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2016关于清明节征文精选

本文已影响 2.1W人 

莫名的伤感,清明,窗外锣鼓震天响,总是这样,情绪漂浮不定,什么时候能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关于清明节征文精选,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2016关于清明节征文精选

  【2016关于清明节征文精选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它作为我国流传广泛的传统节日有着极不寻常的特殊意义。清明节回家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思念家乡、怀念亲人、寄托对先辈、先烈的不尽哀思和缅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世代相传的重大日子。清明节的浓烈气氛虽不及过农历大年那么浓厚热烈,但恢弘的气势绝对比过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天南海北、四面八方的人,甚至是漂流海外的华人、华侨,不管远离千里万里,相隔千山万水,不论多远多忙都心系着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那回家的气势,实在令人吃惊,私家车、大客车、火车、飞机,无不满载着一颗颗似箭的归心。耳闻目暄,很多时候,高速路是长长的车流堵塞着,哪怕原本三个小时左右的路程耗用了十个多小时才能到家,也难以阻挡拜祖的殷殷亲情。为了赶上哪个具有非常意义的时刻,人们即使不得不在半夜或凌晨开车回家,以错开拥堵的时间和车流高峰。

因了清明意义上的绝对和重量.很多的人可能不回来过大年,但一定会回来过清明,这就是国人亲情维系的巨大凝聚力,民族向心力。

清明为何有如此凝聚力.从积极的意义说,缅怀祖先、表达孝心,感念祖先们对后辈的养育之恩,教诲之情,不仅有着历史的根祖文明,而且有着现实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更痛恨那些薄养厚葬,生前对长辈苛刻虐待,死后用物质把所谓孝心表面化,从而掩饰矛盾的伪君子。孝心何必在人归尘土后?真有孝心的人,应当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为戒.生前不孝死后孝,实为伪孝!

清明祭祖,或者叫踏青,是历史流传的习惯风俗。习俗的原始本意或许或多或少带有迷信、风水的色彩,但更有科学的知识渊源在里面,只不过是人们未曾从自然的角度去体味。

如今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是会时有发生,至于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但我们相信诗人当初的意境并没有作假,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文化生活的改观不同罢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尽情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无不心旷神怡。清明那天,看着满山遍坡的坟墓,看着熙熙攘攘祭奠祖先的人流,爆竹接连不断,香火烧得那么旺,我们期望子孙的兴旺发达,但我们更应注重关爱自然、铭记护林防火的意识。扫墓的铁锨,祭祖的茳水,是先辈们融科学知识和人为意识与一体传给我们消除火患的实用工具。长眠在地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情爱,更是一份美好的期望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2016关于清明节征文精选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必诸位乡亲父老对这首诗与诗中描写的时节、景色都不陌生。其实在东瀛岛上又何尝不是这样。

清明到了,新浪微友群里的红男绿女们相约暂避一下这座喧闹的都城,感受一下异域的乡土风情。于是便在这个霪雨霏霏的日曜日(日语的星期天)开始了我们的自驾游。目的地是一个叫宮ヶ濑的山村。一路上可谓是高歌猛进,刺耳的dj从车载音响里蹦出来,就连这车子都跟着扭来扭去了。还好我们不算老,还有一颗能随着节奏跳跃的心。当发动机熄灭、车门打开的一瞬间,一切都定格了,印象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景色嫣然浮现,那么的安静,如画般的让人迷醉。

不晓得是我们赶的巧,还是冥冥之中的指引,这个村庄今天正好在过お祭り大会(日本的一种民俗习惯,传统的祭祀活动,人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个木制搭起来的大舞台。村民们围坐在台下,津津有味的欣赏着。我也来到台下,刚好看到一位老婆婆登台表演。老婆婆唱的是传统的日本歌谣,歌词大意是一位佳人站在桥头日夜盼望着她的丈夫早日征战归来,一阵风轻轻刮过、撩起了老婆婆额前的几捋银丝,老婆婆满怀深情的唱着,歌曲的高潮处,老婆婆的眼睛里满含泪水,歌中唱到桥那端丈夫的魂灵归来了。瞬时间那双浑浊的眼睛里,迸发出无限的悲怅愁情,就连我这个他国之人,听到此处也是如痴如醉的了。也许此时的老婆婆已经变成那位佳人了吧。

唉,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完忧,我这个吃货便被眼前的琳琅潦乱又错落有致、玲珑雅倩的祭祀食品一条街勾引了过去。新鲜出炉的章鱼烧,洒满香甜的ソース(一种酱料)吃到嘴里滑腻腻的,新鲜的章鱼肉特别的多汁、富有弹性,似活鱼般在嘴里蹦来蹦去。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そば(一种手工特制的荞麦面条),新鲜的的山野菜,外加甘甜的汤汁,吃过后我们那叫一个通透啊。刚结束表演的那位老婆婆也在人群中笑咪咪地啜着一小杯清酒,嚼着不知名的小吃。我上前问她:“老人家,刚才您的歌曲催人泪下,怎么一会就多云转睛了?”老人回答说:“苦乐对于我来说,就像这杯清酒,咽在肚里,留在心中。”这种苦乐观、这般隐忍承受力,都在青山绿水与佳肴淡酿的时空转换间一体融化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省己修身的春秋汉唐文化难道只存乎中华民族吗?后来我询问村民得知,这些祭祀活动都是村民自发组织、自发表演的,而表演的经费是由村民自己的商会出钱,为的是吸引我们这些城市游客来这个村子观光。

这个村子被湖水隔成两块,环形公路本是互通的,但村民说他们还是习惯走一座吊桥。因为它贯通着村子的岁月,沟通着村民的感情;它勾联着世代姻缘,勾挽着生离死别。这座桥大概就是村子的血脉吧。

我们当时也好奇的想,这种祭祀活动难道不是一种自我循环、他向标榜的小经济文化模式吗?真是妙在其中,潜移默化。莫非他们的祭祀和我们的清明也有关系,但随着如画般的景色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追查原因早就被我们忘却了。我们就要离开这个村庄了,要返回那个混凝土怪物的肚子里。幸好出村的道路上还有那美丽的樱花,含羞默默,貌似在告诉我们不要忘记这个山村的意韵。

回来的路上,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的故乡,一直被称为塞北绿洲的小城。小时候爷爷领我去过他的老家,那也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小小的山村也是被碧绿的湖水环抱着。那个湖叫巨龙湖,湖中间有一座小岛,还有许多关于小岛的传说嘞。依稀记得在老家那院子里有一盘大石磨,具体磨什么已是不记得了。但那时淘气的我,经常趁休息的时候爬上石磨,嘻嘻哈哈的,就连旁边刚解下碾绳喘着粗气的毛驴也对我表示不满。而爷爷则和村里的老人抽着旱烟,咧着嘴笑着说:“这娃淘的没边儿了,讨狗嫌啊”。那时的天很蓝,水很清。身经百战的爷爷早已去世了,我也身在海外。每年都不能在爷爷的坟前祭拜,不知道他老人家会不会生我这个淘小子的气。家乡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高楼林立了。

一个人不要忘记他的根,一个社会不要忘记自己独有的文化,忘却了不能忘却的事物,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我很害怕爷爷出现在我的梦里,因为那时爷爷的背影已经不在那个熟悉的村庄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