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中心高二试题

柳毅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本文已影响 1.1W人 
柳毅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w5 k 柳毅传(节选)
基础过关
看一看,很简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一项是( )
A怃然(wǔ) 宥其失yǒu 飨德怀恩(xiǎnɡ) 复忤宾客(wǔ)
B縻系(mí) 擘青表(bò) 远罹(lí)构害 泾水之涘(sì)
C恸哭(tònɡ) 迨诉频切(dài) 景从云合(jǐnɡ) 饮龁甚异(hé)
D聋瞽(ɡǔ) 言讫(qì) 不可殚言(dān) 哀咤(chà)
答案:B
解析:A宥应读yòu,C景应读yǐnɡ,D咤应读zhà。
2下列各句中的“幸”与例句的“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幸一闻焉
A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B吾君方幸玄珠阁
C幸为少尽缱绻 D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答案:C
解析:C项与例句中“幸”都是“希望”之意;A幸运;B皇帝到某处;D认为幸运。
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日以厌薄 客当居此以伺焉 寡人之爱弟 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见
A两个“以”字相同 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字不同 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字相同 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 两个“之”字相同
答案:D
解析:第一个“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第二个“以”表目的,来;第一个“之”助词,的;第二个“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乃:于是,就是
B妇始楚而谢 楚:凄楚
C舅始爱其子,不能御 御:管束,控制
D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虽:即使
答案:A
解析:乃,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疾逸道左 左:左边
B脱获回耗,虽死必 谢脱:倘,假设连词
C既而将诉于舅姑 舅姑:公婆
D近与天将失意 失意:不合意,不和睦
答案:A
解析:道路旁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夫婿乐逸 ②诚怛人心 ③夫乃止毅④景从云合 ⑤而能急之 ⑥东望愁泣 ⑦愿得生归 ⑧引别东去
A①⑤⑦/②③/④⑥⑧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C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D①⑤⑦/②③④/⑥⑧
答案:B
解析:①⑤意动用法,②③使动用法,④⑥⑦⑧活用状语。
7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②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③束以他物 ④为夫婿所薄 ⑤牧羊于道畔⑥毅,大王之乡人也
A①⑥/②③/④⑤ B①⑥/②④/③⑤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②/③⑥/④⑤
答案:B
解析:①⑥判断句,②④被动句,③⑤状语后置句。
巩固提高
想一想,设问题
8与“牧羊于道畔”的“畔”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无超思,如农之有畔 B沉舟侧畔千帆过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D畔主背亲
答案:B
解析:A田界,B边,C、D皆通“叛”。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凝听翔立 翔:止
B若有所伺 伺:奉侍
C妇始楚而谢 楚:悲痛
D毅诘之曰 诘:问
答案:B
解析:伺:等候
10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既而将诉于舅姑 B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
C言讫,歔欷流涕 D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答案:B
解析:A公婆,C流眼泪,D有什么苦恼。
11 指明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A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
B为婢仆所惑 ( )
C日以厌薄 ( )
D可烧而走也( )
答案:A和B都表被动;C一天天名词作状语;D使动。
12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
但是痛恨已入肌骨,又怎么惭愧回避呢?
B是何可否之谓乎?
这怎么可能有否决的说法呢?
C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致使辜负了你诚心的托付,又违背了你恳切的愿望。
D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倘若获得回信,即使去死,也当报答你。
答案:B
解析:这还有什么可谓之说?
13请简要分析课文情节结构上的特色。
答案:小说的情节不复杂,然而写得极有波澜,尽其曲折。故事一开始,“鸟起马惊,疾逸道左”,情况异常,似有征兆。然后见到一位非常美丽的妇人,竟然不是凡人,而是龙君之女。柳毅到了龙宫,满以为可以马上见到龙君,不料“王久不至”。龙君本应是神力无限,览书后却不能去解救女儿的苦难。正当龙君一筹莫展之际,情节突变,“大声忽发”,钱塘君化作赤龙腾空而去。结局部分先写龙女得救回宫,后让钱塘君出场,让他补叙战斗的经过,叙事绝不平铺,曲折有致,有力地突出人物形象,并使情节富于吸引力。
拓展应用
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②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③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④,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释:①几:即事物的苗头。②维:助词,无实义。
③卿子冠军:即宋义,“卿子”为人们对他的尊称,“冠军”是他的称号。宋义是义帝熊心发现的人才,义帝任
命宋义为上将军,任命项羽为次将军,项羽怀恨,遂杀宋义。④心:即熊心,仍称怀王,项羽称他为义帝。义帝者,假皇帝也。
14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情况的一项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
C相彼雨雪,先集维霰。 D人必先疑之,而后谗入之。
15对下列句中“以”、 “此”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然则当以何事去? 以立楚怀王孙心。②终以此失天下。增曷为以此去哉?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此”字不同。
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此”字相同。
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此”字相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此”字不同。
16文中引用《易》和《诗》中的话,其作用是( )
A增加文章的内容含量,提高表达效果。
B证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项羽的性格也是在变化之中的。
C论证范增早已看出项羽中了汉的离间计,日后必危及自己的生命,故离项羽而去。
D以此为论据,证明范增若能见微知著的话,那他早就该离项羽而去了。
17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杀宋义时离开的主要根据是( )
A宋义被杀,说明项羽背叛了义帝,必不会相信主张立义帝的人。
B宋义位在项羽之上,项羽不杀宋义,也必不会容纳足智多谋的范增。
C因陈平离间,宋义被杀;范增是汉的心腹,终会被杀。
D因项羽要称霸,又是刚愎自用之人,必不会容纳范增。
18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增曷为以此去哉?
(2)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14答案:D
解析:A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疏远;B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即私情;C为名词用如动词,即“降下”。
15答案:C
解析: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由于”,两个“此”都是“这”。
16答案:D
解析:项羽早就对范增有成见,而范增却没有看出来。这里的引用说明范增不是一个明达者。
17答案:A
解析:诸侯反叛项羽,主要是因为他杀了义帝,而立义帝的主谋是范增。
18答案:(1)范增为什么因此离去呢?
(2)事物一定会先腐朽而后生虫子;人也是先怀疑某人,而后关于某人的馋言也就会轻易接受了。
文 章来源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