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中心八年级试题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本文已影响 6.38K人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一、基础知识(3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4分)

你的价值,决定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你自己,开tuò你自己。你是平平淡淡,抑或轰轰烈烈,只在于你如何去选择;你是停zhì沉寂,还是奔téng呼啸,只在于你怎样去拼bó。(王安雄《生命之琴》)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在表中订正(4分)

错误

正确

无精打采 故弄弦虚 据理力争 专栏作家

史无前例 受益非浅 万籁俱寂 星罗棋布

千锤百练 展转反侧

3、默写(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2)、 ,铁马冰河入梦来。

(3)、商女不知亡国恨, 。

(4)、会当凌绝顶, 。

(5)、 ,三军过后尽开颜。

(6)、 ,化作春泥更护花。

(7)、 ,浅草才能没马蹄。

(8)、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背影》是一篇著名的叙事记实散文,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课文以背影为线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父爱的伟大。

B、《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是按上学路上、上课、下课的顺序来安排情节的,作者都德,英国小说家。

C、《老山界》是记叙文,也叫回忆录,作者陆定一。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

D、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元军南侵,他坚持抵抗,后兵败被俘,囚于大都,不屈而死。

5、选出有语病的一项(2分)( )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B、今年三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C、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

D、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至今不解。

7、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8、仿照例句,写出你对 “青春”的感悟(3分)

例: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仿:青春, 。

青春, 。

9、根据下面情景完成对话。(3分)

八年级(3)班举行元旦晚会,邀请部分人参加,你以班上接待员的身份在教室门口接待来宾。

a、走来的是校长,你迎上去说:“ 。”

b、多才多艺的王老师来了,你高兴地说:“ 。”

c、班上成绩较差的李大壮同学的家长来了,这时你热情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长城专题。(4分)

我们学习了《长城》专题,知道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筑了,明代也曾大规模地修建过长城,那你知道长城的一些知识吗?

(1)明长城东起 ,西至 。(2分)

(2)你觉得长城现在的价值主要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6分)

(一)、诗歌赏析(4分)

登飞来峰(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2分)

答: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2分)

答:

(二)、文言文(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停顿。(2分)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人 者 耳。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月色入户 念无与为乐者

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沉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节选)(陶弘景《陶隐居集》)

[注释](1)[交辉]交相辉映。(2)[颓]坠落。(3)[欲界]佛家有三界之说,欲界即指人间。(4)[康乐]指谢灵运,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年长后袭封为康乐公,后降为康乐侯,因此世人都称他为“谢康乐”。(5)[与]这里指欣赏、进入某种境界(这里是江苏茅山风景)。

4.找出文中描写动景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和“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两句话都分别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试比较两者的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38分)

(一)、(15分)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6、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清算”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2分)

7、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只有3个字:“打得好”,请你揣摩出当时母亲说这句话的心情。(2分)

8、选文在描写母亲的细节中,最使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一处?试找出一例并写出让你感动的理由。(3分)

9、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充满了关心爱护,请你也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中最动情的那一瞬间。(4分)

10、结合上文,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片段,对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作出简要评价。(4分)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二)(11分)

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是蝉的世界。偶一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祷身有多少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虽是盛夏亭午时分,正是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

1.仔细品读文章,根据下列句子分析人们的思想感情。(3分)

偶一人声也是静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又仿佛吸进去以后凝化在体内而不要吐出来。

答:

2.作者抓住了潭水清澈、林区_____________、曲径幽路、森林______________的特征来写景,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分)

3.请仿照例句,再造一个句子:(2分)

例句: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广场的喷泉

4.有人认为画线句可以改为“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茸茸的、毛毛的青苔染绿”,你赞同吗?为什么?

答:

(4分)

(三)《我们是一家人》(12分)

秦文君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

1.“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我”一个面包,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餐桌是反映饮食卫生习惯的明镜,餐桌是展示家庭生活质量的平台,餐桌是体现主人审美观念的饰品,餐桌是浓缩设计者智慧的结晶;餐桌曾经见证过我们的喜怒哀乐,餐桌上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事情;餐桌从远古到未来,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生活,餐桌的历史令人感慨,餐桌的未来引人遐思……

请你就上述提示中的某个方面,以“餐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题自拟,文体不限.(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不少于600字.

1.2016-2017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2.2016-2017初二语文册上期中考试卷

3.2016-2017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4.2016初二语文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5.2016-2017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6.2016初二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7.2016-2017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