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级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优秀导学案

本文已影响 2.03W人 

 学习目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优秀导学案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学习重点:

理解并熟记课下注释。

 一、预习导学

1.先默读一遍课文,再大声朗读一遍。

2.了解作者,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3.给下列词注音:

吝情( )  箪食( )  汲汲( ) 欤( )黔( ) 俦好读书( )

嗜酒( ) 造饮辄尽( )短褐( )自娱( )

4.你会解释它们吗?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②每有会意    ③亲旧知其如此

④造饮辄尽 ⑤期在必醉    ⑥短褐穿结

⑦衔觞赋诗     ⑧以乐其志

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⑩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二、展示、点拨

1.范读课文,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2.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一名学生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体会、自读。

3.小组内交流订正预习题目。

  三、合作探究

1.四人一组,共同翻译课文(注意充分利用课下注释,把各组共同的疑点写下来)。

2.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3.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题目,并选派代表发言。

⑴一词多义

①之:或置酒南昌招之   黔娄之妻有言

②言: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

③其:亲旧知其如此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④甚:不求甚解    所欲有甚于生者

⑤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目似瞑,意暇甚

⑥得:家贫不能常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⑦志:以乐其志    颇示已志

⑧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近

(2)说出下列加粗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造饮 古义: 今义:

②赞曰 古义; 今义:

 四、当堂检测

1.翻译下列句子:

①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③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④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⑤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背诵课文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志趣。

2.熟读、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准确的翻译课文,掌握主题。

 一、预习导学

1.找出相关句子抄写在下面

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

体现作者生活环境的句子:

表现作者爱好的句子:

2.填空。

①《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五柳先生”是指___________,“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②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托,描绘了一个爱好____________、不慕____________、安贫____________、忘怀____________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卓尔不群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品析课文

1. 仿照示例,品味文中的九个“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1)不知何许人 不祥其姓字

——实不愿说,非“不知”“不祥”,可见先生的淡泊宁静。

(2)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的恬淡自足。

(3)不求甚解 ——

(4)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 ——

(5)不吝情去留 ——

2. 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1)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环堵萧然 晏如也

(5)常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4.简答。

文中哪句话与“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三、拓展训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zhān,稠粥)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孤儿 B.往往馇粥不充 馇粥:稠粥

C.遂大通六经之旨 旨:美味 D.常自诵曰 诵:背诵

2.比较“之”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之南都人学舍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3.对“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有时夜里暗,就用水洗脸(来提神)。B.或者夜里昏沉疲倦,就用水泡一点面

C.有时夜里昏沉疲倦,就用水洗脸(来提神)。D.或者夜里昏暗,就用水泡一点面。

4.如果将这则短文中的材料作为论据,可以证明一个什么观点?

5.本文记叙的中心是:

  参考答案

2①东晋 陶渊明 陶渊明 传记(指记载个人或群体事迹的文字) ②五柳先生 读书 荣利 乐道 得失 志趣 理想 五、1.——志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的胸襟开阔。——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的开朗乐观。 ——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的耿直率真。

2、(1)可见先生专志乐学(好读书)。 (2)可见先生洒脱不羁(性嗜酒)。

(3)可见先生高雅脱俗(常著文章)。 (4)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5)描绘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3。明确: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 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应。

4.忘怀得失 不汲汲于富贵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