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级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导学案

本文已影响 2.02W人 

三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三.知识链接

1、 作者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2、《水 经注》的地位

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河流山川地貌的书,名为《水经注》。这部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了全国1252条河流及其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建制沿革、历史事件及民间传说,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古今中外对 《水经注》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学问——郦学。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㈠、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㈡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㈢、理清思路

阅第一段后回答:

1、文章第一句写出山的 和 。这是正面具体写出山的绵延不断的景致。

2、文章第二句写山 、 。

3、描写三峡两岸群山巍峨绵亘、夹江对峙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

4、归纳这段主要写:

阅第二段后回答:

1、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

2、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3、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一句,你想到谁的诗?

4、怎样理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一句?

5、文段中作者抓住山势陡峭的特点,采用 手法,通过“ ”、“ ”的航行描写以及“ ”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夏天三峡江水的凶猛。

6、归纳这段主要写:

阅第三段后回答:

1、春冬之时,三峡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良多趣味”,具体表现在:

2、描写夏季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

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

4、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5、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静景描写的句子是:

动景描写的句子是:

6、文段中写景是从视觉上写,请从文中找出写俯视的句子是: ;仰视的句子是:

7、归纳这段主要写:

阅第四段后回答:

1、文段蝇从正面和侧面描写猿声凄婉的句子是:

2、文段中引用“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归纳这段主要写:

第二课时

导入。读标。

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

1、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用自已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3、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汇报合作成果,教师评价归纳。

(四)教师总结。

(五)巩固提高,布置课后作业。

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写出原文)

(1)、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2)、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杜甫《秋兴八首》:“听猿实下三声泪”;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五、学后记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