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工作报告

开题报告应该怎样写

本文已影响 2.57W人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开题报告应该怎样写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可见,开题报告对于我们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故在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需要包含九个必要的内容。

  一、 开题报告封面:

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 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课题的重要性):

1.论文的背景; 2.理论意义; 3.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思想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应结合所要研究内容,有针对性)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预期的结果

  七、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 (论文提纲)

 八、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内容要丰富,不要写得太简单,要充实,按每周填写,可2-3周,但至少很5个时间段,任务要具体,能充分反映研究内容)

  九、参考文献

而在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围绕4个问题来解决报告的撰写: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案例】

  本项研究的意义价值

所谓 “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音乐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可分为三个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我们所理解的“人文素养”,既包含个人的自我修养、人格的自我塑造、人生的自我充实和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类文化艺术的研究,即哲学、美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精神修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词解释)

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灵魂、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养、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新机遇开放的人。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使学生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懂得“为何而生”的社会哲理,是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即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提出把“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理论依据)

目前静安区正在探索“走向个性化”的教育,上海市各所学校有关课程整合的实践也方兴未艾,我校进行的针对艺术班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正是符合这一趋势而进行的课程改革,我校的实践和改革必将为我校乃至静安区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可供选择的经验。(现实意义)

我校是一所以文学艺术见长的艺术特色普通高中,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传统而不断创新之举。自2004年更名上戏附中以来,我校招收的艺术班三个专业的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优化。经过10年的发展,我们发现,那些能够在艺考中受到知名专业院校青睐,在艺考中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人文素养水平也比较高的学生。鉴于此,我们要对艺术班的课程进一步加以整合,除了要对艺术班相关文化课做“减法”,注重课堂内涵的提升之外,还要对艺术班的文化课做一些“加法”,加强文科类课程的整合,对艺术班开发和实施人文素养综合课程,提高艺术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为其今后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将会对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依据,也必将对其他学校的课程整合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有效经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通识”教育的理念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一致都认为中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纵观发达国家的人文素养教育,其目的无不是让受教育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及诚信度,增强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工作精神。比如美国的一些学校将学生掌握文科知识、人文训练的程度和学生的人文素养等看成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的必要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国内目前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往往分散在语文、英语、历史、美术等各个学科中,很少有通过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专门研究,尤其是专门针对艺术班的艺术素养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几乎无人进行过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填补这一空白(不足之处)。

  主要的参考文献

张洁:《人文素养》,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徐义华:《人文素养综合教程》,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版

福格蒂·罗宾:《多元智能与课程整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董诞:《课程整合——课堂教学新变局》,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朱勤:《课程统整 : “后绿色学校”的想象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