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雨冷香魂吊书客散文

本文已影响 1.22W人 

雨冷香魂吊书客散文

芙蓉园夜色如水如天,几朵萤火,依稀散落在大唐的空中,转眼之间,已是竹叶枯黄,荷花凋零,唯有月光冷冷地照在门环上。荒凉的庭院一片澹白,像极了一张诗人的脸。

晓色朦胧之际,鸡人报晓已毕。今夕何夕啊,乌鸦悲啼于井旁,这声音就如同一把刷子,将周围的桐叶不停地往下刷落,也将大唐的江山刷得黯淡无光。

西州人不归,春草年年碧。

读李贺,一定要趁早,最好是少年时候,对人生充满着浪漫的,瑰丽的幻想,脑子里涌动着纯洁的,美好的,不含杂质的念头。一脚踏入李贺的文字世界,有满天神佛护持,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一旦过了中年,一旦遭遇了世事的艰难,情爱的纠缠,再回过头去读李贺就会觉得怪异,就会浑身发凉,牵扯到人生的意义,慢慢也就消磨了对他为数不多的好感。

李贺一生很短暂,在二十七岁时就因病故去了,他是如此地决绝。于风华正茂之时选择了戛然而止,李贺当然没有留下血脉传承,像一把卷了刃的钢刀,永久地尘封在角落里。

从中唐过渡到晚唐,李商隐找到了这把锈迹斑斑的刀。也许,天底下的才子都是共通的,三个姓李的诗人串联起了盛唐中唐晚唐的剧目。

李商隐在《李长吉小传》里,写李贺的容貌,说他细瘦,通眉,长指爪。如果走进李贺的内心世界,你就会觉得这描写是何其贴切。李贺是消瘦的,忧郁的,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待久了,自然很少露出笑容,渐渐地,也就只剩下了一副神情。这是诗人的标准神情,让人一睹之下,难以忘却。

根据《新唐书·李贺传》的记载,李贺作诗是超级喜欢苦吟的,搜肠刮肚,跟孟郊、贾岛仿佛。李贺在骑驴出门时候,会随身带着一个破旧的包袱,如果脑子里涌现出了好句子,就会立刻写在纸上,然后放在包袱里保存起来。李贺的母亲很担心他这种行为,每回都当着婢女的面责骂他:一天到晚作这些鬼诗,你是不是要等到把心呕出来才能消停?哈哈,好像天下母亲都是这个样,她们才不会管你纸上的江山,如果胆敢仗着才华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就要你好看。

李贺是唐代优秀的乐府诗作家之一,他熔铸古今,或用古今乐府写时事,或题写新乐府。他的拟古乐府自出机杼,不袭汉魏,不沿齐梁,丝毫没有六朝那种华丽的风格。我曾经试图模仿过李贺的笔法,但那种奇崛的想象,奔放的气势,实在令人难以追攀。接触得越多,便陷得越深,陷得越深,也就越发明白了自身的浅薄。在《旧唐书·李贺传》里,有关于李贺的文风,当时负责编纂的刘昫是这样说的:“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

李贺,始终是我心中跨越不过去的一道天堑。我对着自己说,曾经那么多的古人,皆被我视之为无物,面对李贺留下的天书,我却只能在岁月深处另起一行。

令人感慨的,是他的两次入京,两次还乡。

宪宗元和二年,十八岁的诗人李贺,满怀着理想和希望,赴洛阳应河南府试,这有点像现在的高考,只要榜上有名,日后求取功名就有了保障。李贺凭借出众的才华,很顺利地通过了府试,取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一些嫉妒李贺才华的举子,开始对他进行诋毁。

他们打着礼法的旗号,到处散播流言,说李贺应当避父亲的名讳,不应该去参加礼部考试。势单力薄的李贺,在舆论的影响下寸步难行。机缘巧合之下,李贺得到了正在洛阳任职的韩愈和皇甫湜的帮助。韩愈古道热肠,提拔后辈向来不遗余力,特意为他写了一篇《辩讳》的文章,并鼓励他大胆地赴京应试。

李贺果然来到了长安,只是礼部官员听信了举子们的谗言,在选拔人才上草率从事,少年李贺因此名落孙山。

此番羞辱,李贺统统写在了诗里,“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本想好好赶考,却没想到惹上了一群疯狗。把举子们比作疯狗,李贺很少出刻薄之言,此时也是气极了。这是少年李贺人生路上遭遇的第一次挫折。古代需要避讳,因为父亲的名字里有个“晋”字,晋通进,李贺便考不了进士,一辈子与科举无缘。 《太平广记》云:“李贺,字长吉,唐诸王皇孙也。”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是疏远的皇族,一生职位低微,仅做过陕县县令,虽然家道中落,却是一位博雅贤达的士大夫,晋肃翁有子如此,当含笑九泉了。

元和三年春,落第的李贺回到家乡,带着一腔压抑和满腹苦楚。谁能预料此行不是输在文笔上,竟然败在了流言蜚语里。李贺的身体从小便羸弱多病,受此打击,终日里与药石相伴。

大半年闲居读书的日子,让李贺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于是他又开始了出山前的准备。

在秋风中,李贺西入长安,四处干谒请托,终无下文,后来不得已,走中唐盛行的“父荫得官”之路,李贺由宗人荐引,经过考试,在元和四年春天被任命为太常寺奉礼郎。奉礼郎是个从九品的小京官,说起来连县令也不如,李贺受尽达官贵人的冷落,过着苦闷抑郁的游宦生活。

李贺在初任奉礼郎时,曾接到家书,得知了妻子生病的消息,却苦于无法回转探视,懊丧之下,写有“鹤病悔游秦”之句。面对亲近人,李贺的内心自始至终是深情的,只是很少在诗歌里表现出来。他选择了屈原上下求索的路子,这一生注定无法圆满。李贺的妻子终究病重而死,悲痛万分的李贺此后不复婚娶,亦未留子女。少了情爱的牵绊,李贺的诗风更加晦涩,回想起昌谷的处所,再无人为他立尽黄昏,乃至于一日一夕,一觞一饭,他在诗歌里表现出来的冷峻,是一种必然。

落花飞堕,凉风萧飒。诸色间杂,斑斓如锦。

曲水飘香,每当梨花落尽,芙蓉园便成冷落的秋苑。长安的现实生活让人绝望。也许,对于诗人而言,长安是座只适合出现在纸上的城池。长安的`浮华已然彻底打破了李贺的美梦,这么多年来,心灵都被蹂躏,这么多年来,理想都被践踏,他要守护一个男人最后的尊严。元和七年春,李贺上表请辞,毅然辞官返乡,开始了闲居归卧昌谷的生活。

茂陵归卧,虽然清贫,于李贺而言,却是一种精神的解脱。

时局艰难至此,李贺在长安也并非毫无收获。他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回忆,凭借着过人的才华,李贺结识了很多朋友。在他的笔下,写了寄慨深远的项庄舞剑歌,豪气干云的秦王饮酒歌,也有颖师弹琴歌,李凭弹箜篌歌,“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提起李贺,我的脑子里塞满了他诗集里千奇百怪的幻象,一忽儿是昆仑山上翻滚的云烟;一忽儿是月宫中碧绿的大蟾蜍;一忽儿是背上有八卦图的老乌龟;一忽儿是楚江畔招魂的巫女;一忽儿又是移山填海的天吴——更不消说黑云盖顶的楼兰战场,在蒿草中拍手唱歌的孤魂野鬼……

大漠雪,燕山月。分明有着少年的眉眼,心里却爬满了落寞与悲凉。许是同样的孤寂,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倘若亲近一个人,时间从来不是问题,难以触及的,永远是满腹的心事,既无人诉,又无人懂,亦无人和。

阳春三月,曲江池畔春意正浓,只是上天留给李贺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朱自清在《李贺年谱》中说:元和五年,是年韩愈为河南令。贺应河南府试,作《十二月乐辞》,获隽。冬举进士入京。实际上,朱自清此论证并不准确。众所周知,李贺卒于元和十一年,如果李贺是元和五年才入京,加上辞官归隐的三年,况且元和二三年,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到了元和五年,韩愈并不在洛阳任上,时间上的误差极大。

二十出头的李贺,当然也有柔情的时候,在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墓前,他深情款款地写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情景的虚虚实实,像心火的跳跃,于孤山西泠桥下,翠绿的磷火泛出幽冷的光,阵阵凄风吹着冷雨,其境界凄清森然,其情韵由痴到绝,此非有玲珑之心窍者不得为之。

想李贺,本是仙才,却多鬼语,心底之悲愤犹如火山的岩浆,无时不刻不在翻滚着,却备受现实桎梏喷发不得,无法扫清中唐的万里尘埃,注定不能看到雄鸡唱白的天下。

清人姚勉在《赠行在李主子二人》里,说道:“李家自古两诗仙,太白、长吉相先后。”此言说得真好,当为之击掌。李贺写月宫的老兔寒蟾,继承了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李贺以浪漫主义手法写天地,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眼界之高远,胸襟之阔大,想象之新奇,让我想起了宋人刘克庄的《清平乐》: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云笈七签》里,曾描写了很多道家的故事,其中,有位鲁人施存,常悬一壶,中有日月天地,如人世间,施存夜宿其中,自号壶天。我想,在李贺的身边,也该有这么一个壶才是,每当到晚上,他就躲在了壶里,饱览这世间的春花秋月。李贺的脑洞运转起来,真的就是横无际涯,一粥一饭,一行一卧,处处都有神来之笔。

在上学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两个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李白,一个便是李贺。《李白全集》如今早已集齐,李贺的作品却很难遇到。我现在手边有三本关于李贺的作品,一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由徐传武点校的《李贺诗集》,一本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叶葱奇疏注的《李贺诗集疏注》,还有一本,则是凤凰出版社吴企明编选的《李贺集》。

李贺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这一年恰好是庚午,在十二生肖中为马年。李贺后来辞官,便一口气写了二十三首咏马的诗,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贺如今的处境,应当是深有感触的。

杜牧读懂了李贺,所以后来用了很漂亮的四六体骈文夸赞他的文章,“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人,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

自束发读书以来,李贺勤奋好学,广泛阅读经传史籍、诸子百家、古小说等方面的书籍,并吸收了其中的精髓。有人说,唐代描写音乐最好的诗歌只有三首,而其中就有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箜篌引》即《公无渡河》,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子高晨起,刺船而濯。有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止,不及,遂溺死。于是援箜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声语丽玉,丽玉伤之,以箜篌写其声,闻者堕泪。丽玉邻女丽荣乃名《箜篌引》。

李凭是中唐时代著名的御前乐师,善弹箜篌,李贺闻之,大发了一通感慨:箜篌声音之圆润,恰如昆山玉碎;箜篌声音之清脆,恰如凤凰鸣叫;箜篌声音之优美,恰如芙蓉泣露;箜篌声音之激越恰如香兰笑。看过李贺的文章,清人方扶南评价道:“白香山江上,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李贺这后六句,句句押韵,近乎柏梁体,由女娲炼石补天展开,穿插连绵的秋雨,又仿佛梦入神山,一路看仙女弹奏,直令老鱼跳波,瘦蛟舞剑,令人眼界大开。

长安归来,算来已是暮春。李贺在昌谷南园,写下了十三首诗歌。

更漏残,寒露重,秋风紧,梧叶坠。

在李贺的作品里,到处都有《楚辞》的影子,很少有官体诗与七言律诗,他甚至从不做律诗。就在唐代,在诗歌走向巅峰的时候,一首律诗都没有留下的李贺,他保持着独有的个性,不说教,等于把一切都交给了读者。

宋人刘辰翁曾说,“旧看长吉诗,固喜其才,亦厌其涩,落笔细读,方知作者用心。料他人观不到此也,是千年长吉犹无知己也。”

李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经杜牧之口,作品屡被后世赞为骚之苗裔,其实这些都是虚名。生不与李白、杜甫同遇,此固为憾事,而以区区弱冠之龄,与韩愈、白居易、柳宗元、韦应物、卢仝、孟郊等奋起争鸣,由此方显诗人本色。自陈子昂力挽齐梁的轻浮綺迷以来,大唐的夜空开始被群星点亮,有的人摹拟古乐府,有的人效仿汉魏兼及陶渊明、谢灵运,有的人钻研庾信,鲍照,而专学《楚辞》至大成的,只李贺一人而已。李贺不仅为当代文宗韩愈所叹服,也为后期西昆体宗师温庭筠、李商隐二大家所效仿,俨然已成为一派。

行到水穷处,洛阳的白马借着长亭秋风,一路流星飒沓,穿过黄河的两岸,穿过长安的秦楼,用二十七年攒下的热量,惊风雨,泣鬼神,谱出了一首生命的绝响。李贺其实一生都在抗争,对身体的抗争,对现实的抗争,对一个区区九品芝麻官的抗争,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这应当是一个号称盛世的朝代对他的亏欠。至于秋坟鬼唱,恨血千年,小子思牵于今夜,不寐于中庭,衰灯之下,青简犹在,魂为文摄,手难释卷。星河渺渺,穹宇茫茫,未及爵命,奄然而终,公其福薄,呜呼哀哉。

爱听秋坟鬼唱诗,千年才出了这么一个李长吉。也许,还要更久吧。长吉之后,再无长吉。当我写下“李贺”这个名字的时候,世界已经落满了白雪。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