷地有声的字句,已烙刻于包家后人心中。这则立于一千多年前告诫家人及家族后人的戒律训条,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古往今来,官风与家风,治国与治家,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的社会制度远比包拯那个时代优越,这就需要比包拯更明智更有力的“家训”。为官者不仅自己要以身作则,从严执法,秉公办事,还要教育好自己的家人和后人。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这首诗是包公贴在郡斋里的座右铭,是包公光明磊落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今人弘扬正气、鞭笞腐败的警世醒言。记得在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包拯触犯龙颜,被推赴刑场,万民来送,甚是感人,包公说“假如天下的官都是清官,他也不会引起这样的轰动”。官一向被称为“公仆”,众所周知,仆人的地位是低下的,“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如果有一天,公仆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成为大家真正的公仆,那真是万民之福,中华之幸!

包公像面向东南,昂首挺胸。每每凝视塑像,感觉一个真实的包公,挺着坚毅的身板、迈着沉稳的脚步走来。那廉洁奉公、超然于世的姿态,越过滚滚风云,从古代走进我们的心里。也许是先人血脉的传承,也许是千年万古正气的延续。肥东人杰地灵,自古英才辈出,已逐步形成了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良好风气,营造了友善、团结、和睦的社会环境,这股正气和人文的和谐之美,让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生活的幸福和安康。

包公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是浩然正气的化身。塑像泛着紫铜色的清辉,似一曲千年正气歌,凛然于天地之间,更是警示肥东人忠孝廉洁的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有联赞曰:“照辉千秋念当时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 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愿肥东这片被浓浓的包公文化浸染和滋润的大地,更加和谐与美好、灿烂与辉煌……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观看反腐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2.观看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3.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4.我的入党故事征文

5.做合格党员征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