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文秘知识

2015关于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本文已影响 8.09K人 

7月24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以陇办发〔2015〕40号出台了《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关于扎实推进特困片区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以下是实施方案全文:

2015关于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人社厅等部门《关于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加强贫困乡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5年至2020年,瞄准全市64.37万贫困人口,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实施精准培训,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20万人次,新增技能劳动者15万人,实现贫困地区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使每个贫困家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具体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到2017年以全市25个特困片区贫困人口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为重点,实施精准培训,3年累计培训10万人次,实现精准培训全覆盖;第二步,到2020年以新成长劳动力和贫困人口中有技能提升需求的青壮年劳动力为重点,实施技能提升行动,3年累计培训10万人次,实现技能提升培训全覆盖。

  二、主要措施

(一)培训内容

1.就业技能培训。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针对农村劳动力不同技能水平开展电子商务、机械维修、服装加工、建筑、餐饮、家政服务、保健护理、老年人家庭护理、护工、药膳、中医推拿、旅游服务、保安、电焊等就业技能培训,尽可能把培训地点设在用工企业和村、社,使务农(务工)和技能培训“两不误”,实现技能和收入“两提高”。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

参加单位:各县(区)政府。

培训任务:每年培训1168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70080人次。

培训时间:15天

资金来源:就业专项资金。

2.“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主要是以农村“两后生”为对象,开展电子商务、资源环境、新能源、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物流配送、石油化工、建筑工程、农林牧渔、酒店及餐饮服务、汽车驾驶与维修等培训。以市场为导向,择优选择由人社、教育、扶贫部门认定的师资力量强、实训设施好、就业率高的职业教育机构,通过2—3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学制教育和1年期汽车驾驶技能培训,培养持有毕业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技能人才,“双证”持有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100%。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教育局。

培训任务:每年培训1139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68340人次。

培训时间:2—3年。

资金来源:扶贫资金和就业专项资金。

3.劳务品牌培训。主要是以我市特色劳务、电子商务品牌为重点,采取“滚动教学、适时鉴定”的方式,组织开展王牌网店、“陇原巧手”、保安、保洁、古典家具、建筑装饰、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机械设备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月嫂、牛肉拉面等培训。

牵头部门:市人社局。

参加单位:市妇联、各县政府。

培训任务:每年培训380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22800人次。

培训时间:集中培训15天。

资金来源:省财政专项资金或就业专项资金。

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农村劳动力为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不同的从业方向,开展农业公共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实习操作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并开展政策扶持与跟踪服务。

责任单位:各县政府。

培训任务:每年培训142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8520人次。

培训时间:7—15天。

资金来源:中央财政新型农民职业培育工程专项资金和市财政配套资金。

5.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省级示范培训。主要是以25个特困片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为主要对象,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组织学员研讨和实地观摩等形式,开展机械加工类、种植养殖业、建筑类及餐饮服务类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

参加单位:各县政府。

培训任务:每年培训427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25620人次。

培训时间:集中培训10天。

资金来源:省人社厅筹集资金和就业专项资金。

6.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主要是采取技术比武、名师带徒、离岗学习等灵活有效的培训形式,结合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

参加单位:各县政府。

培训任务:每年培训104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6240人次。

培训时间:80个学时以上。

资金来源:就业专项资金。

7.创业培训。主要是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力,以企业注册、税务登记、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培训为主要内容,采取模拟企业生产、交易、宣传、管理、财务等业务操作过程形式,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分别开展GYB (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 (创办你的企业)、IYB (改善你的企业)、EYB(扩大你的企业)、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

参加单位:各各县区政府。

培训任务:每年培训950人次以上,累计培训5700人次。

培训时间:集中培训10天。

资金来源:就业专项资金。

(二)工作要求

1.培训平台精准整合。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按照培训对象各有侧重、培训资源相互补充、培训内容各有特色的原则,各县(区)政府对辖区内各类培训资源或按照机构进行实体化整合,或按照培训项目、内容进行功能性整合,力争到2015年底,在全市9个县区都搭建起一个以精准扶贫培训为目标的综合性培训平台,将各类培训项目统一到培训平台统筹实施、规范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人力物力财力作用,实现培训的精准性。

2.培训对象精准摸排。全面推行建档立卡和培训实名制,一方面,在总体掌握25个特困片区劳动力状况的基础上,对全市每年确定的减贫人口,按新增劳动力、“两后生”、致富带头人、输转就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劳动力进行分类,建档立卡,确定重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另一方面,到村、到户、到人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对每个劳动力的个人情况、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和愿望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实名制培训台账,对号入座,实施精准培训。

3.培训重点精准优先。紧紧围绕全市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群体,由点及面,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精准培训。在区域上,以25个特困片区的劳动力为重点,集中培训资源、资金,优先进行技能培训、优先帮助转移就业、优先促进收入增长;在群体上,以青壮年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优先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学历教育,充分发挥技能示范和致富示范“两个带动”作用。

4.培训需求精准对路。坚持以市场和就业需求为导向,实现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愿望有效对接。一方面,紧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围绕当地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分类预测用工需求,合理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具体的培训项目和规模。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供需信息对接服务的基础上,采取补助经费的办法,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吸纳民资、企业参与劳动力培训,实现按企业岗位需求开展培训;另一方面,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和就业意愿,开展“点菜式”培训,实现按劳动者需求开展培训。对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要按照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选择实用性强的职业和工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特色培训。

5.培训时间精准分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各类培训项目不得少于最低培训时间,具体为: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不少于15天,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不少于80学时,创业培训和示范性培训不少于10天,职业技能学历教育不少于2年,农业生产和服务培训不少于7天。在坚持各类培训常规时间的基础上,以确保培训实效为前提,根据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技能等级,实行弹性培训时间制,最长可以延长原培训时间的一半。

6.培训质量精准评估。在培训结束时,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征求改进的意见建议;在培训人员就业后,开展用工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企业对培训人员的技能评价,征求用工企业对技能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努力提升精准培训质量。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全市统一制定实施方案,部门分工协作,市、县(区)统筹实施,形成工作合力。市直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县(区)的指导和督促力度,切实履行监督把关职责;市上负责指导各县区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精准扶贫培训按计划推进。

2.推进资金整合。按照目标任务同向、培训资金集中同向、县级整合、年终各算各账各记其功的原则,进行资金和项目整合。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会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做好培训对象补贴经费审核、培训资金拨付和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工作,确保培训资金规范使用、发挥效益。

3.强化鉴定考核。积极推行培训鉴定输转一体化模式,做到培训与鉴定、劳务输转和维权服务紧密结合,努力实现培训一人、鉴定一人、输转一人。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书”制度,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推行定向、订单、订岗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责任分工

(一)制定陇南市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指导县(区)建立精准扶贫培训台账,协调推进、统筹指导、检查落实全市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市农牧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二)制定县(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细化年度培训工作计划,汇总各贫困乡镇精准扶贫培训台账,指导检查本县(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社、扶贫、农牧、财政、教育等部门。

(三)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资金,制定本县(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和年度培训工作计划,督促乡镇、村社建立精准到户到人的培训台账,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社、扶贫、农牧、财政、教育等部门。

(四)具体开展本地区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

责任单位:承担培训工作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

  四、完成时限

(一)2015年,完成9个县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有关情况的建档立卡工作。制定劳动力培训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根据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中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完成培训3.455万人次。

(二)2016年—2017年,完成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中劳动力培训6.545万人次。

(三)2018年—2020年,对全市贫困地区新成长的劳动力和已参加培训且有意愿再次参加提升培训的贫困地区劳动力开展培训,实现贫困地区“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和劳动力培训全覆盖,累计完成培训10万人次。

  五、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在市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每年底,由市、县(区)人社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分级对劳动力培训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精准扶贫培训建档立卡情况;培训项目、资金等整合情况;培训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的落实情况;培训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动态管理情况;培训后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务输转、自主创业情况。检查验收工作主要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座谈分析、听取汇报、实地检查、走访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等形式进行。各县(区)要适时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