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中心高三试题

2016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本文已影响 9.61K人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

2016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梵文(fán) 狩猎(shòu) 羽扇纶巾(guān) 返璞归真(pú)

B.缫丝(sāo) 珐琅(fǎ) 一哄而散(hòng) 瞠目结舌(chēn)

C.摒弃(bìng) 坯子(pī) 诘屈聱牙(jié) 正当防卫(dāng)

D.皲裂(jūn) 腈纶(jīng) 磨牙吮血(shǔn) 唯唯诺诺(wěi)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掂量 绊脚石 崭露头角 额手称庆

B.英镑 威摄力 粗制烂造 砰然心动

C.遐迩 一滩血 指手画脚 竭泽而鱼

D.合龙 笑咪咪 张皇失措 卑恭屈膝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开会你去参加吧,否则,请你通知一下,让老刘去参加也行。

B.面对云南地震的灾情,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就捐了5 000多元钱。

C.冬天已至,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方式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同时也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D.由于管理不善,现在的地摊文学颇有瓦釜雷鸣之势,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阳光明媚的三月,我们一行相约到少林寺游玩。______________不知不觉间,我们已游遍寺内所有景点,少林寺那“禅、武、医”三者合一的独特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①少林寺的门前有石狮一对,雌雄相对,威武无比,亦为清代石刻。

②进了景区大门后,我们沿着道路两旁的树阴,朝少林寺方向缓慢而去。

③下车后,我们冒着酷暑奔赴少林景区。

④我们沿着一条长长的甬道往里走,甬道两旁是松柏掩映的碑林,碑林尽头耸立着的是巍峨壮观的天王殿。

⑤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⑥我们走进少林寺,只见眼前古木参天,烛烟缭绕,殿宇敦实古朴。

A.③⑥④⑤②① B.③④⑤②①⑥ C.③②⑥④⑤① D.③②①⑥④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B.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抉择 妍媸必露 混淆(hǔn) 天遂人愿(suì)

B.布署 插科打诨 着陆(zháo) 焚膏继晷(guǐ)

C.国粹 坐收鱼利 滂沱(pāng) 莘莘学子 (xīn)

D.匮乏 貌合神离 牵掣(chè) 强词夺理(qiǎng)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新世纪以来,随着一批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加速________。

(2)从2013年1月1日起,驾驶证考试新规开始_______。考试内容变为“五项必考”,并且要求一次预约,全部考完。

(3)农历蛇年将至,但是因为蛇鼠生肖产品________不好卖,所以蛇年挂历上几乎没有蛇,市场上更是难见蛇玩偶的踪影。

A.演化 施行 一直 B.演化 实行 一向

C.演进 施行 一向 D.演进 实行 一直

8.下列句子中加粗成浯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说世界末日那天,打火机打不着,地球将两极倒转……种种谣传,不—而足,今天看来,这些谣言是多么荒唐可笑。

B.调查显示,70%的网友认为,2013年的元旦放假安排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觉得时间太零碎,假后工作时间长。

C.最近的两场热身赛,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D.“作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作人来写”,莫言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诺贝尔奖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标准是文学作品的质量,对于作者的政治立场,他们并不关心。

B.大学毕业后,卢怀玉带领他的团队培育出12个已经通过国家级、省级审定的棉花品种,多次获得优质产品称号,填补了国家的空白。

C.中国将在2013年左右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自动巡视勘查,这将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奠定进一步的技术基础。

D.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8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快的普速客车时间缩短了一倍多。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站在马盂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开始晕眩了。

①我又好像掉进了一个自然的大染缸里,花草色彩斑斓绚丽

②我被花草簇拥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③我暗自惊叹,整座山就像一个大花篮

④满是浓郁的芳香,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打开的香水瓶边

⑤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鲜花将整座山装点了起来

⑥在各个山头闪亮,真是一座炫目的殿堂

A.②⑤③⑥①④ B.③⑤①⑥②④ C.③⑥①④②⑤ D.②④③⑤①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予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予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1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

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帝悉褒纳。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登景泰二年进士 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1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 ( )

①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 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

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 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声名远扬。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看松庵记

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①,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②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注] ①九节筇(qióng):一种竹杖。②唶(jiè):赞叹。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之可茹 茹:吃

B.皆竞秀献状 秀:开花

C.被鹤氅衣 被:通“披”,穿着

D. 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 狎:接近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因号之为“匡山” B. 蛟龙潜于其中

不如因善遇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 可挈尊罍而饮 D. 今乃以‘看松’名庵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 )

①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②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③嘉树贴贴地上如荠 ④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⑤日歌吟万松间 ⑥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A.①③④ B.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2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美,引人入胜。

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想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松庵”。

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

二、文言文翻译(10分)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默写。(6分)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子曰:“道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4)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车?》)

四、语言运用(14分)

23.仿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用比喻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示例: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筛选整合下面信息,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5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资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备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将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改成整句。(4分)

“走基层”,将艺术献给大众,是文艺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一时间,红色歌曲在广场上铿锵有力地唱了起来;黄河畔,激情豪迈的安塞腰鼓敲了起来;田埂边,评书相声说学逗唱;茅屋前,乡音款款关爱无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菲尔丁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

  试题答案:

1、D 2、B 3、D 4、D 5、C 6、D 7、C

8.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解题思路]成语辨析题考查的成语往往不会让考生一看便知其是否符合句意,而是要考生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留意其意义与语境的细微差别,从而判断其使用是否正确。A项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B项差强人意:大体上能让人满意。C项不容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D项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9.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这种题型是高考各卷命题的重点题型。试题按《考试大纲》规定的6种病因设题,侧重于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等语病的分析。

[解题思路]根据句子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审读句子的毛病。B项语序不当,“已经”应放在“培育”之前;主语暗换,“多次获得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应是“棉花品种”。C项语序不当,应为“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D项不合逻辑,表降低、减少、缩短不能用倍数。

10.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衔接连贯的能力。这种题型为广东卷、全国卷的传统题型,试题材料大都出自文学作品或社科类论文,材料具有较为明显的逻辑联系,试题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题目中的句子主要描述了“我”站在山下时的感受,顺序应该是由视觉感受到嗅觉感受。题中的①③⑤⑥四句描写的是视觉感受。因③句是对整座山的总体视觉感受,故应放在最前面。又因⑤句是对③句的具体阐述,所以应紧承其后。①句中的“又”说明该句是从另一个角度写视觉感受的,所以应接在⑤句后面,⑥句则紧接①句的描述。②④两句描写的是嗅觉感受,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才会闻到“浓郁的芳香”,故②句应在④句前面。

11.B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段落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B项偷换概念,原文“其源流派别”中的“其”不是指“《老子》和道家”,而是“先秦诸子”。

12.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D项断章取义,导致因果关系错误。《老子》的“以德报怨”之说只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的一个例子,并不是它唯一的原因。

13、C 14、A 15、B 16、D 17、B 18、

19.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②写的是“松上薜萝”;③写的是“嘉树”;⑤写的是“章君”。

20.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张冠李戴,作者是因为“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而建造了环中亭。

21.(1)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2)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1)注意“负”“砺”的翻译,“树”“帅”名词用作动词的活用现象;“自见”的宾语前置句式特点;(2)注意“凌”“易”的翻译;“非……”耶的反问句式;“厉”通“砺”的通假现象;句子的语气。

22.(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尽长江滚滚来

(2)寄蜉蝣于天地 齐彭殇为妄作

(3)如今有谁堪摘 不相为谋

(4)钟鸣鼎食之家 景行行止

23.仿写 略

24.定义: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资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25.整句:示例

广场上,红色歌曲铿锵有力;黄河畔,安塞腰鼓激情豪迈;田埂边,评书相声说学逗唱;茅屋前,乡音款款关爱无限……

  参考译文:

  14~16题文言文翻译

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特很有气力。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历任山西、湖广巡按御史,刚直的品格非常显明。成化初年,被召任南京大理寺卿。平定满四之乱后,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很突出。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之敌,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后返回。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之事。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十万石粮食和盐价银五万两去救济。孝宗即位,召他入朝担任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他上奏了十五件事,全都经过讨论后付诸实施。孝宗效仿古天子亲耕藉田,教坊进献杂戏。文升严肃地说:“新登基的天子应当让他知道农事的艰难,弄这些杂戏干什么?”就斥退了他们。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当时天下太平已经很久了,兵政荒废松弛,西北的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北方边境地区。文升严格考查各位将校,贬退了三十多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佞的人十分怨恨他,夜间拿上弓箭等在他门旁,有的人写了诽谤的书信射入东长安门内。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在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方面,他多次上疏条陈应当做的事情。只要事关国家应当说的话,即使不是他职分之内的事,也是话没有不说完的。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懂历史的人,由他们照顾抚养太子,凡是太子的言语举止都要用正道来引导。山东长久干旱,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朝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孝宗完全彻底地接纳了他的意见。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年纪最大又德高望重,孝宗也十分信任他,朝中各位大臣没有谁敢有怨言。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就由马文升替任。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风拔起,马文升请求孝宗缩减饮食、撤去乐舞,修养德性、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不太紧急的事,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事后,文升又上奏吏部主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都赞赏并接纳了。正德年间,朝政已经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了,接连上疏要求离开,武宗答应了。文升在家闲居时,无事从不到州府去。谈及时政,他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马文升文武双全,擅长应对事变,朝中大事往往等他来决断。他在边镇建功立业,国外人都知道他的名声。他特别注重气节,磨练节操,一生走正直之道,他去世一年后,大盗赵鐩等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家在此地,就放弃抢劫离开了。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舍之而去。

  17~20题文言文翻译

龙泉有许多高大的山峰,距它西南一百多里的其他山峰更为高大,有座四周突起中间低洼的其形状像萁筐的,人们因此称之为“匡山”。山上多生长髥松,远远望去高入青云,清新翠绿,光彩照人,就像水洗过一样,松树上杂乱地攀附着薜荔和女萝,纵横扩展几十寻,嫩绿可吃。松根的茯苓,形状其大如斗,又杂生着黄精、前胡和牡鞠,采下就可吃。

我的好友章三益非常喜欢这里,在山中刚修建了庙庵,庵的西南几十步的地方,有两个深渊,蛟龙就潜藏其中,云蒸腾而上,不一会儿就覆盖了整个山谷,白茫茫的如同大海苍茫无边际,大风从东面吹来,云被吹散了,章君又建造了烟云万顷亭。庵的东北几十步的地方,山更高,更峭拔险峻,气势直冲霄汉,向南望闽中数百里的地方,秀美的树木紧贴在地上就像生长的荠菜,章君又建造了唯天在上亭。庵的正南几十步,明亮高远,清朗洁净,东西北三面的山峰,都竞相以形争秀,让人喜爱玩赏忘记疲倦,更可以弹琴、下棋,也可以举杯而饮,没有不可以的,君又建造了环中亭。

章君吟诗读书闲暇之余,身披鹤氅大衣,拄着九节杖,在三座亭子间赏玩,回来坐在庵中,四周髥松就好像元夫、巨人左右拱手作揖。注视很久,精神融合,物我两忘,就好像与先贤豪杰畅谈,于是更为高兴起来穿上谢公屐,每天在万松间歌吟,木屐的锵锵作响和歌声相应和。髥松似乎理解了章君的想法,也轻轻地发出笙箫的声音与之互相娱乐。章君赞叹道:“这是我看松的乐趣。”于是以此命名庙庵。

龙泉的文人志士听到后怀疑他说:“章君有救世立邦的大才,当闽南倭寇侵扰边境,曾经竖起旗帜、擂起战鼓,磨砺兵戈长矛,率领军队击退了他们,这样做大概是有意树立自己伟大的功业来表现自己。今却以看松命名庙庵,好像隐居之士的行为,是鄙薄世间搅扰而不愿接近,还是这些人不足以相交,才去寄意于松树?”金华的宋濂私下却不认为这样。那些植物当中,禀性坚贞刚正的气度,只有松树。曾经私下思考:一旦气势可伸,根部有含蕴,没有不借此机会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等到秋高气清,霜露降临之后,都变黄陨落没有剩余,那些能冒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难道不是松树吗?因此昔日君子常常借它来勉励自己,推求章君的品质,大概也像这样罢了,章君处世与松为伴,则端庄自立;等到应时而出,刚直忠贞而自持,不被外物议论所改变,最终能成就功业泽被百姓,起初并没有和松柏精神相悖,有人不理解你,强词说君遗世独立,而怀疑出世,可不可以呢?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