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中心青春励志

校园青春的励志小故事分享大纲

本文已影响 2.91W人 

导语:人不但要有梦想,而且要展开梦想的翅膀,风雨无阻地尽力腾飞,才能快速取得成功。下面是校园青春的励志小故事,欢迎阅读。

校园青春的励志小故事分享

  校园青春的励志小故事:决不贱卖的青春

房子和汽车,据说是目前中国人拥有的最大私有产权。许多人忧心忡忡,说房子才70年大限让这种私有产权不稳当。许多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对这种不稳定的产权也望眼欲穿,为了拥有,几乎不惜牺牲一切。

我则提出“裤子产权说”:如果你大学毕业时的裤子日后穿不进去了,这条裤子就不再属于你了。怎么没有人担心自己对这条裤子能拥有多久呢?我提出这个问题,是觉得人们越来越只用一把尺子衡量生活:买了什么牌子的车?买了多大的房?人家有了那个,我有了没有?但都忘记了另外一把尺子:你为得到这个东西,究竟失去了什么?

是更想拥有房子,还是更想拥有自己的裤子,这确实是个选择。如今房奴、车奴充斥于世,越来越多的人为房子和汽车活着,这充分反映了这种单一价值观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很多年轻人之所以能够忍受没完没了的加班,心里惦记的就是早日有车有房。若是没有这些,自己岂不永远当草根?

记得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随笔,题目叫《单纯》,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文章从梭罗讲起,实际上是讲新婚之后我们夫妻二人的生活状态的。在我看来,当你买任何一件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时,就开始接受这个东西的奴役了。比如,我购买了一双时髦的旅游鞋,立即在家庭财政上戳了个窟窿。为了补这个窟窿,就得拿出时间去挣钱,哪怕是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情。这等于拿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去换这双鞋。所以,你买这双鞋时必须想一想:这双鞋究竟有多重要?

买双鞋能把家庭财政戳个窟窿?确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况。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人有工作,是我在中国社科院拿的200多块钱的死工资,无房无奖金,两人在北京很难过下去,要靠我的稿费补贴。妻子则英文、日文俱佳,当时正赶上外企大举进军北京,机会多多。记得有一次,一家工厂的日本专家到达,找不到翻译,无法工作,请她去帮忙三天,一天100块,比我的月薪还高。在那年月,这算是挺吓人的报酬了。别人听了也颇为艳羡:怎么不多干点?

她从不多干。理由是:我们不会把自己的青春减价出售。我们结婚时一无所有,但都知道自己还年轻,要用青春追求新的生活,即出国留学。当时留学比现在难多了,不拿全额奖学金连签证都拿不到。而我们决定走这条路时,英语几乎要从头开始学。所以,我们很明白,要尽可能把青春全部投入于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廉价拍卖。100块一天的工作确实令人羡慕,但是,我们问了自己这么一个问题:20年后,我们在外面建立了自己的事业,那时回首今天的青春,当是人生最为美好的时刻,难道就100块一天给卖了?如果20年后你一小时挣1000块的话,想想这是多么赔本的买卖呀!所以,不卖,不卖,坚决不卖!

当然,生活要维持,必须的工作还是要干的。但是,如果我们除了食物外基本不消费,穿旧衣服,那么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出去工作的需要,把青春最大限度地留给了自己。就这样,我们闷头四年,妻子先被耶鲁大学的博士课程录取;缺乏英语才能的我,得以混了个家属的资格跟去,因为在旁听时小有表现,很快也成了那里的'学生。想想都是多亏青春没有贱卖,留着给自己长了点本事。

到了耶鲁大学后,我先是家属,后来读硕士课程,免学费,但无奖学金。那时她拿的全额奖学金,其实比当地的最低生活线还少几百块,我们两人一起用。那时也有些校内打工的机会,一小时能挣到八九美元或十美元,我们也都在没有办法时干过一点,但只要能维持生活,就不会干。道理还是那个:青春不减价拍卖。

在耶鲁大学的日子,也许是一生求知生涯最珍贵的一段。多少比我们优秀得多的人都没有这个机会,难道就一小时十美元给卖了?记得来美国头几年,我的衣服几乎全是街上邻居搬家清理旧货时买的,比如十美分一条的牛仔裤,尺寸不对也勉强凑合着穿。有一次走在街头,碰到一个要饭的,他冲着我伸手。我一眼就看到他拿着一桶果汁,那牌子是我舍不得买的名牌。我心里不禁哼了一声,当时脑子里转的话,要翻译成今天的语言那一定是:“你丫也配跟我装穷?”

如今回想起来,那时我们的生活,几乎是能多当一天穷人,就多当一天穷人。一无所有的状态,其实是最为富足的。当然,我们从来没有忘了锻炼身体,对裤子的所有权决不肯放弃,乃至有些朋友感叹:你们可真有工夫!如今年过半百,最为庆幸的还是:青春有价,没有贱卖

  校园青春的励志小故事:成功就是不遗余力地坚持

2014年8月19日,李锐携新书《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在北京开始签售,当时的盛况也许很多人都能想到,但绝不是他能想到的。正如《爸爸去哪儿》的总导演谢涤葵对他的感慨:“咱终于咸鱼翻身了。”很多人不知道,他这场翻身仗已打了十几年。

1998年,毕业于北广播音主持专业的李锐,幸运地得到了在中央电视台实习的机会。这样一个极高知名度的工作单位,让李锐每次回家都被投以肯定的目光。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北京的生活有多辛苦。彼时,李锐租住在一间地下室,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去上班,工作之余还帮人录音,每次录音可以赚200元,这么一笔收入,对于生活窘迫的李锐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

冬天地下室很冷,有一次李锐买了条小金鱼放在鱼缸里养,等到晚上下班回来,竟发现水和鱼都已冻成冰坨了。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李锐意识到,这样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有天晚上,他无意间看到了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无论是舞台灯光还是给观众的时尚感,都让他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电视台。于是,他决定去长沙。

1999年李锐加入了湖南卫视。当时他的想法很纯粹,就是想做点事。他开始主持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因为思维活跃,敢想敢做,首创“说”新闻,他很快将这档原本只有两个广告的后半夜节目,做到了同类节目收视率第一。时任总理的朱镕基甚至曾致电湖南省委夸奖湖南卫视、《晚间新闻》和主持的小伙子。因为贴近民生,李锐为广大观众所信任。在观众心目中,他俨然已是明星,对此他却不以为然,他说:“从内心讲我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虽然我没有太大的名气,但是每天的节目都让我很有成就感,因为我知道我在替百姓说话。”

然而,这档曾与《快乐大本营》并列的招牌节目,最终因为与娱乐台的宗旨相冲突而被取消。

李锐又一次面临新的选择,为了能够有长远的发展,他尝试着用一颗做新闻的心做娱乐。在整个湖南卫视都在拼青春、拼娱乐的几年,李锐也在几个节目中进行了“年轻态的努力”,但这几乎暴露了他所有的短板,他觉得自己天生动作不协调,无法在台上展示动感的舞蹈。别的主持人能够轻轻松松跟观众打招呼,搁在他身上,却“拧巴出内伤”。那时他有种对人生无法交代的迷失感。

面对这样的迷茫,他思量着好的解决方法。他又尝试将自己的才华多方面地加以展示,于是开始主持一档全新的节目《商界惊奇》,在这个节目中所有的案例都以主持人表演的形式展现。从说新闻到重表演,就这样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中,李锐积累了充分的经验。这些经验,用在《爸爸去哪儿》,简直称得上是厚积薄发。

李锐以其风趣的主持风格,亲切富有弹性的个人魅力,迅速赢得了一众“萌娃”的喜爱,使“村长”这个角色恰如其分地贯穿节目始终。这样的他,很难想象是当年那个做《晚间新闻》的严肃的人。如今已大红大紫的李锐依旧保持着冷静的思维,他感慨:“曾经以为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晚间新闻》就是顶点了。怎么也没想到过了40岁,还能收获《爸爸去哪儿》这样一个奇迹。尽管奇迹被创造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有多艰难。”

扛得住磨难,才有可能换得来甘甜。李锐深谙这个道理。就像汪涵在《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序言里的说法,主持人有一套“出镜,出名,出书”的标准程序,如今41岁的李锐终于走到了第三步。只要继续保持这种“厚积薄发”的势头,未来一定还有第四步,第五步……

  校园青春的励志小故事:孤独,是优秀的必经之路

人生来孤独,也惧怕孤独,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坦然地面对孤独。多数的人是在孤独与群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靠什么来掌握呢?靠心,心觉得孤独了,才想去平衡一下,但本质上还是惧怕孤独。金庸小说里的武林高手有不少是喜欢孤独的,也在孤独中创造了不少精湛武学。例如张三丰,闭关思考,悟出以柔克刚的太极拳与太极剑,终成一代宗师。当一个人真正孤独地面对自己、开始思考时,这个人就开始成熟了,才有了创造的可能性。

各种励志书籍都在鼓励人去交往、去建立关系,但很少有书叫人去孤独,这也是我不喜欢看励志书的原因。强调行动力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没有经过孤独思考的行动力是不是值得去学习呢?

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很难做到孤独,每天都要接触不少的人与事,哪有时间去孤独?一到夜晚,本来是应该面对孤独的时候,却把时间交给了电话与网络。我时常觉得电脑的产生让人越来越没有思想了,想象力更加贫乏了。一有时间就在网上,寄希望于在网上学到东西,但真学到多少东西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优秀,但似乎每个人都不愿意去孤独。这个年代,很多人憧憬的是物质、名誉与享受,却很少去关心自己的内心需要的是什么。真正优秀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也会认为自己的优秀来源于自己的孤独。苏东坡是孤独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大江东去”的千古名作;司马迁是孤独的,所以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爱因斯坦是孤独的,所以才有了相对论的产生。大师往往是孤独的,这对他们的人生来说,可能并不一定是幸事,但对时代却是幸事。上天往往就是这么公平!

看一个人优秀不优秀,我觉得其实只要看他在孤独的时候做什么,是手足无措还是镇定自若,是折腾还是享受。优秀的人往往在自己的心中有那么一段或几段孤独的时光,可能并不愿意再去重复,但却愿意让那种回忆停留在记忆的某一处,不轻易说,但却是自信的根基。我自信,因为我孤独过。

走在前往优秀路上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太孤独了,自己的优秀并没有被人所知,所以有人选择了退却,选择了随大流,其实也就选择了远离优秀,因为优秀诞生了思考,思考又常与孤独为伴。

你够优秀吗?请先问自己:你够孤独吗?

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只要看他在孤独的时候做什么。优秀的人总会经历一些孤独时光,伟大的事情大都是在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做出来的。我自信,因为我孤独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