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中心励志教育

有关家庭教育短文分享(精选15篇)

本文已影响 2.5K人 

导语: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下面是有关家庭教育短文分享,欢迎阅读。

有关家庭教育短文分享(精选15篇)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1

舒乙在向记者谈到他父亲老舍时,提到两件趣事:

老舍先生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作上,要求环境绝对安静,字斟句酌间,往往表情非常严肃。

但有时,他又充满童心,非常逗乐。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末测试,舒乙竟然考了全班第一。他举着大红奖状来到父亲面前,美滋滋地说:“父亲,快看,俺中了头名!”老舍放下笔,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笑眯眯地拿着奖状左看右看,然后哈哈大笑:“儿子,你是好样的!但是老师悉心教导的恩情可不能忘,咱得给老师送点儿礼啊!可是,送啥好呢?”老舍言罢,想了一会儿,便钻进厨房。正当舒乙一头雾水的时候,老舍提着一只油嫩鲜美的烤肥鸭递到舒乙手中,说:“儿子,给你老师送去!”,“不,回来!”刚要出门的舒乙,连忙缩回一条腿。只见老舍大笔一挥,“唰唰唰”写了一张纸条,曰:奉上肥鸭一只,老舍。舒乙说,直到现在,他的老师还保存着那张条子。

老舍在教育孩子方面,只有两个字:无为!他不看重功课,也没有强迫舒乙学贯中西,子承父业,甚至还希望舒乙长大后当木匠或是拉车。但是,舒乙却学了理工科,老舍非常高兴,竟然还生出些小得意。因为,当时理工科是建设国家最实用的。那时的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当理工科同学到舒乙家玩时,老舍总会拿把小椅,像一名小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讲话。他们说到哪,他的眼神就跟到哪,还在小笔记本上恭敬地写写画画。后来,老舍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表达对儿子及他同学的无限崇拜之情。

大学时,舒乙的专业是研究如何从木材里提炼酒精。学文的老舍就更不懂了,所以他最崇拜儿子舒乙。有朋友到他家来,老舍会像小孩子一样不失时机地向朋友煸能:“我儿子比我强啊!他懂得怎样用木头来造酒,你们说,神不神?”等朋友们要凳子坐的时候,老舍笑呵呵地卖个关子:真不巧,你看我们家的桌椅板凳,全被我儿子劈掉造酒了……

作为一名文学泰斗,老舍先生没有架子,知恩图报,虚心向晚辈学习,连他爱煸能的小缺点,也带有几分孩子般的小情趣。

老舍先生的“无教育”胜似“有教育”,如同一片广袤葱嫩的原野,一群小羊仔在自由自在地啃草,至于小羊仔们喜欢啃草根还是摘草叶,选择三叶草还是婆婆丁,牧羊人不管,那是它们自己的事,只要无毒无害就可以了。结果,舒乙这只小羊仔,在“放养”的自然环境下,在科技兼文艺方面成长为万众瞩目的领头羊。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2

以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主人想不出为什么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

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却了猎食的能力,腹中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一群终究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没有经过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有父母帮助背书包;生活嘛,有父母帮着洗衣洗被,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好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脏衣服的袋子……

试想这样的一群“鹰”飞出笼子,还要如何生活?他们除了感觉到生活的麻烦与沉重外,还能怎样,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磨砺,孩子的能力只有在磨砺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的说“过份的溺爱,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往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3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长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有些家长一点活也不让孩子干,说是只要让孩子管好怎样学习就行了,读书才是最重要的。这一观点我很不赞同。

孩子读书到底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将来投身于社会能够立足罢了。那你没有能力咋混呢?我们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能力需求。首先,应从社会实践和劳动中汲取经验。但也得读好书,才能更好的掌握。读书不能读“傻”书,要将从书本中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所以这些都是互相循环的,相辅相成。从劳动中,体会快乐和乐趣。现在的中国家长就是太过于重视学习和溺爱自己的孩子,而轻视于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溺爱不等于爱。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这样父母的爱就都献给了这个孩子。对这个孩子过分地疼爱。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个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块小石头拌拉一下,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过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桩,小孩子摔一跤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就是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国家长。当这个小孩子摔跤了以后,他的父母必会百般呵护地说:“我的小宝贝儿,没事吧,疼吧?”有些家长甚至会带孩子全面调查一下。这是不是离谱了些,本是一件极普通的事在中国家长的眼里是都么重要的一件事呀!这不是爱,是溺爱!这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和缺乏自立心理,最终全面的依赖父母。“挫折孕育着成功”要想孩子成为一颗小苗,那不经风雨怎能在这多面的社会圈子中,茁壮成长。

我觉得还是让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也要抓住学习。这样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再会很轻松。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长大了才能让父母少操点心,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劳动,把所有事情都包下来,那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缺陷。像这样惯养他们,长大了只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物。

我同样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可我的父母从来就严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务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养。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为自己做饭,时间长了我也便学会了。甚至还能为大家露一手瞧瞧。劳动并不难,不知你愿否?

在现在激励斗争的社会中,有许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与勇气和他们竞争。个人的能力在于培养。在一次次失败和成功之间积累经验,这样你才会越走越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你愿意不断磨练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4

孩子是可爱的,教育孩子,首先要被孩子感动,我想我们的家长肯定被孩子感动过,反正我是经常被孩子感动着。孩子给了我太多的快乐。孩子幼稚,纯洁的心灵对我们来说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很多人问我教育孩子有没有秘诀?我说有啊,四个字“三心二意”, “三心”就是爱心、恒心、耐心,“二意”就是不经意、不介意。

其次,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或者叫欣赏。我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一个孩子考试的了59分,他怕回家挨揍,就怯生生的找到老师说,你能不能给我加1分,老师说,加1分可以,但这是我借给你,这次借给你1分,下次考试你要还我10分,孩子答应了。下次这个孩子考试得了71分,老师说你很讲信用,这次我再借给你10分,结果下次这个孩子考了81分,以后这个老师继续借给这个孩子分数,孩子的学习成绩继续提高,最后这个孩子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作为家长要抓住一切可能奖励孩子的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比如周末孩子要我带他出去玩,只要时间允许,我会马上答应他,但我也会给他提出条件,今晚先做完作业,再看完几本书,结果孩子学习的高兴,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引导孩子。方正在小学时当过班长,来新元后曾一度为没当班干部耿耿于怀,我就对他说,以你的表现,当个班干部没问题,主要是李老师考虑到你小,再说你的成绩还要再提高提高。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有对他说,李老师让你给她当助理,这个职务比班长还大。前几天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张老师,说起了孩子数学课存在的问题,正好孩子过来了,我就转过脸去对孩子说,刚才张老师说了,你最近进步很大,期末考好了,下学期让你当数学课代表。谁都免不了做错事,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

父母的态度恰如一把双刃剑的两面,它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也可以从中崛出生命的新水源,孩子做错了事。我就对孩子说:你认为你做的对吗?孩子一旦认识到错了,我就接着对孩子说,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就是进步,关键是以后尽量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再就是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要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空间,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在防盗的同时也把我们的孩子隔开了距离。其实防盗门、防盗窗只是一种形式,关键的是如何看待孩子之间的交流。我鼓励儿子带同学来我家玩,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一两个孩子在我家玩,我住的离公园很近,到了周末,家里能有5、6个孩子,我的朋友都说我们家是儿童乐园。

我陪他们玩玩具、玩电脑、看书,带他们去公园。给他们做饭吃、陪他们去麦当劳,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真正体会到了带孩子的乐趣。孩子在一起玩时发生矛盾是经常的,我一般不干预,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有一次看到我的孩子太不象话了,我就对他说:我很尊重你的朋友,如果你不尊重你的朋友了,我就干脆把他们撵走,让你从此没有了朋友。再以后他就知道尊重同学了。第三,教育孩子的最大成功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我们在座的可能都有体会:孩子只有自己想学习,他的学习才能见到效果;若他自己不想学习,你怎样逼他也没用,做家长的就要想办法把孩子学习的内动力调动起来,让孩子坚信自己不笨,自己不比别人差,他学习才会有劲头。孩子还小,今后的路还很长,学习差了今后可以努力,一旦孩子失去了自信,也许就失去了整个人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我观察,我们身边的好多家长在看似关爱孩子的同时,不自觉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抹杀了孩子的自信。比如说有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晚上陪孩子做作业,遇到孩子不会的问题刚开始还耐心地给孩子讲解,等到讲了两遍三遍孩子还不会时,就开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你真笨,你真笨,再没有比你笨的了。我说这种做法最不可取,孩子还小,他可能因为害怕你,不敢反驳你,等到孩子大点了,他就会说,我就是笨,你怎么了!真到了这个地步,你也就没有招了。我在辅导孩子时,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结果是我还没失去耐心,孩子就着急了。这时我就会安慰孩子,我会说这道题确实很难,我和你这么大时也不会,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始有了自信,然后我再仔细的讲给他。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马上就问考了多少,你看人家,你就是不行。我对孩子,从来就是以表扬为主,方正来这里第一次测验39名,我知道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考的很好,第一次你考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以你的成绩再加上你的年龄优势,你已经是第一了!下次一定考的更好,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不断上升,期中考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经常开玩笑喊孩子“傻瓜”,原因很简单,我已经给孩子建立了绝对自信。孩子经常反驳我:我是傻瓜你就是傻瓜的爸爸大傻瓜。

最近我读了阳光家庭亲子书系《最伤孩子心的10句话》一书,把这10句话送给大家共勉。“笨蛋,没用的东西”,“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我说不行就不行”,“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又做错了,真笨”,“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最后我想对父母们说,作为父母不应该不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出类拨粹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也不应该难过,因为我想,以现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出一个有道德感、能约束自己、有相当的兴趣、又能在喜欢的领地里自由自在的人,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5

最近有妈妈说,自己从小就教孩子要忍让,结果现在5岁多了,却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有的甚至比他还小,他都不知道还手。问我该怎么办。

明显感觉到这位家长是把孩子当成汽车来开了,以前总是靠右边开,现在发现不妙了,又想靠左边开。可是,总想着控制孩子是不对的,只有把方向盘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操练驾驶技术,才能找到最适合他的方式。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表面看来不可思议,其实真的很智慧!

公园里,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4岁小女儿在公园游玩,妈妈坐在树底下看书,小女孩在草地上奔跑,孩子一边跑一边咯咯笑着,突然一声呵斥:“小妞,走开,不要挡住我们的路!”小女孩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推倒了,3个嬉皮笑脸高出小女孩半个头的小男孩站在了前面。

小女孩爬起来,看书的妈妈听到吵闹声抬起头看,但没有走过去,旁边的一个大婶说:“你女儿被欺负了,你不过去帮忙?”

“不用,我相信我的孩子能对付得来!”不理会旁人吃惊的表情,年轻妈妈继续微笑着看几个争吵的小孩子。

小女孩看了看妈妈,见妈妈没反应,当三个小男孩又想推自己时,小女孩大喝一声:“你们给我住手!我可以宽容你们刚才的无礼,但是如果继续无礼冒犯我,我发誓一定会反击的!但如果你们肯跟我一起玩,我将我兜里面的糖都分给你!”没一会,4个小朋友就开始在玩老鹰捉小鸡了,玩得不亦乐乎!

原来,这个妈妈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让孩子自己尝试应对各种麻烦,只要没发现比如孩子拿着刀枪等危险因素,妈妈一般不插手。只要没有生命危险,都尽量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是孩子学习社交的必经之路,否则他永远也学不会,而父母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

当你的孩子被欺负,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更不要掺和进去。常见到有不少家庭的父母,在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总是担忧孩子吃亏,他们可能会冲到孩子堆里,阻止暴力游戏的发生,更有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甚至会护犊帮孩子打人,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为什么父母绝对不能帮孩子打架?

帮孩子打架的那些父母,可以说是心智还未够成熟。在孩子看来,他们与其他小朋友的冲突很可能只是一场游戏,但如果父母冲进去帮孩子打架,就演变成了成人的暴力事件,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来说,都是不好的影响。这种父母容易让孩子养成暴力习惯,靠暴力解决问题。有一个孩子很聪明,但父亲很溺爱,每次跟人打架吃亏,父亲都帮忙打回去,由于有父亲撑腰,这个孩子不害怕打架,相反还经常无事生非,甚至挑逗别人跟他打架。

因为上次在小学门口,我亲眼见到两个小学生发生了一点小矛盾,结果其中一个孩子的爷爷“护犊情深”,立刻对另一个孩子恶语相向。另一个孩子的妈妈起初并没有说什么,但后来看那位爷爷越来越过分,也HOLD不住,加入了“战斗”。弄得两个小孩都战战兢兢!

那么,当孩子被欺负时,爸妈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当孩子被欺负时,父母首先的做法是不理会,让孩子自己解决。因为这是孩子在学习如何跟人交往,当他们跟小伙伴发生冲突,更是他们学习如何应对困境的绝好时机,但是你的阻止或帮忙,肯能会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选择,顺其自然。简单的跟孩子说“你不能打”和“你必须打回去”,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孩子被欺负后向父母寻求帮助时,比较正确的办法,是父母鼓励孩子阻止暴力的发生。“你不能打”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你必须打回去”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暴力。如果孩子通过想办法,将暴力阻止在酝酿阶段,孩子不仅没被欺负,相反孩子通过解决冲突还能找到自信,最重要的好处是,孩子知道了解决冲突可以通过小脑袋。

如果孩子不够聪明,或者对方太暴力,那么妈妈就要让孩子自己变得强大了,比如让孩子学习武术或者跆拳道,让孩子有自信去阻止暴力的发生,或者给对方造成威慑作用。

总之,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自己也不是总被欺负的脓包,爸妈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尝试让孩子慢慢学会面对人生中的一切,静候孩子一步步成长。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6

家庭维护。孩子最理想的课业就是学习和激情不上进,唉,我得哄着学逼着学,有这种情况的我们求医他们老师在线下,我一共做过是831场的讲座啊,在很多高校都做过,那么你会发现很多中年的家长啊跟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他们老师,我觉得现在我又不用养生了,我说怎么了呢,他说我只要不辅导我们家孩子写作业,我觉得我就是最大的养生,因为写作业啊简直就是我健康的头号杀手,唉,我真的得当心我的心脏啊对不对?

所以现在你会发现在我们很多的社会新闻上,经常有这些啼笑皆非的标题,老爸辅导孩子写作业,现在出现崩溃,尽管自己的儿子叫大哥呀,你咋还不会包括我们的二胎孕妈辅导大儿子写作业气到早产。明天半个小时就能写完家庭作业,愣是拖拖到10:00 11:00。

第3个叫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唉,往往是学校里去开一下门。爱玩手机能玩一会是一会,玩起来也没有节制,不会自我控制,包括呢,在学习上很粗心,生活中很马虎,所以很多家长呢也不知道如何该跟孩子沟通,对不对沟通了他也不听呢,说了他也不听呢。

只能把孩子送去学校,因为学校里是最专业的老师,但是各位家长们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啊,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兜了一圈,最后回到谁手里了,最后回到谁手里啊,是不是又回到家长手里了,因为老师会跟你反馈说你们家的孩子呀,估计你们家的孩子呀,很拖拉你们家的孩子呀,上课走神你们家孩子呀。回到了家长群里回。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7

教育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将孩子社会化的问题。鲁迅曾经批评一些人只会做孩子之父,不会做人之父。按照鲁迅的意思,一个孩子呱呱坠地,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人胚;只有这个孩子进入人类社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接受了人类的语言、情感、生活常识、基本文化等),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孩子的社会化化得优还是劣,这和孩子的监护者和教育者密切相关。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是孩子的起始性长期性的监护者和教育者,是造成孩子社会化优劣的重要因素。有的父母极不善于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社会化所起的积极作用很少,所以鲁迅批评他们只会做孩子之父,不会做人之父。

人的社会化是有层次的。学会在社会中生活与交往所需的基本语言、情感、礼貌、生活常识、文化知识等,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基层次”;在基层次基础上,还历练了但任县乡领导、经营中小企业、协调小范围人事关系的较好素质,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中层次”;在基层次和中层次基础上,还造就了担任省、部、军团领导、经营大型企业、战略性协调大范围人事关系的基本素质,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高层次”;在高层次的基础上,更生升华了能引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向前进的领袖性智慧、人格、气质等,这种社会化层次可称为“顶层次”。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帮助孩子实现基层次社会化的重要人物是父母。在帮助孩子实现基层社会化这件事上,不一定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比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做的好。因为基层次社会化的内容是一般社会成员都能具备的,而从父母具备引起孩子具备,需要的不是父母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是父母具有对孩子的良好的感染力、引导力和细致的行动。在这里,成功的关键是注重细节、调动感情,即善于从细节上培养孩子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从调动孩子的积极情感上加速孩子的社会化。

请看两位农家母亲与自己的孩子的相处状态:

母亲甲带着四岁的儿子小敏洗菜、做饭、用餐。整个过程从坐在庭院里剥豆荚开始。母亲说:“小敏,你拿条小凳来给妈妈坐,妈妈的脚蹲痛了。”“噢,我去拿。”“妈妈,给你!”“哦,谢谢小敏,小敏真乖。”“妈妈,我也来剥豆荚!”“好的。”“哇,小敏剥了一个这么大的豆荚呀!这么大,里面有几颗豆子呀?”“妈妈,有五颗。”“哦,小敏能干,能数五颗豆子了。”“妈妈,这个豆荚这么小呢!”“哦,这么小,里面有几颗豆子呀!”“妈妈,二颗。”“噢,大豆荚包着五颗,小豆荚里包着二颗,五颗多还是二颗多呀?”------菜烧好摆到桌子上,小敏爬到凳子要去舀菜吃,母亲说:“小敏,今天你舅舅要到我们家来吃饭的,舅舅是客人,应该等客人来了一起吃,这是礼貌。”“懂礼貌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吗妈妈?”“是,小敏真聪明,小敏是世界最聪明的孩子!”

母亲乙带着四岁的女儿小慧洗衣、做饭、用餐。整个过程从站在洗衣池边洗衣服开始。小慧拿过一只袜子学着妈妈擦肥皂洗起来,母亲历声说:“别动!你去玩!”小慧放下袜子呆了一会走开了,用一根棒子去拨大盆子里的小鸡。“别动!揍死你!”母亲又严厉的.说。小慧放下棒子走到洗衣水流出的水池口去玩水,一会儿就把裤子玩湿了。“你一下犯这样一下犯那样!看,裤子全弄湿了!”母亲走过来“啪”的一巴掌,脖子上一把抓把小慧拎起来放到空地上。不声不响的小慧这时“哇——”的一声赖在地上哭起来,大而单调的哭声在这个庭院里孤零零的响了半晌。母亲却感到自在,其中或骂一句:“死哭!”并不怎么理会他。饭还有烧好,两碗菜上桌,小慧便爬上凳子一人吃起菜来了。吃得桌子上沾了许多菜汤菜碎,待父带着客人回家吃饭,桌子上已“半边席散”。

在这里,母亲甲能在细节上利用许多机会教育孩子,能把孩子的积极情感较好的调动起来。这样,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健康感情的培养就会比较容易,既孩子的社会化就会化得较优,较快。而母亲乙只图自己干活自在,把孩子遣在一边就算没事了,结果孩子可能因不能参加感兴趣的洗袜活动而失去了一个智力发展的机会;因受到母亲不恰当的呵诉而情感受到压仰和扭曲,萌发一定程度的反感、敌视、怪癖心理;因受到吃菜的放纵而增添了对事物与礼貌的违昧。这样,孩子的社会化就化得劣、化得慢了。中国家庭教育网,孩子从小随父母生活,父母会有很多机会感染和说孩子。做父子的积极情感,以帮助孩子较快的接受作为一个“人”所必须的基本语言、基本感情、基本礼貌、基本生活常识和基本文化知识,较好的完成基层次社会化。父母在家里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要作出有序、有理、有情、有乐的安排,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给予耐心的帮助,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一个和谐快乐的、能解决许多问题的、既有自由又不可妄为的小天地。家庭教育所做的工程,是造“人”的奠基工程,这项工程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父母要做好这项工程,必须的并不是自己具有很高的文化程度,而是自己具有如下四项素质:健康善良的人类心理、积极向上的公民生活态度、充满热情的爱子之心和强烈的家庭教育观念(意识到家庭的言言、事事、物物、态态都是对孩子构成教育的)。这四项素质,是一般公民都能达到的。望子成才的父母们,只要好好盘点和充实自己的这四项素质,持之以恒付诸行动地重视家庭教育,在教育中做到“注重细节,调动情感”,那么,其成功度相信一定不小。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8

《人民日报》曾以“挣脱安逸——‘牛胜虎’的启示”为题讲述了发生在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里的一件离奇事。占地100万平方米的“东北虎林园”建立的目的,是要把老虎从笼子里放出来,逐步变人工喂养为野外捕食,提高老虎的生存能力,最终将老虎放回大自然。一天,参加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的老总和摄影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来林园摄影。然而,令这些摄影高手失望的是,当一头小牛犊被送进林园之后,他们没能拍摄到预想的“群虎噬牛图”,一场惊心动魄的牛虎争斗,结果以貌似强大的东北虎失败而告终。两只东北虎使尽浑身解数,仍抵不住小牛犊的本能抵抗,最后只得灰溜溜地落荒而逃。细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林园给了老虎广阔的活动空间,和一般动物园不一样,但在喂养方法上却完全相同,即定时把切好的肉端到老虎面前。既然能饭来张口,不用出力就有美餐填饱肚子,老虎也乐得坐享其成。过惯了安逸舒适的日子,以凶猛著称的兽中王便变得徒有其表了。而小牛犊则是本能地感到危在旦夕,奋力拼搏。牛虎相斗,终以牛胜。

前不久有报载:一位成绩优秀的北大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除了读书,吃饭之外什么都不会的学生,最后退学了。学习成绩是孩子优秀的具体表现,但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家长的共同目的都是希望培养出具备优良心理素质、热爱学习又能自立自强的孩子。现在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百般溺爱,生怕孩子吃苦,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去面对社会和生活呢?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呢?

1、自立,从小抓起

(1)自立,他可以!

父母在相信孩子有自立的能力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他是可以自立的。因为自身工作时间的原因,我在下午四点半以前往往不能按时去学校接孩子,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不得不“狠心”地教会了小孩自己独自坐公交车回家。记得在小孩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当时第一次让小孩子自已坐车回家,说实话自己确实有些提心吊胆,一是怕孩子坐车不安全,二是怕孩子坐车错过了车站,但是自已下午有教学任务,肯定不能按时去接孩子的,只能狠一狠心让他自己回家。因为怕小孩错过车站,我就在孩子的衣服里放了四块钱,与他说好了,万一车子坐过了头,可以用另外二块钱坐回来,没有坐错的话,那二块钱就作为奖励。那天当我忐忑不安上完课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小孩正兴高采烈地在办公室里与同事在玩,我不由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表扬了儿子的能干。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孩子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因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我们应该鼓励他,相信他,因为他的能力和潜力是很大的,一定是你没有想到的。

(2)自立,从自理开始。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不能自理,何以自立?所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应该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我在培养小孩的自理能力时,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在前一天晚上提醒他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我认为小学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每次考试100分都更重要,学会整理自已的学习用品和作好第二天的上课准备是培养小孩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我一直都比较注意帮助孩子养成这方面的习惯。在整理时,我仅是起提醒和监督作用,一般不会去代劳,时间长了,孩子自然知道第二天上学前应作哪些准备。二是父母都比较忙的时候学会照顾好自己。许多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总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其实,有时候,父母没必要什么事都去管,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天冷的时候,父母们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孩子长大了,迟早将脱离父母的羽翼去独立生活,因此在小孩成长的道路上早些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已非常重要,家长应逐步放手让小孩学会照顾好自己。

2、自立要从小事做起。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对夫妇要他们的孩子收拾起摊在桌上的书本、玩具时,有的孩子借口:“我马上……知道了……我现在还不想……我过会儿再收……我太累了……妈,你替我收拾吧”。这时,有的家长就退让了,殊不知,这一退让却让孩子失去了责任感,产生下一次反正爸爸妈妈会替我做的依赖思想。所以在给孩子交待任务之后,做家长的一定要克制替孩子做事的欲望。

3、自立要适当地找“苦”给孩子吃。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少年时代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贫贱忧戚的生活,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经千锤百炼,终有所成。少年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培养高尚品行情操和良好气质的关键时期。贫贱忧戚,固然不是我们故意追求的东西,但它确实可使有志气的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懂得如何勤奋努力、创造未来;而养尊处优,把享受寄托在他人的劳动之上,就会缺乏危机感,不思进取。建议家长能适当找“苦”给孩子们吃,避免他们染上“富贵病”。而经历过艰难困苦环境锻炼之后,人不仅有坚强的意志、实干的本领,而且还会产生尊重他人、珍惜时光、爱护财物等优秀品质,其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都会加强,这对于他们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将会大有裨益。

细细想一想作为家长真的很辛苦,但孩子的自立自强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自己必须做个有心人,制定计划,持之以恒。家长的责任是做足球场上的教练,而不是上场为孩子踢球,更不是要孩子把球踢进你的球门。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9

家是孩子接受到教育以及各种知识的第一场所。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是孩子的老师,于是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想要孩子接受到好的教育,不只是给他或她报了什么补习班,上了一个多么重点的学校,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那么既然家庭教育那么重要,那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呢?

首先,如何做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一个非常主要的目的就是做人。举个比较常听说的例子就是:即使一个人接受的教育程度非常高,而且头脑也非常聪明,但是他不为社会做贡献,而是专门为社会搞破坏的,用现在的网络语言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令人窒息的操作。这种人还真的存在,比如,北大弑母案的犯罪分子。家庭、社会、学校辛辛苦苦培养出来一个大学生,聪明的头脑不往正道用,反而用来藏匿母亲的尸体,以及骗亲戚朋友的钱财。所以,即使孩子学习上不太好,也不要太苦恼。只要我们人正直、善良,那也算是家庭教育的成功了。

如何做人是基本,现在我们来说说家庭教育的更高阶。情商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而且情商这个东西不像智商是天生的,这个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所以,家长的待人处事之道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举个例子,像我大学舍友的爸妈是做生意的,生意人一般都比较圆滑,比较会处事,于是她也学到了这个非常好的优点,班里同学对她印象深刻且好评较多。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10

昨天晚上八点多了,我还在看着刘柳正写作业时,刘柳的小同学翁苏瑾来家里问作业,翁苏瑾的姥姥说怎么现在还没写完作业呀,她的小孩子每天最迟七点以前就写完作业了。刘柳的作业可是从来没有在八点以前完成过。刘柳要是写生字,每个字至少要20分钟,(连笔顺带组词造句)通常二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一项作业。翁苏瑾说六个字只要半小时就写完了。写作业的时间上的差距让我一惊。也无怪我们每天大人小孩子都没有一点时间,都感觉特别累。

第二大差距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当时刘柳正在做一张语文报纸,时不时还在翻书找生字,翁苏瑾说她早就把一张报纸看完了,做完了,然后我就让她给我读一下当时刘柳读的很困难的一道阅读题,小姑娘拿过来很流利的读了一遍,很多生字全都认识,以她的流利程度至少刘柳要读五至十遍。翁苏瑾姥姥说她的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

第三大差距是孩子的老练程度,翁苏瑾的老练大胆,语言表达的流畅是我们刘柳所没有的。刘柳总显得那么小,有一种没长大的样子。

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如果能有机会让我们家长们和与孩子们之间多一点交流,这样家长们才能充分了解同龄孩子的优缺点,也更利于家长教育孩子,更利于孩子成长进步。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11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仅只体现在孩子的学习情况上,也在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上得到体现。有温暖的家庭是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家庭重要性的表现。四,八年级学生把父母都作为最崇敬的榜样,也是以体现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且完善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要营造一个有温暖的家,创造一个温馨,充满爱与幸福的环境。

调查显示“有温暖的家”排在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首位,体现出家的作用,从古到今,很多文人墨客写诗作文时也总是要表达出自己对故乡,对家的思念之情,有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也有杜甫在国破家亡时的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以家一直都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我们一直都对这个避风港,这个温暖的地方充斥着感情。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最先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重视家庭教育还在于父母不断努力,在家中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的崇敬对象。

从四年级到八年级,学生心中最崇敬的人都是父母,而第二第三位却受到改变。父母整日与孩子朝夕相处,最容易影响孩子,所以家长应当给孩子树立好的积极向上的榜样,对孩子认识世界,改变三观起到积极作用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孟母三迁只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由于孩子不断成长,心智成熟,对崇敬对象也开始有了变化,难免误入歧途,所以家长要有引导作用,重视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不能单单只看分数,也应该重视学生身体,心里等方面。

学生认为家长最重视的是成绩,说明家庭教育还没有完善。道德素养,日常行为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道德的人,学习再好也终将受到社会排挤,所以在重视成绩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做人,完善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也要不断上进,树立好榜样,全面培养孩子也要关心孩子,不断提升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12

学习、活动总有胜败、输赢,怎么给予孩子评定是一门艺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大多数是靠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认识。

当孩子为“失败”而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甚至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明白,失败、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聪明的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允许孩子失败,也是对孩子能够成功的一种信任。

最后,让我们思考对孩子“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13

欧洲的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如果出门旅行,习惯于借个孩子一起去,使自己的孩子有个伴儿。他们明白,再好的父母也替代不了同龄伙伴的魅力。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张诗铭介绍了她借孩子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她写道: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全家移民到了加拿大。我们的邻居是一户加拿大居民,他们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刚来的时候,因为语言问题,我们很少和那家人交往。

有一天下午,邻居家的女主人突然按响了我家的门铃。原来她想让我把女儿借给她们家一天去旅行。当时我想,女儿又不是物品,怎么可以借来还去?而且,他们家有两个半大的男孩子,和我女儿一起去旅行,方便吗?安全吗?我没有答应她。

可是,不一会儿,邻居家的两个男孩子送来了一张纸。原来是一个借据,上面写着借我女儿的时间、保证、携带物品、会注意的事项,竟然还有费用——借我女儿一天他们家会付的费用数目,最后是他们母亲的签名。真没想到,原来把女儿借出去还能赚钱!

晚上,先生和女儿都回来了。在餐桌上,我说了这件事。先生告诉我,()西方人特别喜欢结伴旅行,一些陌生人还在网上征求旅游同伴呢。在爷儿俩的一致要求下,我终于答应了把女儿“租”出去。

女儿不在家的一天,我真的觉得时间很难熬。傍晚,听见邻居家的汽车在响,我马上蹿了出去。我看见女儿正与两个男孩告别,看得出她很高兴。晚上,女儿兴奋地给我们讲了许多旅途中的见闻,还直说:“和男孩一起出去玩真有意思!”

从那以后,我已经把女儿“租”出去若干次了,也真的“赚”了一些“出租”费用。我把这些费用都做了女儿的旅费。再后来,我们家也要出去旅行的时候,女儿也向我们要求“租”一个孩子。

每次需要“借”旅伴的时候,我都会想办法让女儿自己去“借”。事先我会给对方父母打个电话,然后也像邻居女主人那样,让女儿带着协议书去对方家里与对方的父母、孩子商讨。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女儿变得开朗多了,也学会了彬彬有礼。结伴旅游,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14

凌志军在畅销书《微软小子》里讲了个故事,朱丽叶的儿子沃伦秉性聪慧,才14岁,就已完成高中学业,可以上大学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很自豪地叙述孩子的成功,朱丽叶却并不想让儿子现在就上大学,原因是想让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时光,让他做他喜欢的事情。她与作者有如下的问答:

“作为老师,你觉得“成绩、兴趣、快乐童年、道德”中什么对学生最重要?”

“兴趣永远是第一。没有兴趣就没有一切。有了兴趣,伟大的成绩便随之而来。”

“那么,作为母亲,你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兴趣,还是兴趣。我希望他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不过,兴趣还是第一位。有兴趣才有快乐。”

这位母亲的信念与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异曲同工。一次,这位教育家给学前班的孩子们上课。他准备了一个“发言球”,一边从讲台扔出去,一边说“2+3=”,哪个孩子接到球,哪个孩子就说出答案,孩子们学得很高兴。听课老师有的就不理解,说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直接提问不就可以了吗?要什么“发言球”?他回答说,没有“发言球”,当然也可以提问,但是孩子们却没有了发言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成老生常谈,却仍被很多父母熟视无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来越聪明、越学越爱学,那就把激发、呵护、提高孩子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家庭教育短文分享 篇15

在生活中,企业、汽车等每年都要进行年审,主要的目的就是检查运行的质量如何,不好,就需要马上整改,否则将受到处罚。既然这样,我们如此重视的家庭教育为什么不可以进行“年审”?

家庭教育进行一次“年审”,这也源于昨晚的一封信件。当孩子兴奋地收到好朋友的一封信时,几乎都跳了起来。可当孩子看完这一封信后,心情忧郁地把来信给我分享时我还很高兴(高兴是为孩子把我当朋友看待,才会把信给我看!)。当我看完信后,我却不自觉地流泪了。不为自己的得失,而是为一个昔日无忧无虑的孩子,现在变得如此压抑?如此孤独?突然我想想自己对待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是也得进行一次“年审”,正好是对孩子情感教育进行一次总结,也是对孩子教育的全面梳理,用坦诚的方式来迎接新的一天,为自己的鼓劲助力。当然“年审”的当局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学校班级,而是我们自己。

做父母的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事业,每一年里,我们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希望里面,处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做父母的表现如何?

首先“年审”是不是对孩子理解,我们是不是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树立信心,支持鼓励他。孩子“不听话”,是要把这视为正常现象,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如果父母有足够的理解,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指导,少一些不听话的行为。

第二“年审”自己是不是和孩子以朋友相处。随着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家庭教育也将日益与时俱进了,平等的亲子关系模式模式将日益发展和强化,这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欧美国家的家庭里,亲子关系是很平等的。在我们国家较开明的家庭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亲子能平等相处。我希望在这一点上,自己一定要提升,改变自己的大父母观点。

第三“年审”沟通。记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份调查,100名父母每天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发现大多数人的时间都很短,其中的一父亲只有15秒。“功课做完了吗?”“做完了。”“睡觉吧。”“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却又似曾相似。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听不到彼此的心声,于是家庭教育生出许多问题。教育专家说过最好的教育不是批评斥责和强制惩罚(当然这也是教育不可避免的形式)而是让受教育者在没有察觉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受到教育。因此可以说,沟通是最好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经常进行交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两代人就会情连着情,心连着心,家庭教育就会多几分顺利。这点,我感觉与孩子做的很好,我们经常谈心或小纸条来交流。

还要“年审”心理换位。在理解、平等、沟通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支思考、理解和处理。这样我们与孩子之间就会有更多的相容。

“年审”自己的家庭教育,绝不是强词夺理,也不是巴掌,是反省,是忏悔,是审视自己,是防微杜渐,更是自己对家庭教育的一次大检阅。当你发现家庭教育这艘大船需要修补的时候,你就不会让它一烂再烂下去。

以后每一年里,我都要盘点一下自己花费多少时间陪孩子?有没有自己的私心、面子、梦想,逼迫孩子爬书山游题海,以“为你好”为借口去剥夺孩子的快乐?在出人头地与健康快乐之间,如何选择?

好吗?学习怎样?陈海青他们也都好吗?我很想念你们。

英语现在学的如何?是不是有很大的进步呢?我想应该是不错吧!

在这里的日子总是会有紧张感。既然新鲜度已逝去,现在的也就剩下紧张吧?亲人们都把我送上书山,让我独立生存,把我扔到卷海里让我以打鱼为活口。但是我如果想反抗,将会被嘲笑,所以我只能一一顺从。考上十二中的日子,虽然平淡如水,但会更加紧张万分,快乐对我来说是什么?是大人们排斥之外的一种东西,我想要把它找回来,但是不、可、能。

那些什么所谓的十二中、一中,我的前途,我的未来,只不过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它们有什么意义?

像朱自清在《匆匆》里写的:“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我的日子在哪里?如果它们离开了我,它们会不会孤独?会不会害怕?会不会冷?会不会饿?我又要如何去寻找呢?

几颗星星伴随着月亮,而我一无所有,只有孤独。所以,我希望有人来陪我,一个动物也足够了,假设在哪一天,你在我们大院看到了我的猫咪,能不能喂些食物给它呢?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