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级教案

《女娲造人》同步试题及答案

本文已影响 1.14W人 

导语:多做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下面是《女娲造人》同步试题,欢迎大家过来做一做。

《女娲造人》同步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画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wā)   澄澈(chéng)  灵敏(mǐn)

B.掘起(jué)   掺合(cān)   莽莽榛榛(zhēn)

C.幽光(yōu)   蓬勃(péng)   安慰(wèi)

D.揉团(róu)   祈求(qí)   疲倦不堪(kān)

考查目的:课文中涉及重点字词的读音识记。

答案:B

解析:B项,“掺”应读chān。

2.下列各项中画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模样  模子  模具  装模作样

B.泥人  泥潭  枣泥  泥古不化

C.省略  省市  省亲  简单省事

D.辟头  精辟  复辟  开天辟地

考查目的:多音字的掌握。

答案:A

解析:A项,“模”有两个读音。表示“模子”“形状,样子”的时候读作mú。所以A项都读作mú。

B项,“泥”有两个读音。在“泥人、泥潭、枣泥”中应读ní;在“泥古不化”中应读nì。

C项,“省”有两个读音。在“省略、省市、简单省事”中应读shěng;在“省亲”中应读xǐng。

D项,“辟”有三个读音。在“辟头”中应读pī;在“精辟”“开天辟地”中应读pì;在“复辟”中应读bì。

3.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B.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慨。

C.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际。

D.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棉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考查目的: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

答案:A

解析:B项,“慨”应作“概”。“慨”kǎi,感慨;“概”gài,气概。

C项,“际”应作“迹”。“际”,“靠边或分界的地方”;“迹”,“留下的印子;痕迹”,与“踪”意思相近。

D项,“棉”应写作“绵”。“绵”有“绵延”之意。

4.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 寂寞。

(2)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 不堪了。

(3)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 ,泥点 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

A.荒僻  劳累  喷洒  洒落

B.蛮荒  疲乏  挥舞  迸溅

C.荒芜  倦怠  泼洒  飞溅

D.荒凉  疲倦  挥洒  溅落

考查目的:近义词的语境义辨析。

答案:D

解析:(1)句强调女娲因没有人类为伴,感到寂寞;“荒凉”意为“人烟少;冷清”,用在句中最恰当。

(2)句说女娲工作时间太久,又累又困,并非主观“倦怠”;“疲倦”是“疲乏;困倦”之意,比“劳累”“疲乏”意思更全面。

(3)句中“挥洒”一词比“挥舞”更符合女娲动作的实际形象,比“喷洒”“泼洒”更有艺术气息。泥点落地变人,“溅落”比“洒落”更贴近实际,且与前面的“挥洒”搭配更恰当。

5.对本文体裁及表现手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话故事,通过联想表现。

B.神话故事,通过象征表现。

C.语言故事,通过运用联想表现。

D.神话故事,通过运用想象表现。

考查目的:对本文文学体裁的掌握。

答案:D

解析:《女娲造人》属于神话,作者主要运用想象塑造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6.下面句中的标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B.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C.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

D.她又考虑着:人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这未免太麻烦了。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

考查目的: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答案:C

解析:C项,句末的“!”应该在引号里面,因为前面的冒号表明下面的引用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的,叹号表达的语气也应在引用之中。

7.下面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1)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2)她工作着,工作着

(3)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

(4)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5)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

A.(2)(5)(3)(4)(1)      B.(2)(5)(4)(3)(1)

C.(3)(1)(2)(5)(4)      D.(1)(2)(5)(4)(3)

考查目的:各句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

答案:B

解析:整体感知这五个语句,是按照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第二天的时间顺序来描述的。(2)(5)(4)从白天到傍晚到黑夜,(3)夜深了,(1)第二天,所以选B项。

8.请你为下面的文章和对应的文体连线。

《盘古开天辟地》

《皇帝的新装》     神话

《塞翁失马》       童话

《精卫填海》      寓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白雪公主》

考查目的:神话、童话、寓言的文体辨别。

答案:《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神话;《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童话;《塞翁失马》《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言。

解析:神话是远古先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儿童文学的一种。寓言是用比喻性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篇幅短小的文学作品。

二、课内阅读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 (A彩 B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1.请在文中横线上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

考查目的:常用成语的书写。

答案:B

解析:“兴高采烈”指“兴致高,情绪热烈”。“采”有“精神;神色”之意,所以选B。

2.请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

考查目的:语言文字的概括能力。

答案:女娲造出第一个人的过程及成功后大家喜悦欢庆的场面。

解析:概括故事要概括出:谁(女娲),做什么(造第一个人的过程),结果怎样(成功后喜悦欢庆)。

3.对文中画线句的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写出女娲造人时的犹豫不决

B.写出女娲造人时的精心细致

C.写出女娲造人时的爱惜动情

D.写出女娲造人时的欣喜激动

考查目的:语句的理解。

答案:A

解析:结合上下文,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是欣喜的,A项的“犹豫不决”是无中生有。

4.选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中有对“人”的描写,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考查目的: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答案:写出“人”获得生命的喜悦之情。

解析:注意找人物描写的语句。人物描写是为了反映人物心情,这句话中包含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都体现了欢乐喜悦之情。

5.以上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描写女娲的?请举例说明。这些描写方法的运用体现了神话的什么特点?

考查目的:辨别人物描写方法,理解神话特点。

答案:动作描写: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体现了神话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特点。

解析:题干中要求分辨“主要”描写方法,文中“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样的心理和肖像(神态)描写可以忽略不提。

抓住神话“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特点作答。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