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观后感

观看冈仁波齐观后感

本文已影响 7.71K人 

导语:《冈仁波齐》记录了来自芒康的十一位藏民,怀着不同的理由,一路向西朝圣的故事。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电影《冈仁波齐》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观看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范文【1】

叙述11个藏人翻山越岭、边走边匍匐磕长头、走到2500公里外神山「冈仁波齐」朝圣过程的电影《冈仁波齐》,成为今年夏天大陆电影的第一个大惊奇。  导演张扬以纪录片手法、走入藏区所拍摄的这部电影,演员全是素人,没有大明星、甚至没有明确的剧本,自6月20日正式上映以来,一开始卖座率普普,然而在大咖艺文人不断加持、口碑行销之下,票房陡升,目前已突破台币2亿元,近日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冈仁波齐》在网路上的讨论度极高。许多人分享看完这部电影的感想,第一个提到的就是「流泪」。片中的11个朝圣者,有即将临盆的孕妇、一贫如洗的屠夫、一生从未走出大山的老人、残疾少年……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故事、并且怀抱着各自的希望踏上了去冈仁波齐、将歷时整整1年的朝圣之路。

观眾或许没有朝圣的经验、甚至也并不一定有朝圣的期盼,但是在观看这部电影时,却在这些从外表看来困苦的藏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生命里同样也存在的各种有形无形的欠缺,更重要的是,在他们那单纯、敬虔的信仰里,从他们一路磕了两千多公里的头的举动里,找到让自己安静、满足、感恩的救赎之道。

在大陆经济已经进入10倍速时代的此刻,或许人人的心里都需要一座冈仁波齐、都需要走上这么一趟朝圣之路。如同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Paths of the Soul》,这条路,就是每个人与自己的灵魂相遇的道路。

张扬说,《冈仁波齐》说的是「在前面的路上遇到了更好的自己」。在充满未知数的遽变社会里,人们真的太需要这样的一个肯定句了:只要往前走,就会不同,就会更好。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范文【2】

如果没有这部《冈仁波齐》,有多少人知道这座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 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也是电影朝圣者的天堂。

看似关乎宗教的片子却被导演张扬巧妙地避免了,导演选择讲述生活方式和仪式行为本身,避免了讲述宗教理念可能带来的叙事挑战、审查问题等等诸多大坑,还扎扎实实地抓住了一个宗教的核心部分:理念之下的行为部分。

《冈仁波齐》用两个小时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一群同村的藏人去拉萨朝圣的故事。

老人为了满足夙愿,男主为了满足老人的愿望,屠夫为了消解杀生的恐惧罪恶感,孩子纯属好奇……一群藏人走上了朝拜之路,中间经历了孕妇生子、车祸、水滩、老人死去这几个简单的小波折,就抵达了拉萨,然后众人请了喇嘛一起把老人安葬在冈仁波齐山上。

《冈仁波齐》的故事就很猎奇:

十一个藏民用一年时间,从芒康出发,磕两千五百公里的头,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他们之中,有终生未走出大山,寄望于来世的老人。有即将临盆的孕妇,有杀生太多怕遭报应的屠夫,有尚且懵懂的九岁小女孩,有渴望大千世界的十八岁少年。

这支奇怪的队伍像是一个和尚、一只猴子、一头猪和一条鱼取经的故事。

藏民们的生活也很猎奇:

影片一开始,他们用手抓饭的样子,他们的手是那么轻巧灵活,像在抹盒子里的雪花膏。屠夫宰牛的时候,旁边栓了只藏獒,像汉族农村的小黄狗嗷嗷直叫。磕长头用的手板,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神秘,电影里,他们随便找了块木头,用斧头砍了几下就做好了。

这些都是从未在多数人生活中出现过的。

《冈仁波齐》有两段关于陌生人的戏,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段是,一行人决定在雪中点火取暖,一个小伙子跑到路边一户人家,说“大姐,要点柴火。”

大姐说“跟我来”,就把他带到自己家里,把柴火给了他。

第二段是,大伙磕头磕累了,在路边架起炉子喝茶,这时一个陌生的朝圣者磕着头来了。

我想所有观众都坚信,他们一定会请他喝杯茶、聊聊天,而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

他们聊了从哪来,到哪去,聊完后,又重新上路。

这种对陌生人的热情,对人性的信任,让在喧嚣尘世的你我向往。

这样一部没有任何明星的纪录风格的文艺片,六天突破1600万票房,说明了影片的质量。导演张扬采用了一种纪录-戏剧的样式,让观众近距离地接近和感受了一次藏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实属可贵。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范文【3】

暌违四年,张扬带着《冈仁波齐》回归我们的视线。第一次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误以为张扬要拍摄一部主角是藏族女孩的成长故事,这四个组合在一起会令人感到静谧而柔美的字眼予人好奇。实际上,冈仁波齐是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的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且被多个宗教称作圣地。

梵语称之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本教发源于该山;而印度教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在藏传佛教的信仰者眼中,冈仁波齐被认为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

电影所展现的节点,便是这特殊的一年——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藏民所信仰的教义使他们走上朝圣之路。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去拉萨朝圣,去冈仁波齐转山,小村里很多人都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历经数月的前行,在经历了无数突发事件后,众人终于抵达了拉萨。由于资金短缺,为了筹备旅费,大伙留在拉萨做起了临时工。当凑够了路费,朝着冈仁波齐进发的时候,队伍中的老人杨培终因体力衰竭,在抵达冈仁波齐时突然离开了人世,大家在山头为他堆起一座玛尼石堆。

冈仁波齐作为这场叩首、匐行、朝拜的一年之旅的终点,仅在影片最后才出现在我们眼前,遍布经幡与茫然白雪的它,看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大的不同,但藏民愿意付出这一年内,自己生活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尼玛扎堆一行人在这一年中的生活体验是关乎信仰的,一路上无论发生什么,他们都依然坚持匍匐着向冈仁波齐前进,一种可以说是重复的动作充斥在他们的这一年生活中,也充斥在大银幕上,那便是将手中的木板置于头顶、胸前、腰下拍打,再置于地上进行滑行,叩首,起身,继续,再继续,一连串的动作快速而熟练,没有迟疑和丝毫犹豫。他们只是一门心思地往前朝圣。而另一边,与“在路上”同时行进的则是他们贫苦而充满苦难的生活,但即便发生再多不幸,也从未有人表现出崩溃或自暴自弃。这便是信仰对于他们生活的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信仰的意义在现实中还是令人困惑的。为了获得传说中的无量幸福,传统藏传佛教的坚守者依然坚持着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朝圣,但一路上他们却显得如此孤独与寂寥。虽然一行十多人互相照应,但也仅限于此,越来越少的朝圣者在路上以叩首的方式进行朝圣。

当朝圣者在路上跪拜前行时,周围的风景却不全然是西藏旅游攻略中所带给你的印象,那些雪山草原,与之相对,藏区的农田在今天变成了机械化生产,城市化的大街小巷布满了观光客的行色匆匆脚步。

没有信仰的游客与放弃信仰的原住民,已经把藏区的不少地域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甚至带有城市感的旅游适配地。与之相比,一路来自山中的信仰却总是显得有些落魄。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又有什么底气能认为,或在这篇文章中侃侃而谈所谓“信仰的力量”?

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可能便是低廉的消费和伴之而来的鸡汤。从异域到来的观光客和消费者并不信教,无意间成为对这些朝圣的藏民匆匆一瞥,或发出啧啧称奇赞叹的,潜意识中的猎奇者;也可能在无意之中破坏了这份虔诚的纯净。无人能改变这一切。他们之中很少有人会真的相信,投入这一年的生命去跪拜,会真的带来幸福,更何况其中的很多人,都比底层的藏民“更幸福”。

但我们真的懂得信仰对于生活的意义吗?

信仰不是一剂现实世界的救世良药,当看着他们一路上所承受的,所获得的,我们会发现信仰在现实中带来的也无非只有心安。我们很难随意丈量苦难与心安,究竟哪个在现实中,对这些还在坚守却依然不幸的底层藏民更重要。但看得到的是,幸福不会到来。

导演对“信仰”与“生活”间关系的处理是到位的,既没有想象中所谓的升华,也没有过分去强调这份信仰在现实中的无力与一丝愚昧,更多只是平实地展现这份相对而言的客观。

“过程”,便是这份信仰在另一个维度上所包含的意义。在这些重复的叩首与匍行过程中,即便获得不了今世肉身上物质的幸福,生活的厚度也已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积累起来。生老病死在途中,前行并非为了抵达,而是扎根在自我生命中的对自我的完成。如电影最终突如其来的死亡,那也是老人生命完结时的一种完成。

对《冈仁波齐》这部电影的最大的疑问或质疑,莫过于它整部作品组织的架构与思路。它并非是一部原生态呈现真实的纪录片,而是有着类纪录片风格而填塞剧情的“公路(或藏区山路)片”。于是当我们看着尼玛扎堆一行十多人从家中一直磕头匐行,中途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山石滑落、生病、缺钱打工、老人(在到达之际)去世等突发的,甚至有些“卖苦”意味的情节时,实际上又会感到不适——因为它的情境显得太过真实,而在真实之中所呈现的苦难则是来自于许多转山家庭亲自经历的叠加,将这些叠加事件都强加到一行人身上,则还是显得太过刻意。

这不是张扬第一次用消弭形式边界的做法来阐释主题,在《昨天》中,他将舞台剧、纪录片、剧情片、戏中戏等诸多形式并置来描绘一个处于不同维度、不同媒介中的演员、儿子、吸毒青年贾宏声。与尚还依稀可见地划分着形式壁垒边界的《昨天》不同,《冈仁波齐》则在这种融合中走的更远。通过对藏民这一年经历的生活中无数日常细节的堆积和细致呈现,这部剧情片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拥有了生命真实的力量,如果剧情不那么具备突发性和戏剧性,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排演好的剧情片,许多观众甚至有可能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纪录与再现。

即便西藏本身再美,但当它定格在一个个打磨的场景上时,它便不再具有生活本身的厚度,只剩下徒留的消费感。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症结所在:外来者的视角,带来了无可避免的消费感,在每一个精心营造的场景里随处可见。而谁又能证明,我们作为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央这块银幕前的观看者,在观看、在思考的时刻,不是在消费着他们的虔诚呢?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